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逾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逾之類也。”
孟子說:“人都有所不忍心做的事,如果能達到能忍住的程度,就是仁愛了。人都有所不願意做的事,如果能達到不去做的程度,那就是最佳行為方式了。人們心裏如果能充滿不想害人的念頭,仁愛之心就用之不盡了。人們心裏如果能充滿不穿牆打洞偷盜的念頭,那最佳行為方式就用之不盡了。人們心裏如果能充滿不接受卑賤的稱呼的念頭,無論去到哪裏都不會不行為於最佳行為方式的。讀書人不可以和他言談而又言談的,是以言談誘取他;可以言談而不言談的,是以不言談來誘取他,這些都屬於挖洞跳牆一類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