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經典首页 經典分类 切换频道
《老子》道經 作者:老子年代:春秋時期646[上一章] [下一章] [朗讀]

道經·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今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執今之道一作:執古之道)
看它看不見,把它叫做“夷”;聽它聽不到,把它叫做“希”;摸也摸不著,我們把它叫作“微”。這三者的形象難以區分開來,它原本就是混沌一體的。它的上麵並不顯得明亮,它的下麵也不顯得昏暗,它綿延不絕而又不可名狀,又總要回到看不見物體的虛無狀態。這就是沒有形狀的形狀,不見物體的形象,這就是“惚恍”。迎著它,看不見它的前頭,跟著它,也看不見它的後頭。把握著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實存在的具體事物。能認識、了解宇宙的初始,這就叫做認識“道”的規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