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卷十一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少陰病的症候特征,是脈象微細,精神萎靡、神誌迷糊欲睡。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製水,故令色白也。
少陰病,想吐又吐不出,心中煩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神誌迷糊欲睡,到了五六天,出現腹瀉而口渴的,是病在少陰,由於少陰陽氣虛弱,不能蒸化津液,所以口渴。如果小便清亮的,那麼少陰病症就確定無疑。這是因為小便清亮,是下焦虛寒、不能化氣行水的確證。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痛,而複吐利。
寸關尺三部脈都沉緊,緊脈主寒,病人本應當無汗,卻反而汗出的,是陽氣外亡的征象,這屬於少陰亡陽證,應當見到嘔吐,腹瀉、咽喉疼痛等症。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少陰病,症見咳嗽、腹瀉,如果出現譫語的,這是用火治法強迫發汗所導致的變證,病人小便一定難以解出。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少陰病,脈象沉細數,是病在裏,不能用發汗法治療。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複不可下之。
少陰病,脈象微,為陽氣虛弱,所以不能發汗。如果陽氣已虛,又見尺脈弱澀的,是陰血亦虧,不僅不能發汗,也不能瀉下。腕骨:本穴即因其近於腕骨而得名。係小腸經之原穴。有增液止渴,利膽退黃作用。

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
少陰病,脈象緊,到了七八天,出現腹瀉,脈象忽然由緊轉微弱,手足反而變溫暖的,這是陽複陰去、疾病將要解除的征象。此時雖然出現心煩、腹瀉,勢必會自行恢複。

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蜷臥,手足溫者,可治。
少陰病,腹瀉,如果腹瀉自行停止,手足轉溫暖的,雖見畏寒蜷曲而臥,也屬於可治之證。

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陰病,怕冷而蜷臥,時而自覺心胸煩熱,想減去衣被的,這是陽氣來複之兆,其病可治。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少陰感受風邪,寸部脈微尺部脈浮的,是風邪已去、陽氣回複之象,疾病將要痊愈。

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少陰病將要解除的時間,多在23時至5時之間。

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
少陰病,嘔吐,腹瀉,本應畏寒、手足冷,現手足不冷,反而發熱的,示陽氣尚在,不屬死候。如果脈搏一時不至的,可以急灸少陰經穴七個艾柱以通陽複脈。

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陰病八九日傳裏而發陽明病,故一身手足熱。由於其人便血,知為熱入血室,故謂熱在膀胱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少陰病,僅見四肢厥冷和無汗,卻強行發汗,勢必傷經動血而引起出血,其出血部位難以預測,有的從鼻出,有的從眼睛出,這就叫做下厥上竭,是難治之證。

少陰病,惡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陰病,怕冷身體蜷臥,腹瀉,手足冰冷的,是不治之證。

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少陰病,嘔吐,腹瀉,神昏躁擾不寧的,屬於死候。

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少陰病,腹瀉停止而出現頭昏目眩、時而昏暈的,屬於死候。

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蜷,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少陰病,四肢冰冷,怕冷而身體蜷臥,脈搏不來,心中不煩,手足躁擾不寧的,屬於死候。

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陰病,病延六七天,呼吸表淺,呼多吸少的,屬於死候。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臥,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複煩躁,不得臥寐者,死。
少陰病,脈微細沉,精神萎靡不振,總欲睡眠,汗出,心中不煩,想嘔吐,到了五六天,又出現腹瀉,並且煩躁不能安臥的,屬於死候。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少陰病,剛開始得病,既有發熱等表證,又見脈沉的,是少陰陽虛兼太陽表證,用麻黃細辛附子湯主治。

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甘熱)細辛二兩(辛熱)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右三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麻黃二兩,去節細辛二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一鬥,先加入麻黃煎煮,煮去二升水分,除去上麵的白沫,再加入其他藥物,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發微汗。以二三日無證,故微發汗也。
少陰病,得病二、三天,既有發熱等表證,又有少陰陽虛證,用麻黃附子甘草湯溫陽微汗解表。因為病才二三天,尚無吐、利等裏證,所以用溫陽微汗解表法。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附子甘草湯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麻黃二兩,去節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七升,先加入麻黃煎煮一、二滾,除去上麵的白沫,再加入其它藥物,煎煮至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少陰病,得病二、三天以上,心中煩躁不安,不能夠安眠的,用黃連阿膠湯主治。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苦寒)黃芩一兩(苦寒)芍藥二兩(酸平)雞子黃二枚(甘溫)阿膠三兩(甘溫)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蛋黃二枚阿膠三兩,一為三條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至二升,去掉藥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溶盡,稍稍冷卻,然後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即成。每次溫服七合,一天服三次。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少陰病,患病二、三天,口中不苦不燥不渴,病人背部怕冷的,當用艾灸灸少陰經穴,並用附子湯主治。

附子湯方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破八片,去皮,辛熱)茯苓三兩(甘平)人參二兩(甘溫)白術四兩(甘溫)芍藥三兩(酸平)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成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術四兩芍藥三兩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少陰病,身體疼痛,骨關節疼痛,手足冷,脈象沉的,用附子湯主治。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少陰虛寒證,腹瀉,解膿血粘液便的,用桃花湯主治。

桃花湯方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甘溫)幹薑一兩(辛熱)粳米一斤(甘平)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赤石脂一斤,取一半入煎,另一半篩末衝服幹薑一兩粳米一斤以上三味藥,加水七升煎煮,至米熟湯成,去掉藥渣,每次取七合,加入赤石脂末一方寸匕溫服,一日服三次。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少陰虛寒證,得病二三天到四五天,腹中疼痛,小便不通暢,腹瀉滑脫不盡,大便帶膿血的,用桃花湯主治。

少陰病,下痢便膿血者,可刺。
少陰病,腹瀉,解膿血便,可用針刺法治療。

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少陰虛寒證,嘔吐頻劇,腹瀉,手足發涼,煩躁不安、心中難受的,用吳茱萸湯主治。

少陰病,下痢,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病,腹瀉,咽喉疼痛,胸部滿悶,心中煩躁不安的,是陰虛虛熱上擾,用豬膚湯主治。

豬膚湯方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甘寒)右一味,以水一鬥,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一斤以上一味藥,加水一鬥,煎煮至五升,去掉藥渣,加入白蜂蜜一升,再將白米粉五合炒香,加入藥汁中混勻即成,分六次溫服。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少陰病,得病二三天,咽喉疼痛的,可用甘草湯;如果服藥後不見好的,用桔梗湯治療。

甘草湯方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甘草二兩以上一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一日服三次。

桔梗湯方: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辛甘,微溫)甘草二兩(甘平)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以上二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分二次溫服。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少陰病,咽喉部受到創傷,發生破潰,發不出聲音,不能講話的,用苦酒湯主治。

苦酒湯方
苦酒湯方

半夏(洗,破,如棗核大)十四枚(辛溫)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甘微寒)右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半夏用水洗,破成棗核大小,十四枚雞蛋一個,將雞蛋頭部開一小孔,去掉蛋黃,把米醋加入其中以上二味藥,把半夏加入裝有米醋及蛋清的雞蛋殼中,混勻,把雞蛋殼置於刀環中,再放在火上煮二三開,去掉藥渣,每次取小量含咽。如果服藥後不愈,可以再作三劑藥服用。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少陰病,咽喉中疼痛,可用半夏散或半夏湯主治。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辛溫)桂枝(去皮,辛熱)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半夏用水洗桂枝去皮甘草炙以上三味藥,各取等分,分別搗細篩末後,混合製成散劑,用白米湯衝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病人不能服散劑的,可以用水七升,煮七滾,加入上述散劑兩方寸匕,再煮三滾,離火稍稍冷卻,取少量藥汁含咽。半夏有毒,不應該作散劑服。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少陰虛寒證,腹瀉的,用白通湯主治。

白通湯方
白通湯方

蔥白四莖(辛溫)幹薑一兩(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熱)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蔥白四根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

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幹嘔煩者,白通湯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少陰病,腹瀉,脈象微的,可用白通湯。如果服藥後腹瀉不停止,四肢冰冷,脈搏摸不到,幹嘔,心中煩躁不安的,是陰盛格陽所致,用白通加豬膽汁湯主治。服藥後,脈搏突然出現的,是陰液枯竭、孤陽外脫的征象,預後不良;服藥後脈搏逐漸恢複的,是陰液未竭、陽氣漸複的表現,預後較好。

白通加豬膽汁方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四莖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鹹寒)豬膽汁一合(苦寒)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亦可用。
蔥白四根幹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以上五味藥,用水三升,先加入前三味藥煎煮成一升,去掉藥渣,再加入豬膽汁、人尿,混合即成,分兩次溫服。如果沒有豬膽汁,也可使用。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二三天沒有好,到了四五天,出現腹中疼痛,小便不通暢,四肢沉重疼痛,自行腹瀉的,這是腎陽虛弱,水氣泛濫。病人還可出現咳嗽,或者小便通暢,或者腹瀉更甚,或者嘔吐等,用真武湯主治。

真武湯方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甘平)芍藥三兩(酸平)生薑三兩(切,辛溫)白術二兩(甘溫)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熱)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後加減法: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細辛、幹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幹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成半斤。)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白術二兩生薑三兩,切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成八片以上五味藥,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掉藥渣,每次溫服七合,一日服三次。如果出現咳嗽的,原方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幹薑一兩;如果小便通暢的,去茯苓;如果腹瀉較甚的,去芍藥,加幹薑二兩;如果嘔吐的,去附子,加生薑,補足上藥量至半斤。

少陰病,下利清穀,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麵赤色,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腹瀉完穀不化,手足冰冷,脈象微弱似有若無,身上反而不怕冷,病人麵部發紅,或者腹中疼痛,或者咽喉疼痛,或者腹瀉過度而停止,脈搏摸不到,這是內真寒外假熱的陰盛格陽證,用通脈四逆湯主治。

通脈四逆湯方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幹薑三兩(強人可四兩)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麵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的一枚,生用,去皮,破成八片幹薑三兩,強壯的人可用四兩以上三味藥,用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二合,去掉藥渣,分兩次溫服。服藥後病人脈搏馬上出現的,可望痊愈。如果出現麵部發紅的,加蔥白九根;腹中疼痛的,去蔥白,加芍藥二兩;嘔吐的,加生薑二兩;咽痛的,去芍藥,加桔梗一兩;腹瀉過度而無物可瀉、脈搏摸不到的,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症必須都與方相對應,才能服用。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少陰病,四肢冷,病人或有咳嗽,或見心悸,或見小便不通暢,或見腹中疼痛、腹瀉、下痢兼後重的,是肝鬱氣滯所致,用四逆散主治。

四逆散方
四逆散方

甘草(炙,甘平)枳實(破,水漬炙幹,苦寒)柴胡(苦寒)芍藥(酸微寒)右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幹薑各五分,並主下痢。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甘草炙枳實破開,用水浸泡,炙幹柴胡芍藥以上四味藥,各用十分,搗細篩末,用白米湯調服一方寸匕,一日服三次。如果咳嗽的,加五味子、幹薑各五分,並主治腹瀉;心悸的,加桂枝五分;小便不通暢的,加茯苓五分;腹中疼痛的,加附子一枚,炮至裂開;腹瀉或下痢後重的,先用水五升,加入薤白三升,煎煮至三升,去掉藥渣,再取四逆散三方寸匕加入藥汁中,煮至一升半,分兩次溫服。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少陰病,腹瀉六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小便不通暢,心中煩躁,不能安眠的,是陰虛水熱互結,用豬苓湯主治。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幹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了二三天,裏實證具備而又見咽喉幹燥的,應當急以攻下,用大承氣湯。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幹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腹瀉稀水,顏色青黑,脘腹疼痛,口幹燥的,應當急以攻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經過六七天,腹部脹滿,大便不通的,應當急以攻下,用大承氣湯。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虛寒證,脈見沉的,應當急用溫法治療,適宜用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複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幹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宜四逆湯。
少陰病,如果飲食進口就吐,心中蘊結不適,想嘔吐卻又吐不出,初得病時,即見四肢冷,脈象弦遲的,這是痰實阻塞胸中,不能攻下,應當用湧吐法治療。如果是腎陽虛弱、不能氣化,寒飲停聚膈上,而致幹嘔的,不能用湧吐法,應當用溫法治療,可用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灸之。
少陰病,腹瀉,脈象微而澀,嘔吐,汗出,為陽虛氣陷兼陰血不足,勢必出現大便頻數,解出量反而少,應當用溫灸法治療,可灸頭頂百會穴,以升陽舉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傷寒論》

《傷寒論》

作者:張仲景
《傷寒論》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