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 作者:李汝珍年代:清代1355   

《鏡花緣》正文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

水月村樵夫寄信鏡花嶺孝女尋親

話說小山同若花清晨起來。梳洗已畢,將衣履結束,腰間都係了絲絛,掛一口防身寶劍;外麵穿一件大紅猩猩氈箭衣;頭上戴一頂大紅猩猩氈帽兜;外帶一件棉衣,用包袱包了;又帶一個椰瓢,同豆麵都放包袱內。二人打扮不差上下,惟若花身穿杏黃箭衣。將豆麵飽餐一頓。收拾完畢,各把包袱背在肩上,一齊告別。呂氏見這樣子,不由心酸落淚道:“甥女一路小心!若花女兒務須好好照應!

雖說此山並無虎豹,到了夜晚,究竟尋個掩密藏身之處,才覺放心。甥女如此孝心,上天自必垂憐,一切事情,自然逢凶化吉,但願此去尋得父親,早早回來!”

婉如也垂淚道:“姐姐千萬保重,莫教人兩眼望穿!俺不遠送了。”小山答應,同若花上岸,林之洋仍舊攙扶送到平陽之處,又丁寧幾句,灑淚而別。林之洋見他們去遠,這才止淚回船。

姐妹兩個,背著包袱,朝前走了數裏。小山因山路彎曲,恐將來回轉認不清楚,每逢行到轉彎處,就在山石樹木上用寶劍畫一圓圈,或畫“唐小山”三字,以便回來好照舊路而行。一麵走著,歇息數次,越過見個峰頭,幸喜山路平坦。

走了一日,看看日暮,二人商議找一宿處,看來看去,並無可以棲身之地,隻得又向前進。正在探望,隻見路旁許多鬆樹,都大有數圍。內有一株古鬆,枝葉雖青,因年代久了,其木已枯,外麵雖有一層薄皮,裏麵卻是空的。二人見了,不勝之喜,即將包袱取下,一齊將身探入。內中鬆葉堆積甚厚,坐下倒也綿軟。姐妹兩個,因一路走乏,身於困倦,把包袱放在樹內,坐在上麵;睡了一覺,早已天明,連忙探出身來,背上包袱,離了鬆林。走了半日,小山道:“昨日吃了豆麵,腹中果然不饑;此時喉中微覺發幹。姐姐可覺口渴?妹婦意欲吃些泉水才好。”

若花道:“如此甚妙。”各用椰瓢就在山泉取了一瓢涼水,拌些麻子,胡亂飲了幾口;又取一瓢涼水,略把手麵洗洗。仍望前走。到了日暮,恰喜那邊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盡可存身,就在石洞住了。次日,又朝前進。一路上看不盡的怪竹奇樹,觀不了的異草仙花。沿途景致雖多,無如小山之意並不在此,若花也不過略略領略。

一連走了幾日,各處尋蹤覓跡,再朝前麵望去,那些山岡仍是一望無際。小山道:“姐姐,你看這個光景,大約非數十日不能走到。妹子前在舅舅麵前,曾說無論尋著尋不著,總在一月半月回去送信。今再前進,設或遙遠,一時驟難轉回,豈不失信麼?”若花道:“今既到此,據我愚見:隻好且朝前進。我們就是耽遲幾日,阿父也斷無埋怨之理,何必回去送信。”小山道:“妹子之意:並非專為送情,意欲惜此將姐姐送回,妹子才好獨往。”若花道:“愚姐正要同你前去,為何忽發此言。”小山道:“連日細看此山,道路甚遠,一經前進,歸期竟難預定。因此要將姐姐送回,以便一人前進。即使回來過遲,舅舅不能守候,妹子得能尋見父親,就同父親在彼修煉,也是人生難得之事。倘不能尋見父親,縱讓舅舅終年守候,妹子何顏歸家去見母親?以此看來:惟有尋到此山盡頭,非見父親之麵,不能回家。若姐姐同去,妹子何能隻管前進呢?”若花道:“愚姐若怕路遠,也不來了。此時前進若無消息,不獨阿妹不應回轉,就是愚姐也無半途而廢之理。況我本是虎口餘生,諸事久已看破,設或耽擱過遲,阿父不能守候,我就在此同你靜修,也未嚐不可。阿妹倒不必慮及於我,即如我今日到此,還是圖名呢?還是為利呢?無非念阿妹一團孝心,惟恐孤身無人照應,才肯挺身而來。

若要誤認我不過一時高興上來走走,並未慮及後來之事,那就錯了。”小山不覺滴淚道:“姐姐如此用心,真令妹子感激涕零,此時也不敢以套言相謝,惟有永銘心版了。”說罷,又向前進。

若花道:“今日忽覺饑餓,這是何意?”小山道:“隻顧走路,原來今已八日。那豆麵第一頓隻能管得七日不饑,今日如何不餓?恰好此處遍地鬆實柏子,我才吃了見個,隻覺滿口清香,姐姐何不也吃幾個?如能充饑,我們就以此物為糧,豈不更覺有趣?”若花隨即吃了許多。走了多時,也就不覺甚餓。於是日以鬆實柏子充饑。路上或講講古跡,談談詩賦。不知不覺又走了六七日。

這日正望前進,猛見迎麵倒象一人走來。小山道:“我們走了十餘日,未見一人,怎麼今日忽然走出人來?”若花道:“莫非前麵已有人家?”隻見那人漸漸臨近,再細細一看,原來是個白發樵夫。小山見是老年人,因站路旁問道:“請問老翁:此山何名?前麵可有人家?”樵夫也立住道:“此山總名小蓬萊。前麵這條長嶺,名叫鏡花嶺:嶺下有一荒塚;過了此塚,有個鄉村,名叫水月村。此地已是水月村交界。前麵村內,雖有居民,無非幾個山人。你問他怎麼?”小山道:“我問路境,不為別事。隻因我們天朝大唐國有位姓唐的,前年曾入此山,如今可在前麵鄉村之內?敢求老翁指示,永感不忘!”樵夫道:“你問的莫非嶺南唐以亭麼?”小山喜道:“我問的正是此人。者翁何以得知?”樵夫道:“我們常在一處,如何不知。前日他有一信托我帶到山下,交天朝便船寄至河源,今日恰好湊巧。”於是把書取出,放在斧柄上遞去。小山接過,隻見信麵寫著“吾女閨臣開拆”。雖是父親親筆,那信麵所寫名字,卻又不同。隻聽樵夫道:“你看了家書,再到前麵看看位紅亭景致,就知書中之意了。”說著,飄然而去。

小山把信拆開,同若花看了一遍,道:“父親既說等我中過才女與我相聚,何不就在此時同我回去,豈不更便?並且命我改名‘閨臣’,方可應試,不知又是何意。”若花道:“據我看來,其中大有深意:按‘唐閨臣’三字而論,大約姑夫因太後久已改唐為周,其意以為將來阿妹赴試,雖在偽周中了才女,其實乃唐朝閨中之臣,以明並不忘本之意。信內囑阿妹若不速回,誤了考期,不替父親爭氣,就算不孝。既有如此嚴命,阿妹竟難再朝前進哩。”小山道:“話雖如此,但我們迢迢數萬裏至此,豈有不見一麵之理?況父親既在此山,也未有尋不見的。

且到前麵,再作計較。”

一齊舉步越過嶺去,隻見路旁有一墳墓。小山道:“此是仙境,為何卻有墳墓?莫非就是樵夫所說荒塚麼?”若花道:“阿妹:你看那邊峭壁上鐫著‘鏡花塚’三個大字,原來此墓所葬卻是‘鏡花’,不知是何形象?可惜剛才未曾問問樵夫。”略為歇息,轉過峭壁,走未一裏,正麵有一白玉牌樓,上鐫“水月村”三個大字。穿過牌樓,四麵觀望,並無人煙。迎麵有一長溪攔住去路。雖無橋梁,喜得溪邊有株數人合抱不來的一顆大鬆,由這邊山坡,歪歪斜斜一直鋪到對麵山坡,倒象推倒一般,天然一座鬆根橋梁。二人攀著鬆枝,渡了過去。麵前一帶鬆林,密密層層,約有半裏之遙。穿過鬆林,再四處一肴,真是水秀山清,無窮美景。遠遠望那山峰上麵,俱是瓊台玉洞、金殿瑤池,那派清幽景象,竟是別有洞天。正在觀看,忽見對麵祥雲繚繞,紫霧繽紛,從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紅亭。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鏡花緣》

《鏡花緣》正文
第一回 女魁星北鬥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賜芳筵 第二回 發正言花仙順時令 定罰約月姊助風狂 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 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 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後怒貶牡丹花 第六回 眾宰承宣遊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 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 第八回 棄囂塵結伴遊寰海 覓勝跡窮蹤越遠山 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 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 第十一回 觀雅化閑遊君子邦 慕仁風誤入良臣府 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 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 第十四回 談壽夭道經聶耳 論窮通路出無腸 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 第十六回 紫衣女殷勤問字 白發翁傲慢談文 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 第十八回 辟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 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 第二十回 丹桂岩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 第二十一回 逢惡獸唐生被難 施神槍魏女解圍 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聽奇文 觀藥獸武夫發妙論 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 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 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潛出淑士關 登曲岸閑遊兩麵國 第二十六回 遇強梁義女懷德 遭大厄靈魚報恩 第二十七回 觀奇形路過翼民郡 談異相道出豕喙鄉 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 第二十九回 服妙藥幼子回春 傳奇方老翁濟世 第三十回 覓蠅頭林郎貨禽鳥 因恙體枝女作螟蛉 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 第三十二回 訪籌算暢遊智佳國 觀豔妝閑步女兒鄉 第三十三回 粉麵郎纏足受困 長須女玩股垂情 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 第三十五回 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 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東床婿 壯士愁為學桉妻 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 第三十八回 步玉橋茂林觀鳳舞 穿金戶寶殿聽鸞歌 第三十九回 軒轅國諸王祝壽 蓬萊島二老遊山 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 第四十一回 觀奇圖喜遇佳文 述禦旨欣逢盛曲 第四十二回 開女試太後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 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 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嶺上訪紅蕖 老道姑舟中獻瑞草 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 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 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 第四十八回 睹碑記默喻仙機 觀圖章微明妙旨 第四十九回 泣紅亭書葉傳佳話 流翠浦搴裳覺舊蹤 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凶化吉婦可降夫 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 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製口吐珠璣 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 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 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簽 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遊瀚海主仆重逢 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 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 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 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 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 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 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 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鬥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 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頂盛典奉命掄才 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後考閨才 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 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 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 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壇作煙壺 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 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 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 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 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 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 第七十七回 鬥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 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 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 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 第八十一回 白蒁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 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 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 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 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薑 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 第八十七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 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泄舊忿 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曆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 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淒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 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簽指鹿為馬 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 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 第九十四回 文豔王奉命回故裏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 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之庭中舞劍 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 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冒 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啟欲念被圍巴刀陣 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遊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 第一百回 建奇勳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複位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