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白虎通義》 作者:班固  

卷五

封禪

王者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以必於泰山何?萬物所交代之處也。必於其於何?因高告高,順其類也,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甫之山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跡也,以自效放也。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放天,附梁甫之基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或曰:封者,金泥銀繩。或曰:石泥金繩,封以印璽。故孔子曰:“升泰山,觀易姓之王,可得而數者七十有餘。

封者廣也,言禪者,明以成功相傳也。梁甫者,太山旁山名,正於梁甫何?以三皇禪於繹繹之山,明己成功而去,有德者居之。繹繹者,無窮之意也。五帝禪於亭亭者,製度審諦、德著明也。三王禪於梁甫之山者,梁信也,甫輔也,輔天地之道而行之也。太平乃封知告於天,必也於岱宗何?明知易姓也。刻石紀號,知自紀於百王也。燎祭天,報之義也,望祭山川,祀群神也。《詩》雲:“於皇明周,陟其高山。”言周太平,封太山也。又曰:“墮山喬獄,允猶翕河。”言望祭山川百神來歸也。

天下太平符瑞所以來至者,以為王者承統理,調和陰陽,陰陽和,萬物序,休氣充塞,故符瑞並臻,皆應德而至。德至天則鬥極明,日月光,甘露降;德至地則嘉禾生,蓂莢起,秬鬯出,太平感;德至文表則景星見,五緯順軌;德至草木朱草生,木連理;德至鳥獸則鳳皇翔,鸞鳥舞,麒麟臻,白虎到,狐九尾,白雉降,白鹿見,白鳥下;德至山陵則景雲出,芝實茂,陵出異丹,阜出蓮莆,山出器車,澤出神鼎;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醴泉通,河出龍圖,洛出龜書,江出大貝,海出明珠;德至八方則祥風至佳氣時喜,鍾律調,音度施,四夷化,越裳貢。

孝道至則以蓮莆者,樹名也,其葉大於門扇,不搖自扇,於飲食清涼,助供養也。繼嗣平明則賓連生於房戶。賓連者,木名也,連累相承,故在於房戶,象繼嗣也。日曆得其分度,則蓂莢生於階間。蓂莢樹名也,月一日生一莢,十五日畢,至十六日去莢,故莢階生似日月也。賢不肖位不相逾,則平路生於庭。平路者,樹名也,官位得其人則生,失其人則死。

狐九尾何?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也?九妃得其所,子孫繁息也。於尾者何?明後當盛也。

景星者,大星也。月或不見,景星常見,可以夜作,有益於人民也。

甘露者,美露也,降則物無不盛者也。

朱草者,赤草也,可以染絳,別尊卑也。

醴泉者,美泉也,狀若醴酒,可以養老也。

嘉禾者,大禾也,成王時有三苗異畝而生,同為一穗大幾盈車,長幾充箱。民有得而上之者,成王訪周公而問之,公曰:“三苗為一穗,天下當和為一乎!”以是果有越裳氏重九譯而來矣。

巡狩

王者所以巡狩者何?巡者循也,狩牧也,為天下循行守牧民也。道德太平,恐遠近不同化,幽隱有不得所,考禮義,正法度,同律曆,計時月,皆為民也。《尚書》曰:“遂覲東後,葉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禮。”《尚書大傳》曰:“見諸侯,問百年,太師陳詩,以觀民命風俗;命市納賈,以觀民好惡;山川神祗,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削以地;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黜以爵;變禮易樂為不從,不從君流;改製度衣服為畔,畔者君討,有功者賞之。”《尚書》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巡狩所以四時出何?當承宗廟,故不逾時也。以夏之仲月者,同律度當得其中也。二月、八月晝夜分,五月、十一月陰陽終。《尚書》曰:“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五月南巡狩,至於南嶽,八月西巡狩,至於西嶽。十有一月朔巡狩,至於北嶽。”

所以五歲巡狩何?為大煩也,過五年為太疏也。因天道時有所生,歲有所成。三歲一閏,天道小備;五歲再閏,天道大備。故五歲一巡狩,三年小備,二伯出,述職黜陟。

一年物有終始,歲有所成,方伯行國;時有所生,諸侯行邑。《傳》曰:“周公入為三公,出為二伯,中分天下,出黜陟。”《詩》曰:“周公東征,四國是皇。”言東征述職,周公黜陟而天下皆正也。又曰:“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言邵公述職,親說舍於野樹之下也。《春秋梁傳》曰:“古之君民以時視民之勤。”

巡狩祭天何?本巡狩為祭天,告至。《尚書》曰:“東巡狩,至於岱宗,柴也。”王者出必告廟何?孝子出辭、反麵,事死如事生。《尚書》曰:“歸假於祖禰。”《曾子問》曰:“王者、諸侯出,稱告祖禰,使祝遍告五廟。”尊親也。王者將出告天者,示不專也。故《王製》曰:“類於上帝,宜乎社,造於禰。”類祭以祖配不曰接者,尊無二禮,尊尊之義。造於禰,獨見禰何?辭從卑,不複留尊者之命,至禰不嫌不至祖。即祭告天,為告事也,祖,為出辭也。義異。告於尊者,然後乃辭出。

王者、諸侯出,必將主何?示有所尊。故《曾子問》曰:“王者將出,必以遷廟主行,載於齊車,示有尊也。”無遷主以幣帛主告於祖禰廟,遂奉以出,每舍奠焉。”蓋貴命也。”必以遷主者,明廟不可空也。

王者巡狩,諸侯待於境者何?諸侯以守蕃為職也。《禮祭義》曰:“天子巡狩,諸侯待於境也。”

王者巡狩,必舍諸侯祖廟何?明尊無二上也,故《禮坊記》曰:“君適其臣,升自阼階。”示不敢有其室也。《禮》曰:“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廟。”

王者出,一公以其屬守,二公以其屬從也。

王者巡狩,崩於道,歸葬何?夫太子當為喪主,天下皆來奔喪。京師,四方之中也。即如是,舜葬蒼梧、禹葬會稽?於時尚質,故死則止葬,不重煩擾也。

何以知太平乃巡狩?以武王不巡狩,至成王乃巡狩。

嶽者何謂也?嶽之為言桶,桶功德。東方為岱宗者?言萬物更相代於東方也。南方為霍山者?霍之為言護也,言萬物護也,太陽用事,護養萬物也。西方為華山者?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成熟,可得獲也。北方為恒山?恒者,常也,萬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中央為嵩山,言其後大之也。故《尚書大傳》曰:“五嶽謂岱山、霍山、華山、恒山、嵩山也。”謂之瀆何?瀆者,濁也,中國垢濁,發源,東注海,其功著大,故稱瀆也。《爾雅》雲:“江、河、淮、濟,為四瀆也。”

考黜

諸侯所以考黜何?王者所以勉賢抑惡,重民之至也。《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

禮記九錫: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鈇鉞、弓矢、秬鬯,皆隨其德可行而賜車馬,能安民者賜衣服,能使民和樂者賜以樂,民眾多者賜以朱戶,能進善者賜以納陛,能退惡者賜虎賁,能誅有罪者賜以鈇鉞,能征不義者賜以弓矢,孝道備者賜以秬鬯,以先後與施行之次,自不相逾,相為本末。然安民然後富貴而後樂,樂而後眾乃多賢,賢乃能進善,進善乃能退惡,退惡乃能斷刑。內能正已,外能正人,內外行備,孝道乃生。

能安民故賜車馬,以著其功德,安其身。能使人富足,衣食倉廩實,故賜衣服,以彰其體。能使民和樂,故賜之樂,以事其先也。《禮》曰:“夫賜樂者,不得以時王之樂,事其宗廟也。”朱,盛色,戶,所以紀民數也,故民眾多賜朱戶也。古者人君下賢,降階一等而禮之,故進賢賜之納陛,以優之也。既能進善,當能戒惡,故賜虎賁。虎賁者所以戒不虞而距惡。距惡當斷刑,故賜之鈇鉞,所以斷大刑。刑罰既中,則能征不義,故賜弓矢,弓矢所以征不義、伐無道也。圭瓚秬鬯,宗廟之盛禮,故孝道備而賜之秬鬯,所以極著孝道。孝道純備,故內和外榮,玉以象德,金以配情,芬香條鬯以通神靈。玉飾其本君子之性,金飾其中君子之道。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金者,精和之至也;玉者,德美之至也;鬯者,芬香之至也。君子有玉瓚、秬鬯乎,車者以配道德也,其至矣,合天下之極美以通其誌也,其唯玉瓚、秬鬯乎。

車者,謂有赤有青之蓋,朱輪、特能居前左右寢米庶也。以其進止有節,德綏民,路車乘馬,以安其身。言成章,行成規,卷龍之衣服,表顯其德。長於教誨,內懷至仁,則賜時王樂,以化其民。尊賢達德,動作有禮,賜之納陛以安其體,居處修治,房內節,男女時配,貴賤有別,則賜朱戶,以明其德列。威武有矜,嚴仁堅強,賜以虎賁,以備非常。喜怒有節,誅伐刑,賜以鈇鉞,使得專殺。好惡無私,執義不傾,賜以弓矢,使得專征。孝道之美,百行之本也,故賜以瓚,得專為賜也。故《王製》曰:“賜之弓矢然後專殺。”又曰:“賜圭瓚然後為暢,未賜者,資暢於天子。”《王度記》曰:“天子鬯、諸侯薰、大夫杞蘭、庶人艾。”

車馬、衣服、樂三等者,賜與其物,《禮》:“天子賜諸侯民服車,路先設,路下四惡之。”又曰:“諸公奉選服。”《王製》曰:“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詩》曰:“君子來朝,何錫與之。雖無與之,路車乘馬,又何與之?玄袞及黼。”《書》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朱戶、納陛、虎賁者,皆與之製度,而鈇鉞、弓矢、玉鑽皆與之,物各因其宜也。秬者,黑黍,一稃二米。鬯者,以百草之香鬱金合而釀之成為鬯。陽達於牆屋,入於淵泉,所以灌地降神也。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飾其柄,灌鬯貴玉器也。

所以三歲一考績何?三年有成,故於是賞有功,黜不肖。《尚書》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何以知始考輒黜之?《尚書》曰:“三年一考,少黜以地。”《書》所以言三考黜者,謂爵土異也。小國考之有功,增土進爵;後考無功,削黜,後考有功,上而賜之矣。五十裏不過五賜而進爵土,七十裏不過七賜而進爵土,能有小大,行有進退也。一說:盛德始封百裏者,賜三等,得征伐、專殺、斷獄。七十裏伯始封賜二等,至虎賁百人。後有功,賜弓矢。後有功,賜秬鬯,增爵為侯,益土百裏。複有功,入為三公。五十裏子男始封賜一等,至樂則。複有功,稍賜至虎賁,增爵為伯。複有功,稍賜至秬鬯,增爵為侯。未賜鈇鉞者,從大國連率、方伯而斷獄。

受命之五,致太平之主,美群臣上下之功,故盡封之。及中興征伐,大功皆封,所以著大功。盛德之士亦封之,所以尊有德也。以德封者,必試之為附庸,三年有功,因而封五十裏。元士有功者亦為附庸,世其位。大夫有功成,封五十裏。卿功成,封七十裏。公功成,封百裏。士有功德遷為大夫,大夫有功德遷為卿,卿有功德遷為公,故爵主有德、封主有功也。

諸侯有九賜習其賜者何?子之能否未可知也。或曰得之,但未得行其習以專也,三年有功則皆得用之矣。二考無功則削其地,而賜自並知,明本非其身所得也。身得之者,得以賜,當稍黜之,爵所以封賢也。三公功成當封而死,得立其子為附庸,賢者之體能有一也,不二矣。一削為七十裏侯,再削為七十裏伯,三削為寄公。七十裏伯,一削為五十裏伯,一削為五十裏子,三削地盡。五十裏子,一削為三十裏子,再削為三十裏男,三削地盡。五十裏男,一削為三十裏男,再削為三十裏附庸,三削爵盡。

所以至三削何?禮成於三,三三而不改,雖反無益矣也。《尚書》曰:“三考黜陟。”

先削地、後絀爵者何?爵者,尊號也;地者,人所任也。今不能治廣土眾民,故先削其土地也。故《王製》曰:“宗廟有不順者,君絀以爵;山川神祗有不舉者,君削以地。”明爵土不相隨也。或曰:惡人貪狼重土,故先削其所重者以懼之也。

諸侯始封爵土相隨者何?君子重德薄刑,賞疑從重,《詩》雲:“三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於魯。”

君幼稚,唯考不黜者何?君子不備責童子也。《禮》八十曰耄,九十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

二王後不貶黜者何?尊賓客、重先王也,以其當公也。罪惡足以絕之即絕,更立其次。周公誅祿甫,立微子。

妻父母不削,己昆弟削而不黜何?非以賢能得之也。至於老小但令得大夫受其罪而已。

諸侯喑聾跛躄惡疾,不免黜者何?尊人君也。《春秋》曰:“甲戌、己醜,陳侯鮑卒。”《傳》曰:“甲戌之日亡,己醜之死而得。”有狂易之病,蜚亡而死,由不絕也。

世子有惡疾廢者何?以其不可承先祖也,故《春秋傳》曰:“兄弟何以不立?疾也。何疾?惡疾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白虎通義》

《白虎通義》

作者:班固
《白虎通義》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