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別名《石頭記》等,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大部分人認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後40回作者為無名氏,整理者為程偉元、高鶚。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賈寶玉與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了一些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百態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版本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踪,擺脫舊套,新鮮別緻,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真事隱去,假語存焉”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二十世紀以來,《紅樓夢》更以其豐富深刻的思想底蘊和異常出色的藝術成就使學術界產生了以為研究對象的專門學問——紅學。
曹雪芹(約1715—約1763),名霑,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籍貫瀋陽(一說遼陽),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約生於1724年)。
曹雪芹著《紅樓夢》,有史證,有自證。史證即胡適、周汝昌等人考證出來的史料,自證即原著第一回作者自序及署名。文中與書名題旨“金陵十二釵”、自題詩“滿紙荒唐言”、創作經過“披閱十載增刪五次”、作者齋號“悼紅軒”都能相聯繫的只有曹雪芹。要確立曹雪芹的著作權,文本內的作者署名是力證。至於曹雪芹前面的那一串名字,則另有深意:首先是障眼法,羅列一堆馬甲以防範文字獄風險;其次是自謙,曹雪芹集中華傳統文化之大成,站在五千年古聖先賢的肩膀上創作《紅樓夢》,他筆下的賈府一家之史吸收了二十五史之精華,故自謙“披閱增刪”,以示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不敢貪古聖先賢之功為己有,與作者自云“雖我不學,下筆無文”表現的自謙態度一致;再次是入聖,曹雪芹署名附著於女媧補天神話,石頭、空空道人都是神話形象,東魯孔梅溪則調侃山東孔聖人之後(即衍聖公),從而構築一條由天到人、由神話到現實的傳承路徑,強化《石頭記》受命於天的神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