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經典首页 經典分类 切换频道
《老子》道經 作者:老子年代:春秋時期639[上一章] [下一章] [朗讀]

道經·第二十章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儡儡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應諾和嗬斥,相距有多遠?美好和醜惡,又相差多少?人們所畏懼的,不能不畏懼。這風氣從遠古以來就是如此,像沙漠一樣,麵積廣大無邊,無邊無際,永遠沒有盡頭。而人們卻熙熙攘攘的擁擠在一條仕途的小路上,如同去參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裏登台眺望美景。唯獨我漠然於此而無動於衷,混混沌沌的樣子,就像嬰兒還不會發出嘻笑聲;又象疲倦閑散的樣子,好像浪子沒有歸宿。眾人都富餘的東西,我反而要舍棄。我真是隻有一顆愚人的心啊!世人都喜歡炫耀,而我卻昏昏昧昧;世人都精明機巧,而我卻無所辨識的樣子。一邊靜的像海似的,另一麵卻像不止的狂風。世人都精明靈巧有本領,唯獨我固守著原始質樸的狀態。我與人不同的原因,是因為以“道”為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