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演義全傳》是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共68回,題“鴛湖漁叟校訂”,簡稱《說唐》,又名《說唐前傳》《說唐演傳》《說唐全傳》。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今存最早刻本為清代乾隆癸卯(1783年)刊本10卷。成書於清雍正、乾隆年間。
該小說主要內容是採擷褚人獲《隋唐演義》中瓦崗英雄故事,並吸取明人諸聖鄰《大唐秦王詞話》情節,從隋末農民起義,一直寫到唐王削平群雄、太宗登基為止。其描寫中心,則是瓦崗英雄的風雲聚散,兼及隋亡唐興史事。作品以粗獷的筆調描繪了草澤英雄的仗義豪俠,勇武神力,反抗隋末暴政,輔佐秦王李世民四方征戰,終於一統天下。像劫王槓、反山東、取金堤、取瓦崗這些純粹出自想像的熱鬧情節,被作者大加渲染,在文學史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故事。
《說唐演義全傳》具有濃厚的民間傳說的風味,比較典型地表現了歷史演義向英雄傳奇的演變。沿著這個方向演變下去,就出現了“英雄”與“清官”合作的公案俠義小說。繼《說唐演義全傳》之後,又出現了《說唐後傳》《說唐三傳》《反唐演義》等續書。
南北朝時,北周宇文泰命楊忠、楊林兄弟率兵平齊兵臨濟州,守城齊將秦彝孤軍力戰死節。秦彝臨終前將兒子叔寶託孤於寧夫人,母子倆避難住在婦人莫氏家中。叔寶與莫氏的兒子程咬金自幼一起長大,很是投契。
楊忠子楊堅篡週,稱文帝,國號隋,派次子晉王楊廣南下伐陳。陳滅,楊廣戀陳後主的嬪妃張麗華美色,正要據為己有,張妃卻被長史司馬李淵殺死,於是楊、李兩人結仇。隋文帝又派楊林領兵攻下冀州,羅藝歸降隋朝。楊廣聲望日隆,與宇文述等密謀進讒,文帝聽信讒言,廢太子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東宮。李淵上疏求憫卹楊勇,楊廣則令張衡散佈不利於李淵的流言欲陷害他,李淵藉機乞歸太原養病。李淵在回太原途中,楊廣又派人在臨潼楂樹崗攔殺他,危急中正好被押解盜犯路過此地的秦叔寶相救。匆匆分手時,李淵未聽清秦的姓名。後李淵途中誤將單雄忠當作響馬而殺死。李淵夫人因受驚恐在承福寺產下次子世民,並將女兒許配於在寺中藉住讀書的柴紹為妻。
叔寶至潞州等候官府回批,卻因盤纏被樊虎帶走而窮困落魄,只得賣馬賣銅救急。在二賢莊結識了單雄信和魏徵。單雄信仗義贈金送叔寶回鄉探母。叔寶中途被誣為響馬盜賊,官府將他捉拿入監。又得單雄信為他周全打點,叔寶才得發配冀州羅藝標下從軍。叔寶途經順義村上台打擂,結識了張公瑾、史大奈等一班豪傑,從而設法裝病逃過了羅藝的殺威棍。再說羅藝夫人秦氏正是叔寶的親姑母,因前夜夢見先兄告知侄兒太平郎有難,從而姑侄得以在後堂相認。叔寶留在羅藝府中和十四歲的表弟羅成互學槍鐧武藝,相處極為融洽。兩年後,叔寶因思母心切,辭別姑父母回鄉。羅藝舉薦他在山東大行台節度使唐璧麾下當了一個實授旗牌官。不久,唐璧令叔寶押送進獻給越國公楊素的壽禮赴長安,在華陰少華山遇見好友王伯當、齊國遠和李如珪,四人結伴同往京城。在長安城外報德祠相逢李淵的女婿柴紹等人,柴紹方才知道叔寶就是當年救過李淵一命的恩人。到長安後,叔寶在楊素府中又認識了異人李靖,李靖說出後事,勸叔寶勿與齊、李兩友觀燈,並贈送一個包兒,囑他危急之際打開使用。當夜,叔寶、伯當等人結伴在城內賞燈遊玩,正遇到宇文述公子宇文惠及強搶民女,豪傑們抱打不平,殺了宇文惠及。他們憑藉李靖的包兒,隱形脫身,連夜逃出城去。
此時楊廣弒父殺兄篡位,稱煬帝。煬帝命伍建章作詔頒告天下。伍一生忠直當面怒斥昏君而被滿門抄斬。其子伍云召領兵十萬鎮守南陽,聽到兇訊後起兵報仇,煬帝派將帥率軍多次攻打,終於佔領南陽。雲召投奔表兄壽州王李子通,為都督大元帥,掌管河北兵將。
隋軍征戰得勝回朝,煬帝因而大赦天下。叔寶少年時的伙伴程咬金因賣私鹽打死了巡捕官而被關在牢中三年,此時也被赦出獄。那程咬金對母親很孝順,母子靠編賣竹柴扒度日。後尤俊達請咬金護送賣珠寶,實際上二人結夥為盜行劫。咬金又在夢中得神人傳授,學得三十六路斧法。程、尤第一次做響馬就劫了靠山王楊林的銀子十六萬兩。楊林聞訊大怒,令山東官員百日之內捉住響馬。歷城縣官令樊虎、叔寶緝拿。叔寶遂一路尋訪,經過登州時反被當作響馬捉住送往王府。楊林見叔寶人才出眾,武藝高強,遂將其認作嗣子。叔寶雖知與楊林有殺父之仇,但事出無奈,只得佯允下來,
不久,單雄信邀約各路豪傑好漢齊往秦家祝賀叔寶老母六十大壽,叔寶才知劫銀是程、尤所為,就燒了捕批。王伯當、羅成、單雄信、徐茂公、魏徵、程咬金等歃血為盟,義結兄弟。眾好漢又劫了楊林再次進貢的銀子,大反山東,來到瓦崗寨聚義。義軍先後打退了朝廷的多路兵馬,再敗楊林,潼關總兵魏文通也被箭射死。義軍又用計招降邱瑞和裴元慶三兄弟。一時天下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各路英雄豪傑群起,隋王朝搖搖欲墜。
此時,李淵奉旨限三月內造竣一座晉陽宮。異人袁天罡用法術相助他如期完成,煬帝出爾反爾,誣李淵私造宮殿,圖謀不軌,下令將他斬首。李淵次子世民上朝辯明真情,煬帝喜之,封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霸為趙王。煬帝乘龍舟駕幸江都,各路豪傑意圖伺機劫駕,幸李元霸護駕而安抵江都。
此後瓦崗寨英雄受徐茂公指引,攔截囚車,劫下李密,稱西魏皇帝,改瓦崗寨為金墉城,麾下英雄各有封賜。西魏軍隊所向披靡,連連獲勝,楊林也被打死在陣前。煬帝暴虐荒淫,氣數已盡,宇文化及殺帝而立,國號大許。李淵得知,也自稱帝,國號大唐。李密等十八路反王之師興兵追殺宇文化及,不料被李元霸殺敗,還被搶走玉璽,從此與唐李結下隙仇。不久,李世民被程咬金捉住送往金墉。李密要殺死李世民,徐茂公竭力勸說,暫押監候斬,後又和魏徵改詔放走了秦王。李密聞訊大怒,將茂公、魏徵、叔寶、程咬金、羅成等一併削職趕走。洛陽王世充乘李密兵衰而發兵,金墉被攻占,李密在王伯當勸說下投奔李淵,李淵父子以禮相待,招為駙馬。李密仍心懷不滿,怨忿不平,殺公主後偕伯當叛逃,被世民追回亂箭射死。徐茂公、魏徴得知,前來哭祭李密。兩人後歸順唐朝,得到重用。金墉舊將聞訊也紛紛前來歸附李世民。
唐王在魏徵、徐茂公和叔寶、咬金諸將的扶助下,打敗王世充、竇建德等部。尉遲恭、羅成等英雄也先後歸唐。只有單雄信因當年李淵殺兄之仇,不肯歸順李淵而被斬首。羅成遭建成、元吉陷害而枉死於淤泥河中。
這時,大唐天下已定,諸將均獲封爵為國公,又建麒麟閣予以旌表。後高祖李淵病危,秦王世民在眾將擁戴下發動玄武門之變,誅建成、元吉,即帝位。天下又見太平,景像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