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元史》 作者:宋濂  

列傳·卷二十八

太不花
太不花,姓弘吉剌氏,其家族世代為外戚,故官最顯貴。太不花為人沉著、寬厚,因出身於官宦之家而入宮授職,曆任雲南行省右丞、通政使、上都留守、遼陽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1348),太平為丞相,力薦太不花給朝廷重用,於是召入朝任中書平章政事。至正九年,罷太平丞相,脫脫複為丞相,太不花因依附於脫脫而欲謀害太平,大家對他不滿。

太不花,弘吉剌氏。世為外戚,官最貴顯。太不花沉厚有大度,以世胄入官,累遷雲南行省右丞,曆通政使、上都留守、遼陽行省平章政事。至正八年,太平為丞相,力薦太不花可大用,召入,為中書平章政事。明年,太平既罷,脫脫複為相。太不花因黨於脫脫謀欲害太平,眾由是不平之。
至正十二年,河南人民起義反元,知樞密院事老章無力鎮壓,朝廷拜太不花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太尉銜,領兵去代替老章。不到一月,他鎮壓了南陽、汝寧、唐州、隨州等地義軍,又攻占安陸、德安等路,聲威大振。十四年,脫脫以太師、右丞相之職,總領大軍征高郵,但不久被削奪兵權,而升太不花為河南行省左丞相,與太尉月闊察兒、樞密知院雪雪共同代領全國大軍;山東、河北諸軍則由太不花調遣。太不花因軍隊缺糧,不聽朝廷命令,軍士又往往劫掠百姓,深為民患。至正十五年,監察禦史也裏忽都等彈劾其居功驕傲、虐害人民之罪。天子下詔盡奪其職,使率領火赤溫,隨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征討。但很快複拜湖廣行省左丞相,節製湖廣、荊襄諸軍,招安或捕獲沔陽、湖廣等處起義人民。

十二年,盜起河南,知樞密院事老章出師久無功,詔拜太不花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加太尉,將兵往代之。未期月,平南陽、汝寧、唐、隨,又下安陸、德安等路,招降服叛,動合事宜,軍聲大振。十四年,脫脫以太師、右丞相總大兵征高郵,尋詔奪其兵柄,而升太不花本省左丞相,與太尉月闊察兒、樞密知院雪雪代總其兵。山東、河北諸軍悉令太不花節製。而太不花乃以軍士乏糧之故,頗驕傲不遵朝廷命令,軍士又往往剽掠為民患。十五年,監察禦史也裏忽都等劾其慢功虐民之罪,於是天子下詔盡奪其職,俾率領火赤溫,從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魯征進。
朝廷複拜太平為中書左丞相。太不花內心不服,歎息道:“我不負朝廷,而朝廷負我。太平是漢人,再讓他入中書省掌權,享受安樂,反讓我勤苦在外。”元官軍攻擊義軍,義軍暫退,元軍諸將都要求乘勝渡過長江,而太不花反以蓄精養銳為由,強製部隊後退。其後,起義軍直攻汴梁,汴梁守臣請求援救,遣使十次至太不花處,太不花雖答應援救汴梁,但依然是按兵不進。這時,睢州、亳州、太康均為起義軍所有,邊警日急。有人問他:“賊旦夕即至,丞相不進兵為何?”太不花大聲說道“:我在,何等小寇敢犯邊境,你們不必多言,我自有神機妙算。”他縱兵四處搶劫,百裏之內,蕩然無遺。隨後又率軍渡過黃河,聲稱要取曹州、濮州,卻屯軍於彰德、衛輝。曹、濮方麵的起義軍進攻晉、冀,占據大同,其勢不可阻擋。朝廷深為憂慮,兩次遣重臣去令太不花出兵抵禦,並告訴他用兵方略,而太不花滿不在乎。這時,太不花之子壽童以同知樞密院事之職領兵征討山東,久而無功,但對朝廷都態度傲慢,順帝更加憎惡。

頃之,複拜湖廣行省左丞相,節製湖廣、荊襄諸軍,招捕沔陽、湖廣等處水陸賊徒。會朝廷複拜太平為中書左丞相,太不花聞之,意不能平,歎曰:“我不負朝廷,朝廷負我矣。太平漢人,今乃複居中用事,安受逸樂,我反在外勤苦邪!”及擊賊,賊且退,諸將皆欲乘勝渡江,而太不花乃反勒兵而退,以養銳為名。其後賊犯汴梁,守臣請援兵,至十往反,太不花乃始率兵援汴梁,而猶按甲不進。時睢、亳、太康俱已陷,邊警日急。或諫之曰:“賊旦夕且至,丞相兵不進何也?”太不花顧左右大言曰:“我在,何物小寇敢犯境邪?若等毋多言,我自有神算也。”既而縱軍出掠,百裏之內,蕩然無遺。繼又渡師河北,聲取曹、濮,遂駐於彰德、衛輝。俄而曹、濮之賊奪竄晉、冀,大同亦相繼不守,遂蔓延不可製。朝廷以為憂,兩遣重臣諭以密旨,授之成算,而太不花恬不為意。是時,其子壽童以同知樞密院事將兵分討山東,久無功,嚐以事入奏,語言有驕慢意,帝由是惡之。
至正十八年,山東義軍進逼京畿,朝廷詔拜太不花為中書右丞相,領兵進攻山東。太不花在大軍渡過黃河後上書朝廷說:“賊勢很強,軍行應以糧餉為先。昔漢代韓信行軍,蕭何運糧。現在是丞相太平籌劃一切,如果太平親自運送軍糧,事情就好辦些,否則我軍不能進。”其含意是怨恨太平,想把他誆到軍中來害死。這時參知政事卜顏帖木兒、張晉等巡察山東,二人彈劾壽童不進兵。太不花來山東後借口軍糧未運來,將二人斷然遣回朝廷。知樞密院事完者帖木兒為右丞時,曾彈劾太不花之不法行為,太不花記恨於心,以失誤專製之罪名,擅自更改完者帖木兒的官職,把他召到軍欲殺害他。這些事朝廷知道後,眾皆嘩然。太平與太不花素來不和,現見太不花有書上奏,以為是要害他自己,便唆使監察禦史迷隻兒海等,彈劾太不花抗拒朝廷不肯出兵鎮壓義軍之罪,他自己也麵向順帝極力說太不花的不是。於是,順帝下詔削太不花官爵,奪其兵權,要把他軟禁於蓋州,由知樞密院事悟良哈台總領全國兵馬。

十八年,山東賊愈充斥,且逼近京畿,於是詔拜太不花中書右丞相,總其兵討山東。既渡河,即上疏以謂:“賊勢張甚,軍行宜以糧餉為先。昔漢韓信行軍,蕭何饋糧,方今措畫,無如丞相太平者,如令太平至軍中供給,事乃可濟,不然兵不能進矣。”其意實銜太平,欲其至軍中即害之也。時參知政事卜顏帖木兒、張晉等分省山東,二人者嚐劾壽童不進兵,太不花至,則以其饋運不前斷遣之。又以知樞密院事完者帖木兒為右丞之日嚐劾其非,亦加以失誤專製之罪,擅改其官,征至軍欲害之。事聞,廷議喧然。而太平與太不花久有隙,會其疏來上,以其欲害己也,遂諷監察禦史迷隻兒海等劾其緩師拒命之罪,而於帝前力譖之。於是乃下詔削其官爵,奪其兵柄,安置於蓋州,以知樞密院事悟良哈台總其兵。
太不花聽說朝廷有詔要削奪他的官爵兵權,連夜到劉哈剌不花那裏求救。劉哈剌不花原是太不花的部將,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而拜為淮南省平章政事,領兵屯駐保定。他弄清太不花來意後說道“:丞相是國家柱石,對國家有大功大勞,天子決不會害丞相,必是有讒言離間你和天子。我應當去見天子,丞相毋憂。”哈剌不花到京師首先見太平,太平問他來幹什麼,劉哈剌不花如實以告。太平說“:太不花大逆不道,今詔書已下,爾還敢胡言亂語嗎?若不謹慎行事,你也將身受其禍。”劉哈剌不花聽太平如此說,不敢再說什麼了。太平估計太不花必在劉哈剌不花那裏,因對他說。”你能把太不花弄來,我可以帶你去見皇上,你的功不小。”劉哈剌不花答應了。太平把劉哈剌不花引見順帝,帝賞賜他許多東西。原先,劉哈剌不花為太不花部將時,與倪晦同為幕僚,太不花每次委任倪晦,而劉哈剌不花提出的計策卻多不被采納,心懷怨恨。到這時,知太不花的事不可挽救了,回去將太不花父子綁送京師,在途中就將他們處決了。

太不花聞有詔,夜馳詣劉哈剌不花求救解。劉哈剌不花者,太不花故部將也,以破賊累有功,拜淮南行省平章政事,時駐兵保定。見太不花來,因張樂大宴,舉酒慷慨言曰:“丞相國家柱石,有大勳勞如此,天子終不害丞相,是必讒言間之耳。我當自往見上言之,丞相毋憂也。”哈剌不花即走至京,首見太平。太平問其來何故,哈剌不花具以其故告之。太平曰:“太不花大逆不道,今詔已下,爾乃敢輒妄言邪?不審處,禍將及爾矣。”哈剌不花聞太平言,畏懼,噤不能發。太平度太不花必在哈剌不花所,即語之曰:“爾能致太不花以來,吾以爾見上,爾功不細矣。”哈剌不花因許之。太平乃引入見帝,賜賚良渥。初,劉哈剌不花之為部將於太不花也,與倪晦者同在幕下,太不花每委任晦,而哈剌不花計多阻不行,哈剌不花心嚐以為怨。及是,知事已不可解,還,縛太不花父子送京師,未至,皆殺之於路。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祖籍北庭。曾祖闊闊台在元初隨大軍征取河南。其祖父乃蠻台、父阿魯溫都定居潁州沈丘,因以河南為籍貫。察罕帖木兒自幼好學,有大誌。

察罕帖木兒擴廓帖木兒
至正十一年(1341)紅巾軍在汝寧和潁州起義反元,攻下江淮諸郡,屢敗元軍。十二年察罕帖木兒在沈丘募兵數百人與信陽羅山人李思齊合兵謀取羅山。朝廷授他為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部隊增為萬餘人,駐守沈丘。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係出北庭。曾祖闊闊台,元初隨大軍收河南。至祖乃蠻台、父阿魯溫,皆家河南,為潁州沈丘人。察罕帖木兒幼篤學,嚐應進士舉,有時名。身長七尺,修眉覆目,左頰有三毫,或怒則毫皆直指。居常慨然有當世之誌。至正十一年,盜發汝、潁,焚城邑,殺長吏,所過殘破,不數月,江淮諸郡皆陷。朝廷征兵致討,卒無成功。十二年,察罕帖木兒乃奮義起兵,沈丘之子弟從者數百人。與信陽之羅山人李思齊合兵,同設奇計襲破羅山。事聞,朝廷授察罕帖木兒中順大夫、汝寧府達魯花赤。於是所在義士俱將兵來會,得萬人,自成一軍,屯沈丘,數與賊戰,輒克捷。
十五年紅巾軍勢力彌漫於鄧、許、嵩、洛一帶。察罕帖木兒大敗義軍,因功授職為刑部侍郎。不久,義軍三十萬攻汴京以西,襲擊中牟。察罕帖木兒屯軍中牟,嚴陣以待,敗義軍,軍聲大振。因功升中書兵部尚書。十六年義軍攻陷陝州,占據肴殳陵、函穀關,打算向陝西、山西推進。知樞密院事答失八都魯調察罕帖木兒與李思齊率軍堵截。察罕帖木兒攻克肴殳陵,義軍固守陝州,兩軍相峙。後義軍渡過黃河,攻陷平陸和安邑,轉戰於山西南部。察罕帖木兒率元軍與義軍周旋數月,迫使義軍轉戰他處,因功加中奉大夫、僉河北行樞密院事。十七年義軍出襄樊,陷商州、攻武關,直趨長安。然後又分兵攻取同州、華州,陝西中部所謂“三輔”地區大為震動,陝西行省告急。察罕帖木兒率大軍入潼關與義軍大戰。義軍轉入南山,進軍興元路。朝廷因收複關陝有功而授察罕帖木兒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不久,義軍又從巴蜀攻陷秦隴,占領鞏昌,欲進軍鳳翔。察罕帖木兒自率騎兵與義軍血戰,義軍受挫,關中全為元軍收複。

十五年,賊勢滋蔓,由汴以南陷鄧、許、嵩、洛。察罕帖木兒兵日益盛,轉戰而北,遂戍虎牢,以遏賊鋒。賊乃北渡盟津,焚掠至覃懷,河北震動。察罕帖木兒進戰,大敗之,餘黨柵河洲,殲之無遺類,河北遂定。朝廷奇其功,除中書刑部侍郎,階中議大夫。苗軍以滎陽叛,察罕帖木兒夜襲之,虜其眾幾盡,乃結營屯中牟。已而淮右賊眾三十萬掠汴以西,來搗中牟營。察罕帖木兒結陳待之,以死生利害諭士卒。士卒賈勇決死戰,無不一當百。會大風揚沙,自率猛士鼓噪從中起,奮擊賊中堅,賊勢遂披靡不能支,棄旗鼓遁走,追殺十餘裏,斬首無算。軍聲益大振。
至正十八年(1358),山東義軍分兵進逼京都,朝廷恐慌,征調四方元軍來保衛,令察罕帖木兒屯兵涿州。察罕帖木兒留一部分元軍分守清湫、義穀、潼關、南山口諸地,自己領精銳士卒趕赴涿州。這時義軍聲勢大張,曹州、濮州一帶義軍分道越過太行山,活躍於山西、河北一帶,攻占雲中、雁門、代郡,烽火數千裏,向南推進。察罕帖木兒伏兵於南山,自領重兵屯駐聞喜、絳陽,與南下義軍大戰。以後又分兵屯守碗子城、上黨、吾兒穀、並州、井陘口,以堵塞太行山的通道。義軍多次進攻失利。察罕帖木兒又因功進升陝西行省右丞兼陝西行台侍禦史、同知河南行樞密院事。皇帝詔令他守禦關陝、晉、冀,可自行處理漢、沔、荊襄軍職外的事務。察罕帖木兒以練兵務農、平定四方為己任。

十六年,升中書兵部尚書,階嘉議大夫。繼而賊西陷陝州,斷殽、函,勢欲趨秦、晉。知樞密院事答失八都魯方節製河南軍,調察罕帖木兒與李思齊往攻之。察罕帖木兒即鼓行而西,夜拔殽陵,立柵交口。陝為城,阻山帶河,險且固,而賊轉南山粟給食以堅守,攻之猝不可拔。察罕帖木兒乃焚馬矢營中,如炊煙狀,以疑賊,而夜提兵拔靈寶城。守既備,賊始覺,不敢動,即渡河陷平陸,掠安邑,蹂晉南鄙。察罕帖木兒追襲之,蹙之以鐵騎。賊回扼下陽津,赴水死者甚眾。相持數月,賊勢窮,皆遁潰。以功加中奉大夫、僉河北行樞密院事。
這一年,安豐紅巾軍劉福通攻下汴梁,修宮室建為國都,巴蜀、荊楚、江淮、齊魯、遼海以至甘肅各路義軍起而響應,相互連結。察罕帖木兒督軍北堵義軍於太行,南守鞏縣、洛陽,自將中軍屯駐沔池。守覃懷部將周全叛,投向義軍,與義軍合兵圍攻洛陽。察罕帖木兒一麵下令洛陽元軍嚴守,一麵自己率兵從新安支援。義軍久攻洛陽不下,撤走,察罕帖木兒因守住了洛陽而拜官為陝西行省平章政事,兼任同知行樞密院事。

十七年,賊尋出襄樊,陷商州,攻武關,官軍敗走,遂直趨長安,至灞上,分道掠同、華諸州,三輔震恐。陝西省台來告急。察罕帖木兒即領大眾入潼關,長驅而前,與賊遇,戰輒勝,殺獲以億萬計。賊餘黨皆散潰,走南山,入興元。朝廷嘉其複關陝有大功,授資善大夫、陝西行省左丞。未幾,賊出自巴蜀,陷秦、隴,據鞏昌,遂窺鳳翔。察罕帖木兒即先分兵入守鳳翔城,而遣諜者誘賊圍鳳翔。賊果來圍之,厚凡數十重。察罕帖木兒自將鐵騎,晝夜馳二百裏往赴。比去城裏所,分軍張左右翼掩擊之。城中軍亦開門鼓噪而出,內外合擊,呼聲動天地。賊大潰,自相踐蹂,斬首數萬級,伏屍百餘裏,餘黨皆遁還。關中悉定。
至正十九年(1359),察罕帖木兒企圖收複汴梁。五月大軍屯駐於虎牢關,先遣軍南出汴南,占據歸德府、陳州、亳州、上蔡,北出汴東,沿黃河而下,占領曹州以南之黃陵渡。又令陝西元軍出函關,過虎牢;山西元軍出太行,渡黃河,共會兵於汴梁城下,先奪取城郊。察罕帖木兒率軍屯駐杏花營。雙方從五月一直戰到八月,義軍糧缺,元軍各分門圍攻。劉福通以百騎護其宋國國主韓林兒由東門突圍而去。不到十天河南平定。察罕帖木兒又以功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南行樞密院事、陝西行台禦史中丞。察罕帖木兒平定中原後,又分兵鎮守關陝、荊襄、河洛、江淮,而以重兵屯駐太行,修繕車船兵甲,務農積穀,訓練士卒,準備再收複山東。

十八年,山東賊分道犯京畿。朝廷征四方兵入衛,詔察罕帖木兒以兵屯涿州。察罕帖木兒即留兵戍清湫、義穀,屯潼關,塞南山口,以備他盜。而自將銳卒往赴召。而曹、濮賊方分道逾太行,焚上黨,掠晉、冀,陷雲中、雁門、代郡,烽火數千裏,複大掠南且還。察罕帖木兒先遣兵伏南山阻隘,而自勒重兵屯聞喜、絳陽。賊果走南山,縱伏兵橫擊之,賊皆棄輜重走山穀,其得南還者無幾。乃分兵屯澤州,塞碗子城,屯上黨,塞吾兒穀,屯並州,塞井陘口,以杜太行諸道。賊屢至,守將數血戰擊卻之,河東悉定。進陝西行省右丞,兼陝西行台侍禦史、同知河南行樞密院事。於是天子乃詔察罕帖木兒守禦關陝、晉、冀,撫鎮漢、沔、荊、襄,便宜行閫外事。察罕帖木兒益務練兵訓農,以平定四方為己責。
至正二十一年(1361)六月,察罕帖木兒聞山東義軍內部不和,而濟寧元軍田豐部卻投降義軍,乃火速自陝抵洛,大會諸將,商議出兵日期。會後發並州軍出井陘,遼、沁軍出邯鄲,澤、潞軍出磁州,懷、衛軍出白馬,汴、洛軍水陸俱下,分道並進。察罕帖木兒自率鐵騎渡孟津,越過覃懷,向東進發,收複冠州、東昌。八月,師至鹽河。遣其子擴廓帖木兒及諸將,以精兵五萬進攻東平,兩戰兩捷,斬首萬餘級,直抵城下。田豐及王士誠皆降,元軍收複東平、濟寧。這時大軍還未渡河,義軍聚於濟南,兩軍在齊河、禹城對峙。察罕帖木兒分兵取小道繞敵後方,南攻泰安,進逼益都,北攻濟陽、章丘,中路奪取沿海諸郡,自領大軍渡黃河,與義軍戰於分齊,大敗義軍,進逼濟南城。齊河、禹城相繼投降,南路諸軍亦告捷。接著元軍又敗益都義軍於好石橋,東至海濱,郡縣聞風而降。察罕帖木兒圍攻濟南三月才下。朝廷拜為中書平章政事,知河南、山東行樞密院事,仍兼陝西行台中丞。其後率軍圍益都,環城列營凡數十,大量修造攻城器械。城中義軍頑強抵抗。到二十二年(1362),山東除益都外,其餘均為元軍占領。是年六月,田豐、王士誠暗中與義軍連結,圖謀叛元。察罕帖木兒聞知,不顧別人勸阻,帶輕騎十一人先後至王信及田豐營,希望能說服他們。不幸為王士誠殺害。朝廷聞之無不慟哭。詔贈推誠定遠宣忠亮節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河南行省左丞相,追封忠襄王、諡“獻武”。後又改贈宣忠興運弘仁效節功臣,追封潁川王,改諡“忠襄”,食邑沈丘縣,立祠每年祭祀。追封其父阿魯溫為汝陽王,後又進封為梁王。

是年,安豐賊劉福通等陷汴梁,造宮闕,易正朔,號召群盜。巴蜀、荊楚、江淮、齊魯、遼海,西至甘肅,所在兵起,勢相聯結。察罕帖木兒乃北塞太行,南守鞏、洛,而自將中軍軍沔池。會叛將周全棄覃懷,入汴城,合兵攻洛陽。察罕帖木兒下令嚴守備,別以奇兵出宜陽,而自將精騎發新安來援。賊至城下,見堅壁不可犯,退引去,因追至虎牢,塞成皋諸險而還。拜陝西行省平章政事,仍兼同知行樞密院事,便宜行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元史》

《元史》

作者:宋濂
《元史》本紀
《元史》誌
《元史》表
《元史》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