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尚書正義》 作者:孔安國  

卷十九·康王之誥

康王既屍天子,屍,主也,主天子之正號。○馬本此句上更有“成王崩”三字。遂誥諸侯,作《康王之誥》。既受顧命,群臣陳戒,遂報誥之。因事曰遂。

康王之誥求諸侯之見匡弼。

[疏]“康王既”至“之誥”○正義曰:康王既受顧命,主天子之位,群臣進戒於王,王遂報誥諸侯。史敘其事,作《康王之誥》。伏生以此篇合於《顧命》,共為一篇,後人知其不可,分而為二。馬、鄭、王本此篇自“高祖寡命”已上內於《顧命》之篇,“王若曰”已下始為《康王之誥》,諸侯告王,王報誥諸侯,而使告報異篇,失其義也。

王出,在應門之內,出畢門,立應門內之中庭,南麵。太保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畢公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二公為二伯,各率其所掌諸侯,隨其方為位,皆北麵。皆布乘黃朱。諸侯皆陳四黃馬朱鬛以為庭實。○乘音繩證反。鬛,力輒反。賓稱奉圭兼幣,曰:“一二臣衛,敢執壤奠。”賓,諸侯也。舉奉圭兼幣之辭,言“一二”,見非一也。為蕃衛,故曰“臣衛”。來朝而遇國喪,遂因見新王,敢執壤地所出而奠贄也。○壤,如丈反。見,賢遍反,下同。蕃,方袁反。朝,直遙反。喪,息浪反。贄音至。皆再拜稽首。王義嗣德,答拜。諸侯拜送幣而首至地,盡禮也。康王以義繼先人明德,答其拜,受其幣。○盡,子忍反。

[疏]“王出”至“答拜”○正義曰:此敘諸侯見新王之事。王出畢門,在應門之內,立於中庭。太保召公為西伯,率西方諸侯,入應門左,立於門內之西廂也。太師畢公為東伯,率東方諸侯,入應門右,立於門內之東廂也。諸侯皆布陳一乘四匹之黃馬朱鬛,以為見新王之庭實。諸侯為王之賓,實共使一人少前進,舉奉圭兼幣之辭,言曰:“一二天子之臣,在外為蕃衛者,敢執土壤所有奠之於庭。”既為此言,乃皆再拜稽首,用盡禮致敬,以正王為天子也。康王先為太子,以義嗣先人明德,不以在喪為嫌,答諸侯之拜,以示受其圭幣,與之為主也。○傳“出畢”至“南麵”○正義曰:出在門內,不言“王坐”,諸侯既拜,王即答拜,複不言“興”,知立庭中南麵也。○傳“二公”至“北麵”○正義曰:二公率領諸侯,知其“為二伯,各率其所掌諸侯”。《曲禮》所謂“職方”者,此之義也。王肅雲:“畢公代周公為東伯,故率東方諸侯。”然則畢公是太師也。當太師之名,在太保之上,此先言太保者,於時太保領塚宰,相王室,任重,故先言西方。若使東伯任重,亦當先言東方。北麵,以東為右,西為左,入左入右隨其方為位。嫌東西相向,故雲“皆北麵”,將拜王,明北麵也。○傳“諸侯”至“庭實”○正義曰:諸侯朝見天子,必獻國之所有,以表忠敬之心,故“諸侯皆陳四黃馬朱鬛以為庭實”,言實之於王庭也。四馬曰“乘”,言“乘黃”正是馬色黃矣。“黃”下言“朱”,“朱”非馬色。定十年《左傳》雲:“宋公子地有白馬四,公嬖向魋,魋欲之。公取而朱其尾、鬛以與之。”是古人貴朱鬛。知“朱”者,朱其尾、鬛也。於時諸侯其數必眾,眾國皆陳四馬,則非王庭所容。諸侯各有所獻,必當少陳之也。案《周禮·小行人》雲:“合六幣,圭以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錦,琥以繡,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諸侯之好。”鄭玄雲:“六幣所以享也,五等諸侯享天子用壁,享後用琮。用圭璋者,二王之後也。”如鄭彼言,則諸侯之享天子,惟二王之後用馬。此雲皆陳馬者,下雲“奉圭兼幣”,幣即馬是也,圭是文馬之物。鄭雲:“此幣圭以馬,蓋舉王者之後以言耳。諸侯當璧以帛,亦有庭實。”然則此陳馬者是二王之後享王物也。獨取此物以總表諸侯之意,故雲諸侯皆陳馬也。圭亦享王之物,下言“奉圭”,此不陳圭者,圭奉以文命,不陳之也。案《覲禮》諸侯享天子“馬卓上,九馬隨之”。此用乘黃者,因喪禮而行朝,故略之。○傳“賓諸”至“奠贄”正義曰:天子於諸侯有不純臣之義,故以諸侯為賓。“稱”訓舉也。“舉奉圭兼幣之辭”,以圭幣奉王而為之作辭。辭出一人之口而言“一二”者,見諸侯同為此意,意非一人也。鄭玄雲“釋辭者一人,其餘奠幣,拜者稽首而已”是也。言“衛”者,諸侯之在四方,皆為天子蕃衛,故曰“臣衛”。此時成王始崩,即得有諸侯在京師者,來朝而遇國喪,遂因見新王也。諸侯享天子,其物甚眾,非徒圭馬而已。皆是土地所有,故雲“敢執壤地所出而奠贄”也。然“舉奉圭兼幣”,乃是享禮。凡享禮,則每一國事畢,乃更餘國複入,其朝則侯氏總入。故鄭玄注《曲禮》雲:“春“受贄於朝,受享於廟”,是朝與享別。此既諸侯總入而得有庭實享禮者,以新朝嗣王,因行享禮,故鄭注雲:“朝兼享禮也,與常禮不同。”○傳“諸侯”至“其幣”○正義曰:《周禮·太祝》“辨九拜,一曰稽首”,施之於極尊,故為“盡禮”也。“義嗣德”三字,史言王答拜之意也。康王先是太子,以義繼先人明德,今為天子,無所嫌,故答其拜,受其幣,自許與諸侯為主也。

太保暨芮伯鹹進,相揖,皆再拜稽首,塚宰與司徒皆共群臣諸侯並進陳戒。不言諸侯,以內見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大天改大國殷之王命,謂誅紂也。惟周文武,誕受羑若,克恤西土。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順之,能憂我西土之民。本其所起。○羑,羊久反,馬雲:“道也。”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惟周家新升王位,當盡和天下賞罰,能定其功,用布遺後人之美。言施及子孫無窮。○戡音堪。遺,唯季反,注及下同。施,以豉反。今王敬之哉!敬天道,務崇先人之美。張皇六師,無壞我高祖寡命。”言當張大六師之眾,無壞我高德之祖寡有之教命。○壞音怪。

[疏]“太保”至“寡命”○正義曰:太保召公與司徒芮伯皆共諸侯並進,相顧而揖,乃並再拜稽首,起而言曰:“敢告天子,大天改大國殷之王命,誅殺殷紂。惟周家文王、武王大受天道而順之,能憂我西土之民,以此王有天下。惟我周家新升王位,當盡和天下賞罰,戡定其為王之功用,布遺後人之美,將使施及子孫,無有窮盡之期。今王新即王位,其敬之哉!當張大我之六師,令國常強盛,無令傾壞我高祖寡有之命。”戒王使繼先王之業也。○傳“塚宰”至“見外”○正義曰:召公為塚宰,芮伯為司徒,司徒位次塚宰,故言“太保與芮伯鹹進”。芮伯已下,共告群臣諸侯並皆進也。“相揖”者,揖之使俱進也。大保揖群臣,群臣又報揖太保,故言“相揖”。動足然後相揖,故“相揖”之文在“鹹進”之下。○傳“言文”至“所起”○正義曰:“羑”聲近猷,故訓之為道。王肅雲:“羑,道也。”文武所憂,非憂西土而已,特言“能憂西土之民”,本其初起於西土故也。○傳“言當”至“教命”○正義曰:“皇”訓大也。國之大事,在於強兵,故令張大六師之眾。“高德之祖”,謂文王也。王肅雲:“美文王少有及之,故曰‘寡有’也。”

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順其戒而告之,不言群臣,以外見內。○馬本從此以下為《康王之誥》,又雲:“與《顧命》差異。敘歐陽、大小夏侯同為《顧命》。”惟予一人釗報誥。報其戒。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務咎,言先君文武道大,政化平美,不務咎惡。厎至齊○馬讀絕句。信,用昭明於天下。致行至中信之道,用顯明於天下。言聖德治。○厎,之履反。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言文武既聖,則亦有勇猛如熊羆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熊音雄。羆,彼皮反。用端命於上帝,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君聖臣良,用受端直之命於上天。大天用順其道,付與四方之國,王天下。○畀,必利反,徐甫至反。王,於況反。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後之人。言文武乃施政令,立諸侯,樹以為蕃屏,傳王業在我後之人。謂子孫。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綏爾先公之臣,服於先王。天子稱同姓諸侯曰伯父。言今我一二伯父,庶幾相與顧念文武之道,安汝先公之臣,服於先王而法循之。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言雖汝身在外士之為諸侯,汝心常當忠篤,無不在王室。“熊羆之士”,勵朝臣,此督諸侯。○督,丁木反。用奉恤厥若,無遺鞠子羞。”當各用心奉憂其所行順道,無自荒怠,遺我稚子之羞辱。稚子,康王自謂也。○鞠,居六反。

[疏]“王若”至“子羞”○正義曰:群臣諸侯既進戒王,王順其戒呼而告之曰:“眾邦在侯、甸、男、衛諸服內之國君,惟我一人釗報誥卿士群公。昔先君文王、武王其道甚大,政化平美,專以美道教化,不務咎惡於人,致行至美中正誠信之道,用是顯明於天下”。言聖道博洽也。“文武既聖,時臣亦賢,則亦有如熊如羆之勇士,不二心之忠臣,共安治王家。以君聖臣良之故,用能受端直之命於上天。大天用順其道,付與四方之國,使文武受此諸國,王有天下。”言文武得賢臣之力也。“文武以得臣力之故,乃施政令,封立賢臣為諸侯者,樹之以為蕃屏,令屏衛在我後之人”。先王所立諸侯,即今諸侯之祖,故舉先世之事以告今之諸侯。“今我一二伯父,庶幾相與顧念文武之道,安汝先公之用臣,服於先王之道而法循之,亦當以忠誠輔我天子。雖汝身在外土為國君,汝心常當無有不在王室,當各用心奉憂其所行順道,無自荒怠,以遺我稚子之羞辱”。“稚子”,康王自謂。戒令匡弼己也。○傳“順其”至“見內”○正義曰:群臣戒王使勤,王又戒之使輔己,是順其事而告之也。上文太保、芮伯進言,不言諸侯,以內見外。此王告庶邦,不言朝臣,以外見內,欲令互相備也。周製六服,此惟四服,不言采、要者,略舉其事。猶《武成》雲“甸、侯、衛,駿奔走”,亦略舉之矣。○“予一人釗”○正義曰:《禮》天子自稱予一人,不言名。此王自稱名者,新即王位,謙也。○傳“言先”至“咎惡”○正義曰:孔以“富”為美,故雲“政化平美”。不務咎惡於人,言哀矜下民,不用刑罰之。王肅雲“文武道大,天下以平,萬民以富”是也。○傳“致行”至“德洽”○正義曰:孔以“齊”為中,致行中正誠信之道。王肅雲:“立大中之道也。”○傳“天子”至“循之”○正義曰:《覲禮》言天子呼諸侯之禮雲:“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其異姓則曰伯舅,同姓小邦則曰叔父,其異姓則曰叔舅。”計此時諸侯多矣,獨雲“伯父”,舉同姓大國言之也。諸侯先公以臣道服於先王,其事有法,故令安汝先公之用臣,服於先王,以臣之道而法循之。○傳“言雖”至“諸侯”○正義曰:王之此誥,並誥群臣諸侯,但互相發見,其言不備。言先王有熊羆之士,勵朝臣使用力如先世之臣也。此言汝身在外土,心念王室,督諸侯使然。

群公既皆聽命,相揖趨出。已聽誥命,趨出罷退,諸侯歸國,朝臣就次。王釋冕,反喪服。脫去黼冕,反服喪服,居倚盧。○去,羌呂反。

[疏]“群公”至“喪服”○正義曰:“群公”總謂朝臣與諸侯也。鄭玄雲:“群公主為諸侯與王之三公,諸臣亦在焉。王釋冕,反喪服,朝臣諸侯亦反喪服。《禮·喪服》篇臣為君,諸侯為天子,皆斬衰。”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尚書正義》

《尚書正義》

作者:孔安國
《尚書正義》卷一
《尚書正義》卷二
《尚書正義》卷三
《尚書正義》卷四
《尚書正義》卷五
《尚書正義》卷六
《尚書正義》卷七
《尚書正義》卷八
《尚書正義》卷九
《尚書正義》卷十
《尚書正義》卷十一
《尚書正義》卷十二
《尚書正義》卷十三
《尚書正義》卷十四
《尚書正義》卷十五
《尚書正義》卷十六
《尚書正義》卷十七
《尚書正義》卷十八
《尚書正義》卷十九
《尚書正義》卷二十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