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 作者:洪邁年代:宋朝2748   

《容齋隨筆》卷二 卷二·張良無後

張良、陳平,皆漢祖謀臣,良之為人,非平可比也。平嚐曰:“我多陰謀,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矣,以吾多陰禍也。”平傳國至曾孫,而以罪絕,如其言。然良之爵但能至子,去其死才十年而絕,後世不複紹封,其禍更促於平,何哉?予蓋嚐考之,沛公攻嶢關,秦將欲連和,良曰:“不如因其懈怠擊之。”公引兵大破秦軍。項羽與漢王約中分天下,即解而東歸矣。良有養虎自遺患之語,勸王回軍追羽而滅之。此其事固不止於殺降也,其無後宜哉!
張良和陳平,都是漢高祖手下的謀臣,但是張良的為人,卻不是陳平所能比擬的。陳平曾經說:“我習慣使用陰謀,這是道家所禁忌的。我的後代很快就會滅絕的,因為我為子孫們種下了禍根啊!”果然陳平傳國到他的曾孫,便因罪而被廢絕,和他所說的一樣。然而張良的爵位,卻隻能傳到他的兒子,距他的死才十年,後世沒有再被追加封官,遭到災禍的時間比陳平還短,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曾考察過,沛公劉邦攻打嶢關(今陝西藍田縣東南),秦國守將想投降,張良說:“不如趁守備鬆懈時攻打他。”沛公聽了張良的話,打敗了秦兵。項羽和漢王立約,平分天下,之後項羽帶兵東去彭城。劉邦也想回關中,張良說這是蓄養老虎,自留為患,勸劉邦回兵追擊項羽滅掉他。這兩件事,比誅殺降兵還厲害,因此他應當沒有後代啊!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容齋隨筆》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