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奉公
學堂搜索 學堂分类 學堂首页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官無大小,凡事只是一個公。若公時,做得來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沒個下梢。
做官沒有大小,凡事就只是一個公字。 如果一切為公,做起事來便精彩。 即使是個小官,人家聽說後也敬畏、折服。 假若不公,即使是宰相那樣的大官,做來做去,最終也是沒有好下場。

0评论2023-06-0723

將天下正大底道理去處置事,便公;以自家私意去處之,便私。
用天下光明正大的道理去處理事物,便是為公; 用利於自己的心意去處理事情,便是為私。

0评论2023-06-0733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一個人應該)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

0评论2023-06-0717

夫能遺其身,然後能無私。無私,然後能至公。至公,然後以天下為心矣,道可行矣
(一個人)能够豁上自己的身體不顧,然後才能表現出無私心來。 (一個人)無私心,便能把公事放到最高處,然後才能一心治理天下,(這樣的話,那種高超的)道便可推行了。

0评论2023-06-0717

天無私,四時行;地無私,萬物生;人無私,人享貞
天(自然界)公正無私,春夏秋冬四時在不斷變化; 地公正無私,各種各樣生物不斷生長; 人公正無私,人人能享受到安寧幸福。

0评论2023-06-0716

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
公道通暢,那種只顧小個體或私人利益的事就堵塞了。 公義倡明,那種只顧小個體或私人利益的事就熄滅了

0评论2023-06-0718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一個當政者)應該喜歡群眾所喜歡的,應該憎惡群眾所憎惡的,這就叫做百姓的父母(官)。

0评论2023-06-0716

內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
孔子說:“推舉人才時對內不避自己的親屬,對外不避曾經怨恨過自己的人。”

0评论2023-06-0716

大樂必易,大禮必簡。
重大的音樂活動,必定是(講規格而不講排場)的簡易活動; 重大的禮儀,必定是(講規格而不講俗套)的簡樸活動。

0评论2023-06-0717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孔子說:“我的大道(理想社會)如果推行的話,天下是大家的,選拔賢能的人當政(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

0评论2023-06-0719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以天下之公理滅一己之私欲,百姓莫不敬信懷服。

0评论2023-06-0715

人無于水監,當於民監。
人不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應該以民間的反映當作鏡子照照自己的作為。

0评论2023-06-0719

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其賢。
任命官員不要從私心、喜愛出發,而是憑其能力來考慮; 封爵時不要封無德的人,而應封賢能的人。

0评论2023-06-0718

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
任用官吏時一定找賢才,自己左右的輔佐大臣更須才德兼備者。

0评论2023-06-0715

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
孟子說:“禹不喜歡美酒,卻喜歡有價值的話。湯堅持中正之道,舉賢人卻不拘泥於一定的常規。”

0评论2023-06-0721

民事不可緩也。
孟子說:“老百姓生活和生產上的事不可不急地對待啊。”

0评论2023-06-0715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
孟子說:“上面的人愛好什麼,下麵的人也愛好什麼,甚至比上面的人更厲害。一個君子的道德表現好像是風,廣大人民好比是草。風向哪邊吹,草便向哪面倒。”

0评论2023-06-0721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孟子說:“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什麼東西都是這樣,人的心更需要這樣。”

0评论2023-06-0742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說:“當政的君子不因為人家說上幾句好話便提拔他,也不因為他不是好人而鄙弃他的好話。”

0评论2023-06-071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說:“一個人自身行為正當,即使不發佈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為不正當,縱然三令五申,別人也不會信從你。”

0评论2023-06-0716

« 上一頁 2/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