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卷五十六 靈樞·五味

黃帝曰:願聞穀氣有五味,其入五髒,分別奈何?
黃帝道:我想知道,食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它們進入五髒的情況各是怎樣的呢?

伯高曰:胃者,五髒六腑之海也,水穀皆入於胃,五髒六腑,皆稟氣於胃。五味各走其所喜,穀味酸,先走肝;穀味苦,先走心;穀味甘,先走脾;穀味辛,先走肺;穀味鹹,先走腎。穀氣津液已行,營衛大通,乃化糟粕,以次傳下。
伯高答:胃,是五髒六腑所需營養彙聚於其中的大海,水穀俱都進入胃中,五髒六腑都從它那裏接受水穀所化的精微之氣。飲食物中所含的五味,分別趨走於各自喜歡的一髒:酸味的食物首先進入肝,苦昧的首先進入心,甘味的首先進入脾,辛味的首先進入肺,鹹味的首先進入腎。食物所化生的精微、液津,正常地流行而布散全身。營氣和衛氣旺盛、通暢而周流全身。餘下的部分化成糟粕,自上而下依次傳化而排出體外。

黃帝曰:營衛之行奈何?
黃帝問:營氣和衛氣是如何運行的呢?

伯高曰:穀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髒,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別本作摶)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咽喉,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伯高回答說:穀物起初入於胃中,其中所化精微,先由胃輸出於上、中兩焦,以灌注、滋養五髒,另外又分兩路而行,一路就是營、衛之氣的道路;另一路與吸入的清氣結合而形成宗氣集聚在胸中,稱為氣海,宗氣由肺而出,沿著喉嚨,呼則氣出體外,吸則氣入體內。人體從天吸收的清氣與地之水穀所吸收的精氣相合後,概括地說是分為三路(五髒之氣、營衛之氣、宗氣)而滋養全身,而其攝入主要依靠水穀這一路,所以人如果半日不進水穀,就會感到氣衰,一日不進水穀,就會感到氣短。

黃帝曰:穀之五味,可得聞乎?
黃帝問:食物的五味,我能知道嗎?

伯高曰:請盡言之。五穀:糠(別本作秔,秔同粳,下同)米甘,麻酸,大豆鹹,麥苦,黃黍辛。五果:棗甘,李酸,栗鹹,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豬鹹,羊苦,雞辛。五菜:葵甘,韭酸,藿鹹,薤苦,蔥辛。五色:黃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鹹,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五宜:所言五色者,脾病者,宜食糠(被本作秔)米飯、牛肉、棗、葵;心病者,宜食麥、羊肉、杏、薤;腎病者,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黃黍、雞肉、桃、蔥。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
伯高說:請讓我詳細地講述這些情況。五穀中,粳米味甘、芝麻味酸、大豆味鹹、麥味苦、黃米味辛。五果中,棗子味甘、李子味酸、栗子味鹹、杏子味苦、桃子味辛。五畜中,牛肉味甘、狗肉味酸、豬肉味鹹、羊肉味苦、雞肉味辛。五菜中,葵菜味甘、韭菜味酸、豆葉味鹹、薤白味苦、蔥味辛。在五色中,黃色與甘味相適宜,青色與酸味相適宜,黑色與鹹味相適宜,赤色與苦味相適宜,白色與辛味相適宜。凡此五種顏色,各有其相適宜的味道。五宜,所謂五種適宜是指,脾髒病變,宜食粳米飯、牛肉、棗、葵菜等;心髒病變,宜食麥、羊肉、杏、薤白等;腎髒病變,宜食大豆黃卷、豬肉、栗子、豆葉等;肝髒病變,宜食芝麻、狗肉、李子、韭菜等;肺髒病變,宜食黃米、雞肉、桃子、蔥。五髒病變的禁忌:肝髒病變禁忌辛味,心髒病變禁忌鹹味,脾髒病變禁忌酸味,腎髒病變禁忌甘味,肺髒病變禁忌苦味。

肝色青,宜食甘,糠(別本作秔)米飯、牛肉、棗、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黃色,宜食鹹,大豆、豬肉、栗、藿皆鹹。肺白色,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
肝髒病變麵色青,肝病苦急,宜食甘味食物以緩急,如粳米飯、牛肉,棗、葵菜都是甘味食物;心髒病變麵色赤,心病苦緩,宜食酸味食物以收斂之,如狗肉、芝麻,李子、韭菜都是酸味食物;脾髒病變麵色黃,宜食鹹味食物,如大豆、豬肉、栗子、豆葉都是鹹味食物;肺髒病變麵色白,苦氣上逆,宜食苦味食物以泄之,如麥子、羊肉、杏、薤白都是苦味食物;腎髒病變麵色黑,腎病苦燥,宜食辛味食物以潤澤之,如黃米、雞肉、桃子、蔥都是辛味食物。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靈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