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唐演義全傳》 年代:清代671   

《說唐全傳》正文 第四十八回 程咬金抱病戰王龍 劉文靜甘心弒舊主

程咬金抱病戰王龍劉文靜甘心弒舊主

當下徐茂公見喬公山領兵去了,又令秦叔寶帶領一千人馬,埋伏在白璧關之南,地名“多樹村”。吩咐說:“或見劉武周兵馬來時,不可攔阻,讓他過去。他若複回,方可阻截,不許放他回兵,須要他首級回來繳令。”叔寶得令,領兵去了,茂公又令程咬金也帶兵馬一千,慢慢而行。可迎著劉武周之兵,隻許勝,不許敗,違令者斬。咬金道:“稟軍師,小將昨夜受了風寒,肚裏作痛,難以交戰。須要帶個幫手同去,才可放膽。”茂公道:“你自前去,少不得自有兵來接應,不必幫手就得的。”咬金道:“小將實是有病,若能取勝,就不必言;倘然敗了,請軍師念昔日之情,莫要認真。”茂公道:“自有公論,不必多言,快些前去。”咬金皺著雙眉,捧著肚子,走出營來,叫家將扶他上馬,勉強提了斧頭,領兵前去,從軍師吩咐,慢慢而行,按下不表。

再說喬公山奉了將令,領五百人馬,打著尉遲恭旗號,行近馬邑地方,忽見定陽王劉武周帶了人馬,在前麵紮下大營。你道劉武周為甚紮這大營?因他聞秦王複了三關,元帥已死,又聞介休被困,恐尉遲恭有失,故此起兵前來接應。為因出兵日子不利,紮營在此。喬公山來至營前,叫軍士報進去,說有先鋒尉遲恭差人到此求救。定陽王聞報,就令宣進來。喬公山走進營來,雙膝下跪,口稱:“山野農民,朝見千歲。”武周就問:“卿何方人氏?有何話說?”喬公山道:“臣喬公山乃朔州麻衣縣人,務農為生,與尉遲將軍同鄉。自幼相交,因往介休訪尉遲將軍,正遇唐兵圍城,十分危急。今特奉尉遲將軍之令,前來求救,望我王早起救兵。”劉武周道:“賢卿請起,孤家恨唐童複了三關,殺了元帥,正要統兵前去救應,隻為起兵性急,遇了黑道紅沙,故此紮營在此。”喬公山道:“今日乃是黃道吉日,何不發兵?”武周大喜,吩咐大小三軍,即日起兵,喬公山奏道:“臣乃農民,不諳武事,但聞廝殺之聲,就驚得半死。望大王放臣回去,自耕自種,以終天年,臣之願也。”武周道:“卿不願為官,孤家也不好相強,賜你回鄉去。”公山謝恩,竟往馬邑而去。

劉武周興兵起行,來至白璧關,過了許多樹林,就是秦叔寶埋伏之處。他見武周兵馬過去,方才出來,絕他歸路。那劉武周又引兵前進,不多時,忽見程咬金兵馬紮住,不能前進。武周遂下令紮寨,便問:“那一位將軍出去戰一陣?”有大將王龍上前道:“臣願往。”就提一柄月牙鏟,上馬直抵唐營討戰,此時程咬金有病在營,聞軍上來報,營外有人討戰。心內好不驚慌,遂吩咐小軍道:“我老爺肚痛得緊,掛了免戰牌吧!”小軍就把免戰牌掛出。王龍一見大怒,一馬來至營前,把免戰牌打得粉碎,高聲大叫道:“我聞得唐家大將甚多,今日正要會戰,為何把免戰牌掛出?今日我若不衝你的營,也不為上將!”把手中月牙鏟擺一擺,一馬衝來。這邊軍士把箭亂射,他進來不得,隻在營前討戰。

軍士將這事報知程咬金,咬金道:“嗬呀,我肚中疼痛,如何是好?待我解一解手去戰他吧。”忽旁邊走出一個家將,叫道:“老爺,真正是‘急驚風遇了個慢郎中’。戰與不戰,速速定奪。若再停一會,被他殺進營來,這叫做‘滾湯泡老鼠,一窩都要死’。”咬金聽說,心中無奈,手也不解,心中想道:“‘醜媳婦少不得要見公姑。’況我程咬金也是一個好漢,不管死活,出去戰他一戰吧。”遂走至營門,家將扶他上馬,咬金把斧一提,比平日重了許多。沒奈何,把斧雙手拿了,來至營前,抬頭一看,見不是劉武周,心中放下幾分。兩將各通姓名,王龍道:“程咬金,俺一向聞你也有小小的聲名,今日遇俺,隻怕你難逃狗命了。”說罷,就是一月牙鏟鏟過來。咬金雙手把宣花斧往上一架,叫聲:“住著,俺程爺爺一時害了肚瀉病,你略等一等,我前去解一個手,再來與你交戰。”王龍大怒道:“你這狗頭,戲弄我王爺麼!”又是月牙鏟鏟過來。程咬金見他連鏟二鏟,心頭火起,提起宣花斧,照著王龍一連三四斧,把王龍殺得盔歪甲散,倒拖兵器,回馬便跑。

咬金見他去了,意欲下馬出恭,在戰場上不好意思。看西邊一帶大樹,不免到那裏解一解手吧。一馬來至樹林邊,下了馬,拿了斧頭,走出一株鬆樹背後。正撒得暢快,王龍回馬一看,見咬金往西邊樹林內去了,他卻回馬輕輕走來。看見咬金的馬拴在樹上,轉過樹林一看,又見咬金在那裏解手,心中大喜。想這狗頭該死了,便輕輕走至襯邊。咬金見有人走來,隻道是鄉民在那裏砍柴,遂叫一聲:“砍柴的,有草紙送一張來與我。”王龍應道:“有,送你一鏟。”突的一鏟過來。咬金吃驚一看,見是王龍,叫聲:“不好!”立起身來,一隻手提著褲子,一隻手提著斧頭,隻揀樹多的所在就走,卻去躲在一株大樹背後。王龍欺他無馬,放心追來。不防咬金提斧等候,王龍才到樹邊,被咬金狠命一斧,砍著馬頭。王龍跌下馬來。咬金又是一斧,結果了性命,把王龍首級砍下來,上馬回營,將首級號令示眾,自此咬金的肚瀉痛也好了。

再說劉武周探子飛報進營說:“王將軍被程咬金殺了!把首級號令營前了!”武周大怒,親自出馬,直抵營前討戰。這邊軍士連忙報進,咬金道:“說不得了!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怕不得許多。”就提了斧頭出營。來至陣前,隻見劉武周金盔金甲,身坐嘶風馬,手執大砍刀,赤麵黃須,好似天神下降。咬金叫道:“定陽王請了。”武周罵道:“唗,賣柴扒的匹夫,誰與你打拱?”咬金笑道:“你這人不識抬舉,我好意與你打拱,你緣何開口便罵?難道我不會罵人麼?你這變不完的畜生!”武周舉刀劈麵就砍,咬金把斧急架,大戰十餘合。咬金那裏是武周的對手?因奉軍師將令在身,隻許勝,不許敗。故勉強支持幾個回合。況又水瀉病方好,如何支持得來,那武周把大砍刀夾頭夾腦砍下來,咬金無法抵擋,隻得回馬往白璧關南首敗下來。

後麵武周陣內,又轉出四個大將:一個姓薛名花,一個姓柏名樣,一個姓符名大用,一個複姓太叔名原,隨武周在後趕來。程咬全心驚膽戰,向前亂跑。忽見前麵樹林中閃出一員大將,大叫:“秦叔寶在此!”咬金大喜,勒住馬看叔寶交戰。那武周一見叔寶,大罵道:“黃臉賊,你殺孤元帥宋金剛,今日相逢,決難饒命!”即把砍刀砍來,叔寶舉槍交戰,武周後麵四個大將,一齊殺上前來。咬金看見,也殺入陣。叔寶一槍剌中太叔原,咬金也一斧砍死柏祥,武周見損了二將,無心戀戰,回馬便走。叔寶、咬金隨後追趕,直至武周營前,那營內閃出十數員將官,救駕進營去了。這邊叔寶、咬金合兵一處,按下不表。

再說喬公山來到馬邑,尋至兵部尚書衙門,就煩門上通報一聲,說:“有緊急軍情的,要見你家老爺。”門上人遂進內通報,這老爺就是劉文靜,乃京兆人,與李靖同窗,胸藏韜略,文武全才。數日前接得李靖錦囊一封,說他誤投其主,今應歸唐,世子秦王,乃真主也,故而有意歸唐,但未有便。那日聞報有緊急軍情的來人求見,即吩咐叫他進來。門上人傳話出來,喬公山來至裏邊,雙膝跪下,將書呈上。文靜拆書一看原來是徐茂公的書,隻見上麵寫道:

大唐皇帝駕前軍師徐績,致書定陽王駕前兵部尚書劉老先生台下:績聞識財務者為俊傑。目今兵困介體,尉遲恭不日歸唐,你主劉武周已入我牢籠之計,猶如網中之魚耳。先生豈未識天時而戀戀在彼耶!今念先生與李藥師
係同窗好友,故特差參軍一員,致達先生。請先生通權達變,速取劉武周首
級,以作歸唐計,不失公侯之位。書不盡言。徐績頓首。

文靜看了書,忙離座請喬公山起來見禮,問了姓名,留在內署,款待酒飯。次日領了三千人馬,隻說解糧為由,同公山帶了夫人馬氏,妻舅馬伯良,往介休而來。到了武周營前,軍士忙報入營,武周命宣進來。文靜進營參拜道:“臣聞唐童害了元帥宋金剛,又兵困介休,特解糧草,帶領兵馬三千,親來保駕,共破唐兵。”武周大喜,吩咐排宴共飲,至晚方散。是夜劉文靜手提寶劍,來到帳中,守兵見是自家人,不甚提防,被文靜閃入帳中,舉劍刺死,斬了首級,帶出營去,招呼軍士道:“有願投唐者同去;如不願投唐者,大家散去。”斯時兵將一半散去,一半隨劉文靜來唐營投順。叔寶、咬金接著,見了武周首級,不勝之喜。合兵一處,同往介休,來見秦王。一齊俯伏在地,各獻功勞。劉文靜獻上劉武周首級,秦王大喜道:“列位王兄請起,吩咐記上功勞簿,命排宴賀功。”

次日就差劉文靜,往長安朝見高祖,又差喬公山進介休城,將劉武闊首級送去,招降尉遲恭,使他心死,喬公山領令走到城下,叫守城軍士通報說:“喬公山來見將軍。”軍士連忙報進,尉遲恭令開城門放人。軍士奉令,即放公山進城,背著木桶,走至堂上,說道:“將軍,老夫不敢失信,今取得真正雞冠劉武周的首級在此。”就把桶放在莫上,尉遲恭把桶蓋一掀,將首級仔細一看,果是劉武周的真頭,不覺大哭道:“嗬呀,主公嗬,倒是臣害了你了!老喬,你這狗頭,如何殺我主公?”遂拔出腰刀,不由分說,把公山砍做兩段,吩咐大小三軍,一齊帶孝,自己換了白盔白甲,點兵出城,要與主公報仇。

尉遲恭來到唐營,怒叫:“唐童出來會俺。”秦王聞報,領了三十六員上將,分為左右,來至陣前。秦王叫道:“尉遲王兄,今日可該歸順孤家了吧!”尉遲恭見了一班英雄俱在麵前,遂心生一計道:“唐童,我主已死,本該歸順,但要依俺三件事。”秦王道:“王兄願降,莫說三件,就是三十件也依你。”尉遲恭道:“第一件,要你同程咬金在我鞭下鑽過去;第二件。要把俺主公的首級合屍一處,歸葬入土;第三件,要你披麻帶孝,還要程咬金那廝拿哭喪棒。這三件,可依得麼?”眾將聽了,多有不平之色。秦王道:“都依!都依!”

尉遲恭道:“今日就要鑽鞭。”將烏騅馬一縱在正中,把手中竹節鑽鞭舉起,叫聲:“唐童,快來鑽鞭,才見你的真心用俺。”秦王便叫:“程王兄,同孤家去走一遭。”程咬金聽見秦王之命,心中畏懼,沒奈何,隻得應承,又想:“這黑臉賊若是打了我,主公定然不依;若不打下來,就顯得我是不怕死的好漢了。”即叫:“尉遲恭,俺來了!”竟在鞭下鑽過來。尉遲恭正要舉鞭打下,忽又想道:“且住,若打了這狗頭,唐童一定不來了,且饒他過去吧。”咬金在鞭底下彎著腰逼近尉遲恭身邊,忽將身一躍,托住尉遲恭雙鞭,大喊:“主公快走。”秦王一馬上前,就如飛似的衝了過去。程咬金也舍了尉遲恭,隨在秦王馬後溜去。尉遲恭見打秦王不著,歎口氣回馬入城去了。

秦王令人入城,取出武周首級,又令軍士取出武周屍骸,湊成一處,結起孝堂。秦王穿了孝服,咬金手拿哭喪棒,把武周首級屍骸,用朱紅棺木盛殮,靈前供獻全豬全羊,秦王先舉行哀禮,咬金在地下叩頭,眾官一齊拜吊。尉遲恭在城上,望見秦王如此誠心,又想,今日主公死了,莫若乘此機會,投降也罷,遂令三軍開了城門,插了降旗,一馬出城,至唐營下馬,俯伏在地,口稱:“尉遲恭願降。”秦王出營,親手扶起,挽手同行,來至營內,與眾官見禮,吩咐擺宴接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說唐演義全傳》

《說唐全傳》正文
第一回 繁華消長似浮雲,不朽還須建大勳 第二回 謀東宮晉王納賄 反燕山羅藝興兵 第三回 造流言李淵避禍 當馬快叔寶聽差 第四回 臨潼山秦瓊救駕 承福寺唐公生兒 第五回 秦叔寶窮途賣駿馬 單雄信交臂失知音 第六回 樊建威冒雪訪良朋 單雄信揮金全義友 第七回 打擂台英雄聚會 解幽州姑侄相逢 第八回 叔寶神箭射雙雕 伍魁妒賢成大隙 第九回 奪先鋒教場比武 思鄉裏叔寶題詩 第十回 省老母叔寶回鄉 送禮物唐璧賀壽 第十一回 英雄混戰少華山 叔寶權棲承福寺 第十二回 李藥師預言禍變 柴郡馬大耍行頭 第十三回 長安士女觀燈行樂 宇文公子強暴宣淫 第十四回 參社火公子喪身 行弒逆楊廣篡位 第十五回 雄闊海打虎顯英雄 伍雲召報仇集眾將 第十六回 麒麟關莽將捐軀 南陽城英雄卻敵 第十七回 韓擒虎調兵二路 伍雲召被困危城 第十八回 焦芳借兵沱羅寨 天錫救兄南陽城 第十九回 太行山伍天錫鏖兵 關王廟伍雲召寄子 第二十回 韓擒虎收兵複旨 程咬金逢赦回家 第二十一回 俊達有心結好漢 咬金學斧鬧中宵 第二十二回 眾馬快薦舉叔寶 小孟嚐私入登州 第二十三回 楊林強嗣秦叔寶 雄信暗傳綠林箭 第二十四回 秦叔寶劈板燒批 賈柳店拜盟刺血 第二十五回 慶壽辰羅單相爭 劫王杠咬金被捉 第二十六回 劫囚牢好漢反山東 出潼關秦瓊賺令箭 第二十七回 秦叔寶走馬取金堤 程咬金單身探地穴 第二十八回 茂公智退兩路兵 楊林怒擺長蛇陣 第二十九回 假行香羅成全義 破陣圖楊林喪師 第三十回 降瓦崗邱瑞中計 取金堤元慶揚威 第三十一回 裴元慶怒投瓦崗寨 程咬金喜納裴翠雲 第三十二回 王世充避禍畫瓊花 麻叔謀開河擾百姓 第三十三回 造離宮袁李籌謀 保禦駕英雄比武 第三十四回 眾王盟會四明山 三傑圍攻無敵將 第三十五回 冰打瓊花昏君掃興 劍誅異鬼楊素喪身 第三十六回 眾將攻打臨陽關 伯當偷盜呼雷豹 第三十七回 叔寶戲戰尚師徒 元慶喪身火雷陣 第三十八回 打銅旗秦瓊破陣 挑世雄羅成立功 第三十九回 創帝業李淵舉兵 鋤反王楊林劃策 第四十回 羅成力搶狀元魁 闊海壓死千金閘 第四十一回 甘泉關眾王聚會 李元霸玉璽獨收 第四十二回 遭雷擊元霸歸天 因射鹿秦王落難 第四十三回 改赦書世民被釋 拋彩球雄信成婚 第四十四回 尉遲恭搶關劫寨 徐茂公訪友尋朋 第四十五回 秦王夜探白璧關 叔寶救駕紅泥澗 第四十六回 獻軍糧咬金落草 複三關叔寶揚威 第四十七回 喬公山奉命招降 尉遲恭無心背主 第四十八回 程咬金抱病戰王龍 劉文靜甘心弒舊主 第四十九回 劉文靜驚心噩夢 程咬金戲戰羅成 第五十回 對虎峪咬金說羅成 禦果園秦王遇雄信 第五十一回 王世充發書請救 竇建德折將喪師 第五十二回 尉遲恭雙納二女 馬賽飛獨擒咬金 第五十三回 小羅成力擒女將 馬賽飛勘破迷途 第五十四回 李藥師計敗五王 高唐草射破飛鈸 第五十五回 斬鼇魚叔寶建功 踹唐營雄信拚命 第五十六回 秦瓊建祠報雄信 羅成奮勇擒五王 第五十七回 眾降將金殿封官 尉遲恭禦園護主 第五十八回 掛玉帶秦王惹禍 入天牢敬德施威 第五十九回 尉遲恭脫禍歸農 劉黑闥興兵犯闕 第六十回 紫金關二王設計 淤泥河羅成捐軀 第六十一回 羅成托夢示嬌妻 秦王遇赦訪將士 第六十二回 尉遲恭詐稱瘋魔 唐高祖敕賜鞭鐧 第六十三回 報唐璧叔寶讓刀 戰朱登咬金逞斧 第六十四回 四王灑血紫金關 高祖慶功麒麟閣 第六十五回 升仙閣奸王逞豪富 太醫院冷飲伏陰私 第六十六回 天策府眾將敲門 顯德殿太宗禦極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