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老老恒言 作者:曹廷棟  

卷四·臥房

室在旁曰房。《相宅經》曰:“室中央為《洛書》五黃,乃九宮尊位。”不敢當尊,故臥須旁室。老年宜於東偏生氣之方,獨房獨臥。靜則神安也,沈期詩雲:“了然究諸品,彌覺靜者安。”房以內,除設床之所,能容一幾一榻足矣;房以外,令人伺候,亦擇老年者,不耽酣睡,聞呼即應乃妥。

《易》言“君子洗心,以退藏於密。”臥房為退藏之地,不可不密,冬月尤當加意。若窗若門,務使勿通風隙,窗闔處必有縫,紙密糊之。《青田秘記》曰:“臥房窗取偶,門取奇,合陰陽也。故房門宜單扇,極窄,僅容一身出入。更懸毯幕,以隔內處,按《造門經》:門之高低闊狹,隨房大小方向,另製尺量之。妄斷禍福,此假陰陽而神其說,可勿泥。

臥房暗則能斂神聚氣,此亦陰陽家之說。《易》“隨”卦之彖辭曰:“君子以向晦入宴息。”臥房必向晦而後入,本無取乎塏爽,但老年人有時起居臥房,暗則又非白晝所宜。但勿寬大,寧取塏爽者,或窗外加簾,酌明暗而上下之也可。房開北牖,疏欞作窗,夏為宜,冬則否,窗內須另製推板一層以塞之。《詩·豳風》雲:“塞向堇戶。”注曰:向北出牖也。北為陰,陰為寒所從生,故寒以禦之也。

冬以板鋪地平,誠善,入夏又嫌隔住地氣,未免作熱。置矮腳凳數張,凳麵大三四尺,量房寬窄,鋪滿於中,即同地平板。夏月去凳,亦屬兩便。臥戶與書室並宜之。

《蠡海集》曰:“春之氣自下而升,故春色先於曠野;秋之氣自上而降,故秋色先於高林。”寒氣亦自上而降,故子後霜落時,寒必甚。氣隨霜下也,椽瓦疏漏,必厚作頂板以禦之。即長夏日色上逼,亦可隔絕熱氣。如板薄,僅足承塵而已,徒添鼠窟以擾夜眠。

窗戶雖極緊密,難免針隙之漏,微風遂得潛入。北地禦寒,紙糊遍室,則風始斷絕,兼得塵飛不到,潔淨爽目。老年臥房,可仿而為之,每歲初冬,必重糊一度。

長夏日曬酷烈,及晚尚留熱氣,風即挾熱而來。故臥房隻宜清晨洞啟窗戶,以散竟夜之鬱悶,日出後俱必密閉。窗外更下重幃遮隔,不透微光,並終日毋令人入。人氣即致熱也,蓋熱皆從外至,非內生耳。入寢時,但卷幃,亦勿開窗,枕簟胥含秋意。

樓作臥房,能杜濕氣,或謂梯級不便老年。《華陀導引論》曰:“老年筋縮足疲,緩步階級,以展舒之。”則登樓正可借以展舒。諺又有“寒暑不登樓”之說,天寒所畏者風耳,如風無漏隙,何不宜之有?即盛夏但不令窗外遮蔽深密,便無熱氣內侵。惟三麵板隔者,木能生火也。按《吳興掌故》:有銷暑樓,顏真卿題額。則樓亦可銷暑也。又韓詩雲:“寢樓西畔坐書堂。”則樓宜寢,並可稱寢樓。然少覺不適,暫遷樓下,詎曰非宜。臥所一鬥室足矣,如地平鋪板,不嫌高過於常,須去地二尺許,令板下前後氣通;入冬仍以板塞,南向微開小隙而已,縱不及樓居,亦足以遠濕氣。

北方作地炕,鋪用大方磚,執起四角,以通火氣。室之北壁,外開火門,熏令少熱,其暖已徹晝夜。設床作臥所,冬寒亦似春溫,火氣甚微,無傷於熱,南方似亦可效。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老老恒言

老老恒言

作者:曹廷棟
《老老恒言》卷一
《老老恒言》卷二
《老老恒言》卷三
《老老恒言》卷四
《老老恒言》卷五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