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雲閣 作者:魏文中年代:清代1698   

《繡雲閣》正文 第三十七回 收龍子龍君設宴 除道士道署停官

收龍子龍君設宴除道士道署停官

三緘與狐疑弟兄正在張望,忽然風聲響亮,黑霧蒙蒙。狐疑稟曰:“黑霧中有二男一女之形,不知何故?”三緘曰:“候彼駐下風車便知。”無何,三人墜下,三緘視之,乃三服、鳳女與一無名男子也。尚未詢及,三服拜而稟曰:“奉師之命,已收伏龍賓矣。”三緘曰:“伏之如何?”三服將大戰落花渡,以及追入蝦宮得鳳女解釋之言,一一詳述。

三緘於是先傳鳳女而詢曰:“龍賓來此胡為?”鳳女曰:“弟子自辭師歸,龍君傳詔,談及季子龍賓,曾向紫霞門人複禮子言之,他日吾師雲遊,願聽調用於師,以求大道。茲已至此,望師賞收。”三緘曰:“學道之人,惟懼道無繼續,豈有願投門下者而吾反卻耶?所慮者彼係龍君季子,貴重已極,恐不能甘受淡泊與此奔走之勞。彼如願入吾門,以求大道,務要心悅誠服,乃可收之。倘涉勉然,安知一片熱心,異日不化為冰水。”鳳女曰:“如是龍賓在此,師詳問之。”三緘將龍賓傳至,詢其意念若何。龍賓出自至誠,並無他說。三緘曰:“爾之虔心學道,固已如斯,然師教不可違,凡一去一來,皆要稟師,毋得擅傷物命。”龍賓唯唯。三緘喜,加彼道號為“棄海”焉。龍賓拜受畢,三緘曰:“師要周遊天下,以積外功。爾四人隨吾遊行,惟鳳女暫歸蝦宮,勤習所傳之道。當同遊日,師自命人傳之。”鳳女曰:“師言如是,敢有不遵,但祈吾師不可忘卻弟子。”三緘曰:“這是自然。”鳳女拜別三緘,乘風竟去。

三緘師徒行未數武,突然風聲濃濃,黑霧一團,迅速而至。三緘師徒停足視之,黑霧墜時,乃鳳女複退風車,後一小環身著青衣,立而不動。三緘曰:“弟子何去而複返,後麵丫結屬何人哉?”鳳女曰:“東海龍君聞得師收龍賓為徒,不勝之喜,特命龍母丫結持柬請師,到彼水晶消閑數日。”言已,丫結捧柬跪呈。三緘細閱,柬中詞切意真,慨然應諾。丫結曰:“仙官由陸路而去,必要月餘,如由水道而行,則頃刻可至。”三緘曰:“水道如何可行耶?”丫結曰:“若仙官樂由水道,自有舟楫渡之。”三緘曰:“如此可命舟來。”丫結手向空招,舟人欸乃一聲,打槳立至。舟闊而大,四麵窗欞。師徒上舟,推窗外望,波含島影,綠光翠色,迭迭重重,蓋世繪工亦所不及。

坐未片刻,丫結獻茗,入口如蘭。茗罷酒呈,氣香若桂。

師徒飲罷肴酒,舟楫已在海心,但見海風細細,海浪層層。

丫結在舟一聲海角,霎時水麵旌旗密布,人馬紛騰,絲竹管弦之音雜呈於耳。丫結見人馬已近,跪請三緘下舟。三緘曰:“水也如何可行乎?”丫結曰:“自有車輦以乘仙官。”三緘果到舟前,輿人扶掖上車,疾趨而去。俯視所遊之道,儼若琉璃世界,潤滑易行。行約十數裏,遙見金銀宮闕,高低掩映,密若蜂房。

三緘詢諸丫結曰:“前麵金銀宮闕晶光射目者,何官之府?”丫結曰:“龍宮也。”三緘曰:“右一府第重重樓閣,較宮闕而稍矮者,又何官之府?”丫結曰:“是乃烏澤相府也。”三緘曰:“左之紅樹幹頭,紅光閃灼,種於一帶長廊之內,不知樹為何樹,廊為何官所居?”丫結曰:“是樹名珊瑚,其廊乃龍君閑遊之所,廊內花木極眾,但惜低小而不克見耳。”三緘曰:“花如人世所種之牡丹芍藥乎?”丫結曰:“龍宮之花,原不同諸人世。”三緘曰:“其花何名?”丫結曰:“如珍珠花、瓊花、瑪瑙花以及碧蓮、白蓮,皆一開而不謝者也。”三緘舉目向西而望,一樓最高,不下數百餘層,有窗欞掩映者,有欄杆圍繞者,五色晶光,入目炫人。三緘不知何地,複問丫結。丫結曰:“是名‘蜃樓’,海樓之最高者也。”三緘曰:“樓之層數有幾?”丫結曰:“層數無窮,愈數愈廣。海內自龍君以下,皆不得知。惟老龍母知之,至今已為仙天上。”三緘曰:“樓之下廣平無際者,又是何地?”丫結曰:“海市耳。”三緘曰:“海市有凡人貿易否?”丫結曰:“海市中盡皆珠寶所生,各顯奇異。世人閑有至此者,即得一二,不過如夜明、定風而已。其有絕妙寶物,或遇之而目不能視,或遇之而寶化為泥,以世人無此大福用此大寶也。”三緘方欲再詢,丫結曰:“海內文武來迎仙官矣。”

三緘忙忙下車,諸官盛服恭迎。三緘師徒謙讓良久,向前而行。諸官隨後如雲,擁入龍宮,龍看降階迎接。三緘參拜畢,龍君轉拜之。賓主坐定,香茗獻後,宴設殿庭,中坐三緘、龍君,眾官陪飲,三緘徒眾兩旁並坐。珍奇海味,盡皆目所未經。酒過三觥,龍君手執碧玉寶瓶,立身言曰:“今承仙官辱臨敝海,酒肴之設粗鄙,拜迎之禮荒疏,自覺汗顏。想仙官夙抱仙根,生有仙骨,仙心慈淑,仙量寬宏,諒不見咎於異類也。茲者特備草函,迎得仙官入海,無他敬謝,還祈弗鄙蠢子不才,既獲收入門牆,尤冀嚴加教訓。倘有寸進,他日得成仙果,所賜良多。敬酒三巡,望仙官笑納。”三緘亦向龍君再拜言曰:“承龍君不棄小道,將季子拜在門下,殊深自愧。今蒙瑤函選詔,得睹仙容。師徒禮儀不周,切望龍君赦宥。”三緘說畢,仍坐席間,龍宮樂器齊鳴。

賓主歡飲一日,飲至海燈燃候,上宮下殿錯雜如星。三緘曰:“海內風光,真令人賞玩不盡。”龍君曰:“仙官樂玩海燈乎?”三緘曰:“然。”龍君遂命龜蝦二相,導之遊玩焉。二相導三緘左行,行至一處,名曰“海光院”,燈燃無數,美不勝收。轉過院東,海燈一樹長約百丈,燈光萬盞,如星下垂,時現五彩雲霞,閃爍不定,暫視則屹然一樹銀花,久視則下麵海燈由下而上,上麵海燈由上而下,牽連而貫珠,巧妙非人間所有。再為久視,則合樹之燈散而飛舞,或高或下,或遠或近,或後或前,如海燕穿花,不可名狀。定目旁視,又是一樹,由一樹分而為二,愈分愈眾,一時又合而為一,變化無窮。三緘異之,近樹撫燈,又渺然無物。二相曰:“是院無甚大觀,不若去到蜃樓,遍海之燈俱可全視。”言已,即導三緘過巷穿宮,無處非燈,目不暇賞。

恍恍惚惚,來至蜃樓,向上而登,約有十餘層之數。二相曰:“可矣。”遂將窗欞推啟。三緘師徒憑窗一望,龍宮海燈百萬,無不見之,四麵觀望,美景不同,巧妙亦別。蝦相謂龜相曰:“隻徒玩賞燈光,亦無大趣,何不擊動樓鼓,以催海花?”龜相曰:“海花乃龍君玩賞之物,宜先奏請龍君,然後催之,以為仙官賞。”蝦相曰:“如是吾去奏請。”移時來樓,龜相詢曰:“準否?”蝦相曰:“準矣。吾已各府通信,囑合家眷屬同玩海花。”龜相曰:“賞花無酒,可乎?”蝦相曰:“龍君命排禦宴,隨後即臨。”龜相曰:“龍君來耶?”蝦相曰:“龍君見管水將軍奏折,所奏民間不孝不悌以及瞞心昧己、奸詐邪淫者,實繁有徒。上皇降旨,敕死雷部者若幹,火部者若幹,瘟部、魔部、饑餓凍死部者若幹。至敕人民溺死水部者,自六月初一起,八月初一止,冊內逐一唱點,共計三十一萬七千二百八十一名。龍君悲人民頑梗,胡以受天地所生,不順天地之所以生,溺死水中,屍骸厝於魚腹,心傷不已。故未能配及仙官,特將禦宴送來,設於蜃樓,命吾二相開筵擊鼓,以催海花。”

龜相聞言,顧謂仆從曰:“禦宴曾設乎?”答曰:“設矣。”二相即請三緘師徒入座。諸官陪坐後,龜相擊動鼉鼓,聲如巨雷。初擊一通,海水翻波,高擁數丈,燈光下映,彩霞萬道,隨彼蕩漾焉。鼓擊二通,海波平息如水晶一片,潔無纖塵。鼓擊三通,倏然水底花開,五色相兼,其大如鬥。每花心內現一美人,或品玉簫,或撫瑤琴,或吹玉笛。頃刻香風散溢,遍海皆花。中有蛺蝶如鶯,飛舞花間,燦若堆錦。至於目所未到者,不知更有幾何。玩賞久之,三緘師徒慵於極目,蝦相將鍾一撞,花瓣齊飛,轉瞬之間化為烏有。

蜃樓宴罷,二相導三緘仍轉殿庭。龍君請入內宮,複以見田公主拜在門下。三緘喜,即以修煉之道傳之。將功傳餘,龍君手捧一瓶,向三緘言曰:“吾不敢久留仙官,特贈此瓶以為後用。”三緘拜受告辭,龍君率領諸官送上海舟,拱手而別。

舟人仍將三緘載至故處,師徒上拜,回首視之,舟去如飛,片時不見。三緘曰:“此次厚擾龍君矣,但不識所贈之瓶何名。”棄海曰:“是乃吾父宮內之飛龍瓶耳。”三緘亦未究其何用。為打點所遂之方,躊躇半晌,謂諸弟子曰:“東遊於海,東麵之地已盡,征車播轉,可向南行。”諸弟子聞言,遂隨三緘竟向南去。

紫霞真人見三緘道將有得,所收門徒亦屬不凡,其心甚喜。

坐於洞府,慧眼遙觀,已知三緘南遊去矣。轉過頭來,複禮子跪而稟曰:“七竅自郝相招親,海南上任後,專聽蚌精言語,嚴捕習道之士,以閉道門。師將如何?”紫霞默會片時,曰:“師自有以止之。不然三緘此際,化身之法尚無,遊至海南,必為所困。”且說七竅前為道士作一對兒,怨抱胸懷,總欲盡天下之道士而誅之,以消此恨,兼以珠光蚌女巧賣風流,頻來鶯聲,牀頭刁弄,似乎與習道者有殺父之仇。所以自到海南,日以捕捉道士為事,刑極酷虐,成法不依夫朝廷,心念恃郝相權高,故如此肆無忌憚。紫霞為複禮子所稟,思欲設一疑案,以罷其官,雖有郝相調停,失之不久,然暫為退黜,亦可稍息虎威。待三緘化身道成,好挽轉彼心,複還仙位。策已議定,命複禮子下得塵世,巧設疑案,附耳教之。

複禮子乘雲天半,俯覬海南,壞盡膏腴,人皆殷富,即將雲頭按下,墜在城內。打聽官聲,果於他端則寬以相待,惟禁習道一事嚴且酷焉。寺觀之中,凡屬挽髻道形,盡行逐去,另易僧侶以作住持。複禮子訪之已悉,心甚惡之。正值是郡辦理大士醮筵,複禮子化草為兵,折蕉為纛,傍晚之際,喊聲震地,竟入海南。候到天曉,兵卒出城屯紮,其眾如林。七竅吩咐役吏緊閉城門。剛近二更,兵卒複至,城門自關,自此在城盤踞,晝夜喧嘩,街巷居民,惶恐奔竄。然雖不堪鬧攘,初未擾及七竅衙內。七竅於賊初亂,文已到都。上命兵部侍郎湯文璽領兵剿除。待大兵來時,複禮子早撤兵卒出城,紮於海島之上。文璽領兵攻擊,複禮子與之對壘,大兵連敗下風。文璽暗用軍機,息鼓偃旗,乘夜直抵海島,天剛發白,一擁而上,斬殺賊兵無數,擒了賊首,方入海南。

午後升帳,審詢賊首曰:“凡為天子百姓,食王水土,當報君恩。聖上薄斂省刑,愛恤子民,無殊保赤,爾胡膽敢逆朝廷之法而作亂乎?古往今來叛民逆賊,始而猖獗,銳氣難當,在彼之心,以為天意所屬。不知一代聖主,效靈者山川社稷,扶助者文武臣僚,曾不幾時,賊黨概就敗亡,誅及九族。至愚至蠢,莫過於斯。欲以一介凡夫而僭號稱王,何不自諒乃爾。

今者全賊被誅,獨爾一人入吾掌握,爾即展翅亦難逃矣。”複禮子曰:“吾本村野俗子,烏敢叛逆朝廷。所恃以叛逆者,海南太守七竅耳。”文璽曰:“爾何所恃於七竅?”複禮子曰:“吾乃綠林盜魁,爪牙頗眾,常於海南地麵搶掠村民。七竅見案積如山,反與吾輩彌縫,未嚐示禁效。吾輩亦無畏懼,因而叛逆釀成。彼於當時如見搶掠之案嚴為禁止,焉致大逆如是乎?吾輩之死,實七竅害之也。”文璽曰:“七竅為官,未必全無禁耶?”複禮子曰:“七竅之示禁有二。”文璽曰:“二禁為何?”複禮子曰:“一禁漁人捕蚌,殺蚌與殺人之罪同;一禁習道者流,嚴而又酷。”文璽曰:“是二者非關緊要,何必禁之。”遂命營兵傳七竅進帳。七竅至,打躬後,坐於一旁。文璽笑曰:“爾為太守,兼司道篆,何得護賊害民?”七竅曰:“卑職哪裏護賊?”文璽曰:“現有首賊在茲,爾自審詢。”七竅怒氣勃勃,吼謂役吏曰:“提首賊來。”

役吏應聲,將複禮子扭到。七竅指定大罵曰:“吾在海南為窟,未曾虧負爾等,爾何不守國法,叛逆朝廷?”複禮子曰:“吾非爾教,誰敢叛逆?”七竅曰:“胡說,吾如何教爾?”複禮子曰:“吾輩千有餘人,常常搶掠民間,百姓具稟,呈詞不下數百,承七竅兄善為彌縫,未嚐嚴禁詞組。吾輩敢於叛逆者,職是故耳,非爾教而何?”七竅聞言怒甚,命役將賊叉下鞭死,以塞其口。文璽曰:“此賊乃皇上要犯,爾敢擊耶?可速與吾同歸都下,麵聖後再回海南。”七竅無詞,先發家眷入都,候將符篆交卸,始與文璽緩緩同行。

珠蓮歸,以失官情由告之父親郝相,郝相命仆急與文璽寄音信於半途。文璽拆而視之,無非欲全七竅官品之意。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繡雲閣

《繡雲閣》正文
第一回 聚仙台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第二回 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第三回 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龍 第四回 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第五回 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 第六回 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第七回 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綠野忽遇仙亭 第八回 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第九回 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 第十回 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第十一回 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 第十二回 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第十三回 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 第十四回 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第十五回 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 第十六回 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第十七回 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 第十八回 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家 第十九回 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 第二十回 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第二十一回 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 第二十二回 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第二十三回 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台遇鬼問神 第二十四回 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穀有怪為鄰 第二十五回 蚌女精花中獻媚 江清道元外談情 第二十六回 討毒龍西方請佛 誅水怪東海興兵 第二十七回 戰蛟王連江失計 收蚌女烏澤複仇 第二十八回 白鹿洞雪中三顧 黃粱夢榻上重逢 第二十九回 入靜境神能冶性 居鬧市念已無塵 第三十回 珠光女魂遇靈宅 郝丞相姻結探花 第三十一回 仙妖配海南上任 父母沒盤澗居喪 第三十二回 易俗形拜師立髻 出梓裏逐日雲遊 第三十三回 集錦村婦女遭害 落花渡龍子宣淫 第三十四回 集春山狐鬼鬥法 鳳儀閣師徒降魔 第三十五回 困冤魔雲衣賜寶 過集春鬼首拜門 第三十六回 鐵馬溪仁施鳳女 銅頭鬼力戰龍賓 第三十七回 收龍子龍君設宴 除道士道署停官 第三十八回 挽道心勤施苦口 遊東嶽得遇神仙 第三十九回 收人妖全憑舌戰 教毒虎本此仁心 第四十回 碧玉山蕉精奪纛 葫蘆井金鏡迷人 第四十一回 收二翠鳳春作梗 釀五毒龍子救民 第四十二回 三賢莊道止雪雹 五裏村法伏虹腰 第四十三回 入陰羅山猿寄信 奔陽關野馬談妖 第四十四回 停雲閣談元伏虎 侍郎院講義還官 第四十五回 靈宅洞群妖畢集 北鳳山二翠同修 第四十六回 過桃溪突遇野鬼 遊梅峽又見人妖 第四十七回 紫泉洞獐妖避席 赤水江鱉怪離宮 第四十八回 湖心亭與人說鬼 江月鎮化世彈琴 第四十九回 過富山暗服芝草 行朱郭假冒土神 第五十回 遊南海蓮飛水麵 充白帝霞卷空中 第五十一回 誅白蟒群妖助戰 遊南嶽獨自歸鄉 第五十二回 靈宅子使妖入彀 赤鯉精剖案如神 第五十三回 太倉洞淩虛寄信 八卦台道祖分功 第五十四回 遇穀神恨殄天物 逢社令惡壞人心 第五十五回 釜形山黃祜為害 鼎月橋白檖生花 第五十六回 椒花子過嶺遇鱉 螭蛛兒結網遮天 第五十七回 海潮峰驅龜出洞 雲飛嶺見鬼燃燈 第五十八回 映月潭老龍獻紱 宿雲渡野鹿指迷 第五十九回 南龍郡妖害三緘 北雁山詩警七竅 第六十回 講法台群仙顯法 剖奇案七竅驚奇 第六十一回 祈雨澤神通旱魃 保節婦法遣榴姑 第六十二回 絕塵山妖收吉了 登天閣道伏陰魔 第六十三回 重圓山樂道為霸 三壑峽棄海稱雄 第六十四回 落雁江大戰棄海 飛龍嶺義聚妖兵 第六十五回 破蓮田道友團聚 誅蝦族龍女爭光 第六十六回 遊文筆得遇樂道 至武庫戲戰金光 第六十七回 設筵席二翠為主 望桑梓三緘思歸 第六十八回 歸桑梓建祠睦族 離盤澗傳道稱師 第六十九回 聚仙台議傳妙道 海口鎮驟遇水精 第七十回 水精王興兵複仇 金輪將對敵投師 第七十一回 北海關花精問道 南龍郡聖旨升官 第七十二回 離北關誤入槐市 布朋風搬及諸真 第七十三回 錦霞大破陰風陣 繡霧同登道岸舟 第七十四回 夢花軒精收阿醋 種草閣仁化盜兒 第七十五回 集惡村厲鬼排陣 居貨鎮仙子勸淫 第七十六回 梨花島大戰毒虎 杏子山義聚群妖 第七十七回 戰野牛苦無收伏 發慈悲幸遣菩薩 第七十八回 顯佛法貪狼俯首 歸舊洞諸道重圓 第七十九回 試道行設莊以待 收異士談虎而醒 第八十回 元冥關賣道求友 梭兒峽除暴伏強 第八十一回 夢覺園舌擒淫婦 金花庫言破財奴 第八十二回 平海怪君心寵愛 入龍宮玩好難名 第八十三回 離龍宮回國繳旨 敗虎陣入洞興戎 第八十四回 遊碧玉是非顛倒 選北海道友重逢 第八十五回 化兒童赤鬆試道 登仙座道祖談功 第八十六回 九頭怪出戶班師 八境宮假言傳道 第八十七回 擒九頭紫霞請寶 破萬頃降虛來臨 第八十八回 白兔莊農人說怪 西村地老丈談妖 第八十九回 男女妖全憑舌伏 牛虎鬥又遇天仙 第九十回 陰鎖亭預排陣勢 古佛剎得遇須無 第九十一回 破萬鬼靈宅失利 擒一鼠繡霧遭殃 第九十二回 入繡都化及陳茂 到蛇嶺勸轉匪人 第九十三回 天魚池荷妖買道 走馬嶺黃蝶為仇 第九十四回 遣仙鶴指明去路 恨豔冶排設色坑 第九十五回 鐵旗山老道賜寶 銀瓶洞酒鬼複仇 第九十六回 銅臭陣耗星吐氣 烈焰關忍漢標名 第九十七回 萬星台師徒聚首 群仙會議論傳功 第九十八回 棄海歸途遇靈宅 三緘登嶺見紫霞 第一百回 收吳子三緘巧辯 設西方萬佛奇談 第一百一回 施妙法靈宅縮首 奏元功聖旨頒行 第一百二回 數次化身勤指點 幾番形變巧提撕 第一百三回 試道法離奇可羨 講仙蹤曲折堪思 第一百四回 化賣鏡妖術解迷 導遊冥仙子力勸 第一百五回 門屏內巧獻瑞寶 睡夢中誤認龍宮 第一百六回 遊都外倏逢複禮 入部衙故意談妖 第一百七回 罵野道戎興邇室 尋貴宦妖遇鬼頭 第一百八回 鬼縫中地祗送食 茅篷裏夫婦認親 第一百九回 任采薪夫婦受苦 思死路鬼物頻臨 第一百十回 逃廬外虎狼相逼 寄賢母殘毒交加 第一百十一回 紫陽山持斧遇道 李嫗宅悟道談元 第一百十二回 收鬼物老嫗試道 從赤鯉妖部生嫌 第一百十三回 毒龍洞來鯉變色 慈航殿虎仆為殃 第一百十四回 蝦精倏爾來解說 蚌母又複遇途間 第一百十五回 通天嶺夫婦同處 繡雲閣仙凡分看 第一百十六回 見仙子甚厭凡體 遇郝相又動凡心 第一百十七回 勸歸都仍享爵秩 遊幻境尚自癡迷 第一百十八回 貶塞外遭逢不偶 遇老道拯救歸亭 第一百十九回 走萬星途遇赤鯉 思七竅殺動蝦精 第一百二十回 靈宅子暗施詭譎 紫霞仙預識機關 第一百二十一回 集群妖大展法術 祭寶劍又複前仇 第一百二十二回 老猿公敗遇仙子 穿雲劍收入長虹 第一百二十三回 長虹山誅及四惡 道祖宮遣發四星 第一百二十四回 收靈宅道祖發落 投仙師妖魄阻行 第一百二十五回 傳大道功分深淺 遊幻境心見高低 第一百二十六回 試眾子頻施妙道 獨二翠得遇心魔 第一百二十七回 幻境中許多變化 幽室內最見心性 第一百二十八回 墜孽海悲道空修 望兒孫是心甚切 第一百二十九回 仁厚村重逢蔡女 雲溪鎮又見故巢 第一百三十回 二光並試分道法 雙蜂同往悟前因 第一百三十一回 空靈洞並陷鳳春 金丹河同沉老道 第一百三十二回 到石穴前非痛悔 遊玉女故轍仍循 第一百三十三回 遇熊鹿邀去野馬 呼達訣迷歸狄山 第一百三十四回 玉鏡中難迷八道 晶光內又試三鯨 第一百三十五回 人道中分班統試 妖部內共燭同心 第一百三十六回 蓬廬中倏生彪虎 仙府內仰若奇珍 第一百三十七回 獨仙根能知仙道 教弟子重試徒心 第一百三十八回 遣彩鸞空中捧詔 登八境座裏談元 第一百三十九回 奏上皇群真拜舞 祈師尊同入上乘 第一百四十回 換骨池妖部入浴 脫物殼人體長存 第一百四十一回 朝上皇通明拜舞 封仙品人物同沾 第一百四十二回 送繡雲王母懿詔 接玉旨上帝仁恩 第一百四十三回 拜聖人誇及仙子 排禦駕送歸繡雲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