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經典首页 經典分类 切换频道
《明儒學案》粵閩王門學案 作者:黃宗羲年代:清代2163[上一章] [下一章] [朗讀]

卷三 粵閩王門學案·縣令周謙齋先生坦

周坦號謙齋,羅浮人也。仕為縣令。自幼有誌聖賢之學,從學於中離,出遊湖、湘、維揚、新泉、天真、天關,以親講席。衰老,猶與徐魯源相往複。其論學語雲:“日之明也,必照於物,有不照者,陰霾之蔽也。心之知也,必格乎物,有不格者,物欲之蔽也。”又雲:“一陽生於下為《複》,內陽外陰為《泰》,於《複》則曰‘見天地之心’,於《泰》則曰‘內健而外順’,是可見學不遺乎外,而內者其本也。故曰‘《複》,德之本也。’惟《複》則《無妄》,而剛來主於內矣,此內健之為《泰》也。”又雲:“不可於無喜怒哀樂覓無聲無臭,隻喜怒哀樂中節處,便是無聲無臭所在。”又雲:“瞑目靜坐,此可暫為之。心體原是活潑流行,若長習瞑坐,局守空寂,則心體日就枯槁,非聖人之心學也。”又雲:“白沙之學,以自然為宗,至謂‘靜中須養出端倪’,吾人要識得靜中心體,隻是個澄然無事,炯然不昧而已,原無一物可著,若謂‘靜中養出端倪’,則靜中又添出一‘端倪’矣。且道體本是自然,但自然非意想可得,心下要自然,便不是自然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