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肘後備急方 作者:葛洪  

卷七·第五十九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

治卒蜈蚣蜘蛛所螫方

葛氏方,割雞冠血,塗之。

又方,以鹽緘瘡上,即愈。雲蜈蚣去遠者,即不複得。

又方,鹽熱,漬之。

又方,嚼大蒜,若小蒜,或桑樹白汁塗之。亦以麻履底土,揩之,良。

蜈蚣甚齧人,其毒殊輕於蜂。當時小痛而易歇,蜘蛛毒亦療。

生鐵衣,醋研,取濃汁,塗之。又烏麻油,和胡粉,敷上。幹複易,取瘥,取羊桃葉,敷之,立愈。

附方(蚯蚓螻蛄蠶咬蠼?尿,及惡蟲咬人附)《梅師方》,治蜈蚣咬人,不止。

獨頭蒜,摩螫處,痛不止。

又《經驗後方》,燒雞屎,酒和,敷之,佳。又取雞屎和醋,敷之。

《聖惠方》,治蜈蚣咬方。

用蝸牛擦取汁,滴入咬處。

《兵部手集》,治蜘蛛咬,遍身成瘡。

取上好春酒飲醉,使人翻不得,一向臥。恐酒毒腐人,須臾蟲於肉中,小如米,自出。

又《譚氏小兒方》,以蔥一枝,去尖,頭作孔。將蚯蚓入蔥葉中,緊捏兩頭,勿泄氣。

頻搖動即化為水,點咬處,瘥。

劉禹錫《傳信方》,治蟲豸傷咬。

取大藍汁一碗,入雄黃,麝香,二物隨意看多少。細研,投藍中,以點咬處。若是毒者,即並細服其汁,神異之極也。昔張員外在劍南為張延賞判官,忽被斑蜘蛛咬項上,一宿,咬有二道赤色,細如箸繞項上,從胸前下至心經,兩宿頭麵腫疼,如數升碗大,肚漸腫,幾至不救。張相素重薦,因出家資五百千,並薦家財,又數百千。募能療者,忽一人應召雲,可治。張相初甚不信,欲驗其方,遂令目前合藥。其人雲不惜方,當療人性命耳,遂取大藍汁一瓷碗,取蜘蛛投之藍汁,良久方出。得汁中甚困,不能動,又別搗藍汁,加麝香末,更取蜘蛛投之,至汁而死,又更取藍汁,麝香,複加雄黃,和之,更取一蜘蛛投汁中,隨化為水。張相及諸人甚異之,遂令點於咬處,兩日內悉平愈,但咬處作小瘡,痂落如舊。

《經驗方》,治蜘蛛咬,遍身生絲。

羊乳一升飲之,貞元十年,崔員外從質雲,目擊有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婦,其家棄之。

乞食於道,有僧遇之,教飲羊乳,未幾日而平。

又方,治蚯蚓咬。

濃作鹽湯,浸身數遍,瘥。浙西軍將張韶,為此蟲所咬,其形大如風,眉須皆落。每夕蚯蚓鳴於體,有僧教以此方,愈。

又方,治蚯蚓蟲咬,其形如大風,眉須皆落。

以鍛石水,浸身,亦良。

《聖惠方》,主蛐?咬人方。

以雞屎,敷之。

又方,治螻蛄咬人。

用鍛石,醋和,塗之。

《廣利方》,治蠶咬人。

麝香,細研,蜜調,塗之,瘥。

《千金方》,治蠼?尿瘡。

楝樹枝皮,燒灰,和豬膏,敷之。

又方,杵豉,敷之。

又方,以酢和粉,敷之。

又方,治蠼?蟲,尿人影。

著處,便令人體病瘡,其狀如粟粒累累,一聚慘痛。身中忽有處燥痛如芒刺,亦如刺蟲所螫後,細瘡?作叢。如茱萸子狀也,四畔赤,中央有白膿如黍粟。亦令人皮急,舉身惡寒壯熱,極者連起,竟腰脅胸也。

治之法,初得磨犀角,塗之,止。

《博物誌》,治蠼?蟲溺人影,亦,隨所著作瘡。

以雞腸草汁,敷之,良。

《外台秘要》,治蠼?尿瘡,繞身匝,即死。

以燕巢中土,豬脂,苦酒和,敷之。

又方,治蠼?尿瘡。

燒鹿角末,以苦酒調,塗之。

錢相公方,療蠼?尿瘡黃水出。

嚼梨葉,敷之,幹即易。

《勝金方》,治蠼?尿人成瘡。初如糝粟,漸大如豆,更大如火烙漿?,疼痛至甚。宜速用草茶,並蠟茶俱可,以生油調,敷上,其痛藥至立止,妙。

《聖惠方》,治惡蟲咬人。

用紫草油,塗之。

又方,以酥和鹽,敷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

作者:葛洪
《肘後備急方》序
《肘後備急方》卷一
《肘後備急方》卷二
《肘後備急方》卷三
《肘後備急方》卷四
《肘後備急方》卷五
《肘後備急方》卷六
《肘後備急方》卷七
《肘後備急方》卷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