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心書 作者:竇材年代:南宋2752   

《扁鵲心書》序 卷二 序·進醫書表

臣聞醫家正道,《內經》為真,《內經》言病最詳,而無治病之法,故黃帝又與岐伯撰出《靈樞》,實為醫門所最急者也。嗣後,秦越人根據《內經》旨趣,而演八十一難、九針之說,晉皇甫士安采《靈樞》之旨,撰《甲乙經》十卷,隋巢元方摘《靈》、《素》緒餘,注《內經》,又撰《病原》三十卷;唐王冰抉《靈》、《素》之旨注《內經》,撰《天元玉曆》。以上諸子皆有著作,悉師《靈》、《素》,去古法不遠。而漢張仲景不師《內經》,惟采《本草》、《湯液》,著《金匱玉函》十卷,撰《傷寒論》十卷。晉王叔和又贅其說,唐孫思邈采本草藥性,集成《千金方》三十卷。《玉函經》五十卷,和附仲景,重重著述,皆宗此意。廢去針灸及丹附大藥,盡用草木小藥,盛行湯劑,以之理小疾則生,治大病則百無一活,至千百世,誤死天下蒼生。(《傷寒》、《金匱》之書,辨六氣之環轉,析神機之出入,陰陽消長之妙,虛實遞更之變,首尾貫通,絲絲入扣。至於在經俞而用針,起陷下而用灸,並觀其自敘,可謂神於師《內經》者矣。謂仲景不師《內經》,廢棄針灸,不亦冤乎。至若叔和、思邈,俱一代之明醫,亦未宜深貶,後學當細心辨之。)伏念臣河朔真定之寒士,焉敢善善揭前輩之過。但臣世祖隸傳於醫學,內舍相傳,亦以《千金》、仲景等方,小試果效,用臨大證,心竊有疑。後得上天裨我此書,更參《內經》,百發百中,始信醫有回天之功也。

所謂大病者,一傷寒,二陰疽內蝕,三虛勞痰火,四中風,五水腫,六臌脹,七脾泄暴注,八屍厥,九久痢,十脾瘧,十一喉痹,十二男女骨蒸勞熱,十三小兒急慢驚風,十四痘疹黑斑縮陷。至於胎前產後百十種必死大證,世人莫能救療,束手待斃,良可哀哉。臣於此處消息五十餘年,乃見正道,自古扁鵲、俞跗、倉公、華佗,皆此書也,惜不廣傳於後世。臣今盡傳此法於人,以救蒼生夭橫,伏乞陛下,大展聖裁,憫諸未世,將此書頒行天下,試之有驗,臣死無憾。若試之不效,即置臣於法,以彰誑君之罪。臣誠惶誠恐,稽手頓首,冒死以聞。(張師固不可毀,而王、孫亦不可辟,夫先生之書固創出前賢,然先須根底於《素問》、《靈樞》,致力於仲景、思邈,更充之以先生之法,其於大疾沉,自然遊刃有餘矣。無如叔世衰漓,隻知耳食,性喜寒涼,畏惡針灸,稍一談及,俱搖頭咋舌,甘死不受。是以先生之道難明,而先生之法不能行於斯世斯民也。予欲以代之之方,思惟數載,終無妙法。先生倘以宿昔濟世仁心神感於予,使予應心得手,再為廣布,以傳不朽,諒先生在天之靈,亦應許可。古月老人胡玨謹識。)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扁鵲心書

《扁鵲心書》卷中
卷一 卷中·傷寒 卷二 卷中·傷寒四經見證 卷三 卷中·太陽見證 卷四 卷中·陽明見證 卷五 卷中·太陰見證 卷六 卷中·少陰見證 卷七 卷中·傷風傷寒 卷八 卷中·挾食冷物 卷九 卷中·中濕 卷十 卷中·陰毒 卷十一 卷中·老人傷寒 卷十二 卷中·陰陽換氣 卷十三 卷中·傷寒譫語 卷十四 卷中·傷寒衄血 卷十五 卷中·勞複 卷十六 卷中·汗後大便下赤水或膿血 卷十七 卷中·汗後發噫 卷十八 卷中·肺傷寒 卷十九 卷中·疽瘡 卷二十 卷中·喉痹 卷二十一 卷中·虛勞 卷二十二 卷中·中風 卷二十三 卷中·癘風 卷二十四 卷中·風狂 卷二十五 卷中·口眼斜 卷二十六 卷中·破傷風 卷二十七 卷中·洗頭風 卷二十八 卷中·牙槽風 卷二十九 卷中·水腫 卷三十 卷中·臌脹 卷三十一 卷中·暴注 卷三十二 卷中·休息痢 卷三十三 卷中·內傷 卷三十四 卷中·霍亂 卷三十五 卷中·暑月傷食泄瀉 卷三十六 卷中·痢疾 卷三十七 卷中·傷脾發潮熱 卷三十八 卷中·嘔吐反胃 卷三十九 卷中·痞悶 卷四十 卷中·中暑 卷四十一 卷中·暑月脾燥病 卷四十二 卷中·兩脅連心痛 卷四十三 卷中·消渴 卷四十四 卷中·著惱病 卷四十五 卷中·頭暈 卷四十六 卷中·厥證 卷四十七 卷中·氣脫 卷四十八 卷中·死脈見 卷四十九 卷中·腰痛 卷五十 卷中·中風人氣虛中滿 卷五十一 卷中·老人兩脅痛 卷五十二 卷中·疝氣 卷五十三 卷中·吞酸 卷五十四 卷中·脾瘧 卷五十五 卷中·胃瘧 卷五十六 卷中·邪祟 卷五十七 卷中·怔忡 卷五十八 卷中·心痛 卷五十九 卷中·痹病 卷六十 卷中·神癡病 卷六十一 卷中·下注病 卷六十二 卷中·腳氣 卷六十三 卷中·足痿病 卷六十四 卷中·黃疸 卷六十五 卷中·黑疸 卷六十六 卷中·便閉 卷六十七 卷中·溺血 卷六十八 卷中·淋證 卷六十九 卷中·腸癖下血
《扁鵲心書》卷下
卷十八 卷下·手顫病 卷十九 卷下·老人便滑 卷二十 卷下·老人口幹氣喘 卷二十一 卷下·耳聾 卷二十二 卷下·氣癭 卷二十三 卷下·三蟲 卷二十四 卷下·蠱毒 卷二十五 卷下·癇證 卷二十六 卷下·瘰 卷二十七 卷下·婦人 卷二十八 卷下·子嗣 卷二十九 卷下·血崩 卷三十 卷下·帶下 卷三十一 卷下·乳癰 卷三十二 卷下·胎逆病 卷三十三 卷下·午後潮熱 卷三十四 卷下·臍中及下部出膿水 卷三十五 卷下·婦人卒厥 卷三十六 卷下·產後虛勞 卷三十七 卷下·小兒 卷三十八 卷下·驚風 卷三十九 卷下·斑疹 卷四十 卷下·小兒午後潮熱 卷四十一 卷下·吐瀉 卷四十二 卷下·麵目浮腫 卷四十三 卷下·小兒咳嗽 卷四十四 卷下·溏瀉 卷四十五 卷下·腹脹 卷四十六 卷下·痢疾 卷四十七 卷下·水瀉 卷四十八 卷下·胎寒腹痛 卷四十九 卷下·下血 卷五十 卷下·牙疳 卷五十一 卷下·螻蛄癤 卷五十二 卷下·禿瘡 卷五十三 卷下·水沫瘡 卷五十四 卷下·周身各穴 卷一 卷下·陰莖出膿 卷二 卷下·腸癰 卷三 卷下·腸痔 卷四 卷下·膏肓病 卷五 卷下·噎病 卷六 卷下·咳嗽 卷七 卷下·咳病 卷八 卷下·失血 卷九 卷下·腎厥 卷十 卷下·脾勞 卷十一 卷下·腎勞 卷十二 卷下·頭痛 卷十三 卷下·眼病 卷十四 卷下·夢泄 卷十五 卷下·奔豚 卷十六 卷下·肺膈痛 卷十七 卷下·骨縮病
《扁鵲心書》神方
卷一 神方·金液丹 卷二 神方·保命延壽丹 卷三 神方·大丹 卷四 神方·中丹 卷五 神方·三黃丹 卷六 神方·四神丹 卷七 神方·五福丹 卷八 神方·紫金丹 卷九 神方·全真丹 卷十 神方·來複丹 卷十一 神方·草神丹 卷十二 神方·(神方)薑附丹 卷十三 神方·霹靂湯 卷十四 神方·救生湯 卷十五 神方·鍾乳粉 卷十六 神方·蓽澄茄散 卷十七 神方·半硫丸 卷十八 神方·滲濕湯 卷十九 神方·生薑半夏湯 卷二十 神方·附子半夏湯 卷二十一 神方·平胃湯 卷二十二 神方·太白丹 卷二十三 神方·鹿茸丸 卷二十四 神方·黃藥子散 卷二十五 神方·八風湯 卷二十六 神方·八風丹 卷二十七 神方·三五七散 卷二十八 神方·蜜犀丸 卷二十九 神方·白龍丸 卷三十 神方·華蓋散 卷三十一 神方·祛風散 卷三十二 神方·當歸柴胡湯 卷三十三 神方·大通散 卷三十四 神方·知母黃芩湯 卷三十五 神方·當歸芍藥湯 卷三十六 神方·四順散 卷三十七 神方·知母散 卷三十八 神方·術附湯 卷三十九 神方·截瘧丹 卷四十 神方·良薑理中湯 卷四十一 神方·建中湯 卷四十二 神方·二聖散 卷四十三 神方·八仙丸 卷四十四 神方·濃腸丸 卷四十五 神方·阿膠丸 卷四十六 神方·桃花丸 卷四十七 神方·如聖餅 卷四十八 神方·珍珠散 卷四十九 神方·少陽丹 卷五十 神方·中和湯 卷五十一 神方·還睛丹 卷五十二 神方·密蒙花散 卷五十三 神方·撥雲散 卷五十四 神方·洗肝散 卷五十五 神方·補肝丸 卷五十六 神方·文蛤散 卷五十七 神方·一醉膏 卷五十八 神方·睡聖散 卷五十九 神方·薄荷散 卷六十 神方·碧雲湯 卷六十一 神方·丁香丸 卷六十二 神方·潤腸散 卷六十三 神方·菟絲子丸 卷六十四 神方·石膏丸 卷六十五 神方·宣風丸 卷六十六 神方·五膈散 卷六十七 神方·撮氣散 卷六十八 神方·麥煎散 卷六十九 神方·剪紅丸 卷七十 神方·分氣丸 卷七十一 神方·鎮心湯 卷七十二 神方·遠誌丸 卷七十三 神方·定痛丸 卷七十四 神方·阿膠散 卷七十五 神方·定風散 卷七十六 神方·安蟲散 卷七十七 神方·檳榔丸 卷七十八 神方·換骨散 卷七十九 神方·胡麻散 卷八十 神方·消癭散 卷八十一 神方·補宮丸 卷八十二 神方·膠艾湯 卷八十三 神方·地血散 卷八十四 神方·大青膏 卷八十五 神方·碧霞散 卷八十六 神方·萬靈膏 卷八十七 神方·育嬰丹 卷八十八 神方·抑青餅 卷八十九 神方·朱砂丸 卷九十 神方·醒脾丸 卷九十一 神方·奪命丹 卷九十二 神方·脫衣散 卷九十三 神方·百花散 卷九十四 神方·附∶金線重樓治證 卷九十五 神方·服金液丹各證引藥 卷九十六 神方·神治諸般風氣靈膏 卷九十七 神方·汗斑神效方 卷九十八 神方·跋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