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志才能真誠;意志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善品性;品性修善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以後,才能使天下太平。
0评论2023-06-0916
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一個君子的主張和作為,看來平淡但不令人厭煩,雖然簡約但卻文雅,溫和中顯出道理來。能知道由遠及近的道理,風向來自何處,從一點小事上能看到大事。這就可以說進入道德之門了。
0评论2023-06-0929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孔子說:“君子尊崇天賦予的道德本性,又通過求教和學習,使自己的道德既進入寬廣博大的境界,又深入到精微細妙之處;既有極端高明的修養,又能遵循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
0评论2023-06-0917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孔子说:“诚心用形象表现出来,形象表现出来便很显著,显著的表现便很明晰,明晰的表现便见诸行动,见诸行动后不断地变,变了以后便能达到高的境界(出神入化)。只有天下最大的诚心能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高境界。”
0评论2023-06-0939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孔子說:“(真誠是天理賦予的)所以由內心真誠而達到明曉事理,這叫做先天的本性;由明曉事理而達到內心真誠,這叫做後天的教化。做到內心真誠,一定會使人明曉事理;明曉事理,也一定會使人內心真誠。”
0评论2023-06-0918
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
孔子說:“喜歡學習的品格接近於智慧,努力行善的品格接近於仁愛,知道羞恥的品格接近於勇敢。一個人懂得這三點,也就懂得如何修養自己的品德了……”
0评论2023-06-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