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經典首页 經典分类 切换频道
《智囊全集》術智部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3168[上一章] [下一章] [朗讀]

卷七 術智部·周武王

【原文】
原文

武王立重泉之戍,令曰:“民有百鼓之粟者不行。”民舉所最粟以避重泉之戍,而國穀二十倍。
周武王下令征調百姓赴重泉戍守,同時又發布命令說:“凡百姓捐穀一百鼓(四石為一鼓)者,可以免於征調。”百姓為求免役,紛紛捐出家中所有積穀,一時國庫的米糧暴增二十倍。

〔評〕假設戍名,欲人憚役而竟收粟,倘亦權宜之術,而或謂聖王不應為術以愚民,固矣!至若《韓非子》謂,湯放桀欲自立,而恐人議其貪也,讓於務光,又虞其受,使人謂光曰:“湯弑其君,而欲以惡名予子。”光因自投於河;文王資費仲而遊於紂之旁,令之間紂以亂其心,此則孟氏所謂“好事者為之”。非其例也。
(評譯)武王借征調百姓戍守遠地為名,利用百姓恐懼離鄉的心理,征收穀粟充實國庫,假若這隻是一時權宜的做法,而有人卻為此批評聖賢的君王不應用權術來欺騙百姓,確實是這樣。《韓非子》曾記載,商湯討伐桀後想自立為帝,又怕世人譏評他是因稱王的貪念才討伐桀的,於是故意推舉務光為王,但又怕務光真的接受,就派人對務光說:“湯弑殺他的君主,卻想將弑君的罪名嫁禍給你。”務光聽了,就嚇得投河自盡;另外,文王也曾用重金賄賂費仲,要他日夜在紂王身邊進讒言,迷惑紂王心智。我認為這是孟子所謂喜歡捏造假言生事的人。並不是真實的事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