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新五代史》 作者:宋歐陽  

列傳·雜傳第三十一

○氏叔琮
氏叔琮是開封尉氏人。

氏叔琮,開封尉氏人也。為梁騎兵伍長,梁兵擊黃巢陳、許間,叔琮戰數有功,太祖壯之,使將後院馬軍,從攻徐、兗,表宿州刺史。使攻襄陽,戰數敗,降為陽翟鎮遏使。久之,遷曹州刺史。太祖下河中,取晉、絳,晉王遣使致書太祖求成,太祖以晉書詞嫚,乃遣叔琮與賀德倫等攻之。叔琮自太行入,取澤、潞,出石會,營於洞渦,久之糧盡,乃旋。表晉州刺史。晉人複取絳州,攻臨汾,叔琮選壯士二人深目而胡須者,牧馬襄陵道旁,晉人以為晉兵,雜行道中,伺其怠,擒晉二人而歸。晉人大驚,以為有伏兵,乃退屯於蒲縣。太祖遣友寧兵萬人會叔琮禦晉,友寧欲休兵以待,叔琮曰:“敵聞救至必走,走則何功邪?”乃夜擊之,晉人大敗,逐之至於太原。太祖大喜曰:“破太原非氏老不可。”已而兵大疫,叔琮班師,令曰:“病不能行者焚之。”病者懼,皆言無恙,乃以精卒為殿而還至石會,留數騎,以大將旗幟立於高岡,晉兵疑其有伏,乃不敢追。久之,徙保大軍節度使。昭宗遷洛,拜右龍武統軍。太祖遣叔琮與李彥威等弑昭宗,已而殺之。
擔任梁騎兵伍長,梁兵在陳、許二州間攻打黃巢,氏叔琮作戰多次立功,梁太祖認為他威武雄壯,讓他統率後院馬軍,隨梁太祖打徐、充二州,上表奏為宿州刺史。

○李彥威
讓化攻襄陽,多次被打敗,降為陽翟鎮遏使。

李彥威,壽州人也。少事梁太祖,為人穎悟,善揣人意,太祖憐之,養以為子,冒姓硃氏,名友恭。曆汝、潁二州刺史。昭宗遷洛,拜右龍武統軍。初,劉季述廢昭宗,立皇太子裕為天子。昭宗反正,以為太子幼,為賊所立,赦之,複其始封為德王。昭宗自岐還,太祖見裕眉目疏秀,惡之,謂宰相崔胤曰:“德王嚐為季述所立,安得猶在乎?公白天子殺之。”胤奏之,昭宗不許,佗日以問太祖,太祖曰:“臣安敢及之,胤欲賣臣爾。”昭宗遷洛,謂蔣玄暉曰:“德王,朕愛子也,全忠何為欲殺之?”因泣下,齧指流血。玄暉具以白太祖,太祖益惡之。是時,昭宗改元天祐,遷於東都,為梁所迫,而晉人、蜀人以為天祐之號非唐所建,不複稱之,但稱天複。王建亦傳檄天下,舉兵誅梁。太祖大懼,恐昭宗奔佗鎮,以兵七萬如河中,陰遣敬翔至洛,告彥威與氏叔琮等,使行弑逆。八月壬辰,彥威、叔琮以龍武兵宿禁中,夜二鼓,以兵百人叩宮門奏事,夫人裴正一開門問曰:“奏事安得以兵入?”龍武牙官史太殺之,趨椒蘭殿,問昭宗所在,昭宗方醉,起走,太持劍逐之,昭宗單衣旋柱而走,太劍及之,昭宗崩。訃至河中,太祖陽為驚駭,投地號哭,罵曰:“奴輩負我,俾我被惡名於後世邪!”太祖至洛,流彥威、叔琮嶺南,使張廷範殺之。彥威臨刑大呼曰:“賣我以滅口,其如神理何?”顧廷範曰:“勉之,公行自及。”遂見殺。已而還其姓名。
遇了很久,遷任曹州刺史。

莊宗時,得故唐內人景姹,言當彥威等弑昭宗時,諸王宗屬數百人皆遇害,而同為一坑,瘞於龍興寺北,請合為一塚而改葬之。詔以故濮王為首,葬以一品禮雲。
梁太祖攻克河中,攻取晉、絳二州,晉王派使臣致信梁太祖求和,梁太祖認為晉的書信語言輕慢,於是派氏叔琮和賀德倫等人攻晉。

○李振
氏叔琮從太行山進兵,攻取澤、潞二州,出石會,在洞渦駐營,時間長了糧食吃完,纔回師。

李振,字興緒,其祖抱真,唐潞州節度使。振為唐金吾衛將軍,拜台州刺史。盜起浙東,不果行,乃西歸。過梁,以策幹太祖,太祖留之。太祖兼領鄆州,表振節度副使。
表奏為晉州刺史。

振奏事長安,舍梁邸。宦官劉季述謀廢昭宗,遣其侄希正因梁邸吏程岩見振曰:“今主上嚴急,誅殺不辜,中尉懼及禍,將行廢立,請與諸邸吏協力以定中外,如何?”振駭然曰:“百歲奴事三歲主,而敢爾邪!今梁王百萬之師,方仗大義尊天子,君等無為此不祥也!”振還,季述卒與岩等廢昭宗,幽之東宮,號太上皇,立皇太子裕為天子。是時,太祖用兵在邢、洺間,季述詐為太上皇誥告太祖,太祖猶豫,未知所為,振曰:“夫豎刁、伊戾之亂,所以為霸者資也。今閹宦作亂,天子危辱,此正仗義立功之時。”太祖大悟,乃囚季述使者,遣振詣京師見崔胤,謀出昭宗。昭宗返正,太祖大喜,執振手曰:“卿謀得之矣!”
晉人又攻取絳州,進攻臨汾,氏叔琮挑選兩個眼窩深、有胡須的強壯士兵,在襄陵路旁牧馬,晉人以為他們是晉兵,在路上混雜行進,等到晉人懈怠時,擒獲兩個晉人回來。

王師範以青州降梁,遣振往代師範,師範疑懼,不知所為,振曰:“獨不聞漢張繡乎?繡與曹公為敵,然不歸袁紹而歸曹公者,知其誌大,不以私讎殺人也。今梁王方欲成大事,豈以故怨害忠臣乎?”師範洗然自釋,乃西歸梁。
晉軍十分驚慌,以為有伏兵,於是退兵屯駐在蒲縣。

昭宗遷洛,振往來京師,朝臣皆側目,振視之若無人。有所小怒,必加譴謫。故振一至京師,朝廷必有貶降。時人目振為鴟梟。太祖之弑昭宗也,遣振至京師與硃友恭、氏叔琮謀之。昭宗崩,太祖問振所以待友恭等宜如何?振曰:“昔晉司馬氏殺魏君而誅成濟,不然,何以塞天下口?”太祖乃歸罪友恭等而殺之。
梁太祖派朱友寧軍隊一萬人會合氏叔琮抵禦晉,朱友寧想休整士兵等待,氏叔琮說:“敵人聽說救兵到了必定會逃跑,跑了哪還有什麼戰功呢?”於是趁晚上出擊晉人,晉人大敗,追趕到太原。

振嚐舉進士鹹通、乾符中,連不中,尤憤唐公卿,及裴樞等七人賜死白馬驛,振謂太祖曰:“此輩嚐自言清流,可投之河,使為濁流也。”太祖笑而從之。
梁太祖十分高興地說:“攻破太原沒有氏老不行。”不久軍隊中發生大瘟疫,氏叔琮班師,下命令說:“患病不能走的就燒死他。”患病的人害怕,都說沒有病,於是率精兵殿後而返回石會,留下幾個騎兵,把大將的旗幟樹在高高的山岡上,晉兵疑心他們有埋伏,就不敢追擊。

太祖即位,累遷戶部尚書。友珪時,以振代敬翔為崇政院使。莊宗滅梁入汴,振謁見郭崇韜,崇韜曰:“人言李振一代奇才,吾今見之,乃常人爾!”已而伏誅。
過了很久,移任保大軍節度使。

○裴迪
唐昭宗遷到洛陽,拜為右龍武統軍。

裴迪,字升之,河東聞喜人也。為人明敏,善治財賦,精於簿書。唐司空裴璩判度支,辟為出使巡官。都統王鐸鎮滑州,奏迪汴、宋、鄆等州供軍院使。鐸為租庸使,辟租庸招納使。梁太祖鎮宣武,辟節度判官。太祖用兵四方,常留迪以調兵賦。太祖乃榜門,以兵事自處,而以貨財獄訟一切任迪。太祖西攻岐,王師範謀襲汴,遣健卒苗公立持書至汴,陰伺虛實。迪召公立問東事,公立色動,乃屏人密詰之,具得其事。迪不暇啟,遣硃友寧以兵巡兗、鄆,以故師範雖竊發而事卒不成。太祖自岐還,將吏皆賜“迎鑾葉讚功臣”,將吏入見,太祖目迪曰:“葉讚之功,惟裴公有之,佗人不足當也。”迪入唐,累遷太常卿。太祖即位,召拜右仆射,居一歲告老,以司空致仕,卒於家。
梁太祖派氏叔琮和李彥威等人殺唐昭宗,不久又殺了氏叔琮。

○韋震
李彥威是壽州人。

韋震,字東卿,雍州萬年人也。初名肇。為人強敏,有口辯。事梁太祖為都統判官。申叢執秦宗權,欲送於太祖,又欲自獻於京師,又欲挾宗權奪其兵。太祖遣震入蔡州視之,叢遣騎兵三百迎震,欲殺之,震以計得免。還白太祖曰:“叢不足慮,為其謀者牙將裴涉,妄庸人也。”叢後果為郭璠所殺。璠以宗權歸於太祖,太祖欲大其事,請獻俘於唐,唐以時溥破黃巢,獻馘而已,宗權不足俘,左拾遺徐彥樞亦疏請所在斬決。太祖遣震奏事京師,往複論列,卒俘宗權。太祖德之,表為節度副使。昭宗幸石門,太祖遣震由虢略間道奉表行在,昭宗賜其名震。太祖已破兗、鄆,遂攻吳,大敗於清口。太祖懼諸鎮乘間圖己,乃諷杜洪、鍾傳、王師範、錢鏐等薦己為元帥,且求兼領鄆州。昭宗初不許,震強辯,敢大言,語數不遜,昭宗卒許梁以鄆州,太祖遂兼四鎮,表震鄆州留後。昭宗遷洛,震入為河南尹、六軍諸衛副使,以病喑,守太子太保致仕。太祖受禪,改太子太傅。末帝即位,加太師,卒。
年輕時跟隨梁太祖,為人聰穎有悟性,善於揣摩人意。

○孔循
梁太祖疼愛他,收養作兒子,冒姓朱,名叫友恭。

孔循,不知其家世何人也。少孤,流落於汴州,富人李讓闌得之,養以為子。梁太祖鎮宣武,以李讓為養子,循乃冒姓硃氏。稍長,給事太祖帳下,太祖諸兒乳母有愛之者,養循為子,乳母之夫姓趙,循又冒姓為趙氏,名殷衡。昭宗東遷洛陽,太祖盡去天子左右,悉以梁人代之,以王殷為宣徽使,循為副使。
曆任汝、穎二州刺史。

循與蔣玄暉、張廷範等共與弑昭宗之謀,其後循與玄暉有隙,哀帝即位,將有事於南郊,循因與王殷讒於太祖曰:“玄暉私侍何太後,與廷範等奉天子郊天,冀延唐祚。”太祖大怒。是時,梁兵攻壽春,大敗而歸,哀帝遣裴迪勞軍,太祖見迪,怒甚,迪還,哀帝不敢郊。封太祖魏王,備九錫,太祖拒而不受。玄暉與宰相柳璨相次馳至梁自解,璨曰:“自古王者之興,必有封國,而唐所以不即遜位者,當先建國備九錫,然後禪也。”太祖曰:“我不由九錫作天子可乎?”璨懼,馳去。太祖遣循與王殷弑何皇後,因殺璨及玄暉、廷範等,以循為樞密副使。
唐昭宗到洛陽,拜為右龍武統軍。

唐亡,事梁為汝州防禦使、左衛大將軍、租庸使,始改姓孔,名循。莊宗時,權知汴州。明宗自魏兵反而南,莊宗東出汜水,循持兩端,遣迎明宗於北門,迎莊宗於西門,供帳牲餼,其禮如一,而戒其人曰:“先至者入之。”明宗先至,遂納之。
當初,劉季述廢黜唐昭宗,立皇太子李裕為天子。

明宗即位,以為樞密使。明宗幸汴州,循留守東都,民有犯曲者,循族殺其家,明宗知其冤,因詔天下除曲禁,許民得造曲。循為人柔佞而險猾,安重誨尤親信之,凡循所言,無不聽用。明宗嚐欲以皇子娶重誨女,重誨以問循,循曰:“公為機密之臣,不宜與皇子婚。”重誨信之,乃止。而循陰使人白明宗,求以女妻皇子,明宗即以宋王從厚娶循女。重誨始惡其為人,出循為忠武軍節度使,徙鎮橫海,卒於鎮,年四十八,贈太尉。
唐昭宗恢複帝位,認為皇太子年幼無知,被賊人擁立,寬恕了他,恢複他過去的德王封爵。

○孫德昭
唐昭宗從岐返回,梁太祖見李裕眉清目秀,討厭他,對宰相崔胤說:“德王曾被劉季述立為天子,怎麼能還活著呢?你告訴天子殺掉他。”崔胤上奏,唐昭宗不同意,有一天拿這事詢問梁太祖,梁太祖說:“我怎敢說這事,崔胤想出賣我罷了/)”唐昭宗遭到洛陽,對蔣玄暉說:“德王是我的愛子,朱全忠為什麼想殺掉他?”於是哭起來,把指頭咬出了血。

孫德昭,鹽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黃巢陷長安,惟最率其鄉裏子弟,得義兵千人,南攻巢於鹹陽,興平州將壯其所為,益以州兵二千。與破賊功,拜右金吾衛大將軍。硃玫亂京師,僖宗幸興元,惟最率兵擊賊。累遷鄜州節度使,留京師宿衛。鄜州將吏詣闕請惟最之鎮,京師民數萬與神策軍複遮留不得行,改荊南節度使,在京製置,分判神策軍,號“扈駕都”。是時,京師數亂,民皆賴以為保。
蔣玄暉全部告訴了梁太祖,梁太祖更加討厭李裕。

德昭以父任為神策軍指揮使。光化三年,劉季述廢昭宗,幽之東宮,宰相崔胤謀反正,陰使人求義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與孫承誨、董從實應胤,胤裂衣襟為書以盟。天複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將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輿斬之,承誨等分索餘黨皆盡。昭宗聞外喧嘩,大恐。德昭馳至,扣門曰:“季述誅矣,皇帝當反正!”何皇後呼曰:“汝可進逆首!”德昭擲其首入。已而承誨等悉取餘黨首以獻,昭宗信之。德昭破鎖出昭宗,禦丹鳳樓反正,以功拜靜海軍節度使,賜姓李,號“扶傾濟難忠烈功臣”,與承誨等皆拜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圖形淩煙閣,俱留京師,號“三使相”,恩寵無比。
這時,唐昭宗改年號為天佑,遷到柬都,這是受梁逼迫,而晉人、蜀人認為天佑這個年號不是唐建立的,不再稱用它,隻稱天複.王建也傳布檄文於天下,出兵討伐梁。

是時,崔胤方欲誅唐宦官,外交梁以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貞為捍蔽,梁、岐交爭。冬十月,宦者韓全誨劫昭宗幸鳳翔,承誨、從實皆從,而德昭獨與梁,乃率兵衛胤及百官保東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頗德其附己,以龍鳳劍、鬥雞紗遺之。太祖至華州,德昭以軍禮迎謁道旁。太祖至京師,表同州留後,將行,京師民複請留,遂為兩街製置使。梁兵圍鳳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屬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陽,賜甲第一區。昭宗東遷,拜左威衛上將軍,以疾免。太祖即位,以烏銀帶、袍、笏、名馬賜之。疾少間,以為左衛大將軍。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將軍以卒。承誨、從實至鳳翔,與宦者俱見殺。
梁太祖十分害怕,怕唐昭宗出奔到別的鎮,率兵七萬人到河中,暗中派敬翔到洛陽,告訴李彥威和氏叔琮等人,讓他們殺掉唐昭宗。

○王敬蕘
八月壬辰,李彥威、氏叔琮率龍武兵守衛宮禁中,晚上二鼓時,率兵一百人叩官門上奏事情,夫人裴正一開門問道:“奏報事情怎能率兵進來?”龍武牙官史太殺掉裴正一,奔赴椒蘭殿,問唐昭宗在哪裏,唐昭宗正喝醉酒,起身逃跑,史太持劍追他,唐昭宗穿著單衣繞柱而逃,史太的劍刺中了他,唐昭宗死(:)訃告送到河中,梁太祖假裝驚駭,倒在地上哭號,罵道:“你們這些奴才辜負了我,讓我在後世背上惡名嗎!”梁太祖到洛陽,把李彥威、氏叔琮流放到嶺南,派張廷範殺了他們。

王敬蕘,潁州汝陰人也。事州為牙將。唐末,王仙芝等攻劫汝、潁間,刺史不能拒,敬蕘遂代之,即拜刺史。敬蕘為人狀貌魁傑,而沈勇有力,善用鐵槍,重三十斤。潁州與淮西為鄰境,數為秦宗權所攻,力戰拒之,宗權悉陷河南諸州,獨敬蕘不可下,由是潁旁諸州民,皆依敬蕘避賊。是時,所在殘破,獨潁州戶二萬。梁太祖攻淮南,道過潁州,敬蕘供饋梁兵甚厚,太祖大喜,表敬蕘沿淮指揮使。其後梁兵攻吳,龐師古死清口,敗兵亡歸,過潁,大雪,士卒饑凍,敬蕘乃沿淮積薪為作糜粥餔之,亡卒多賴以全活,太祖表敬蕘武寧軍留後,遂拜節度使。天祐三年,為左衛上將軍。太祖即位,敬蕘以疾致仕,後卒於家。
李彥威臨刑時大呼道:“出賣我而殺人滅口,這合天理嗎?”回頭望著張廷範說:“盡力做吧,你也快趕上了。”於是被殺。

○蔣殷
不久恢複他原來的姓名。

蔣殷,幼為王重盈養子,冒姓王氏。梁太祖取河中,以王氏舊恩錄其子孫,表殷牙將,太祖尤愛之。唐遷洛陽,殷為宣徽北院使。太祖已下襄陽,轉攻淮南,還屯正陽,哀帝遣殷勞軍。是時,哀帝方卜郊,殷與樞密使蔣玄暉等有隙,因譖之太祖,言玄暉等教天子卜郊祈天,且待諸侯助祭者以謀興複,太祖大怒,哀帝為改卜郊。是時,太祖將有篡弑之謀,何太後嚐泣涕叩頭為玄暉等言:“梁王禪位後,願全唐家子母。”殷乃誣玄暉嚐私侍太後,太祖斬玄暉及張廷範、柳璨等,遣殷弑太後於積善宮。哀帝下詔慚愧,自言以母後故無以奉天,乃卒不郊。庶人友珪與殷善,友珪弑太祖自立,拜殷武寧軍節度使。末帝即位,以福王友璋代殷,殷不受代。王瓚亦王氏子,懼為殷所累,乃言殷非王氏子,本姓蔣。末帝詔削官爵,還其姓,遣牛存節討之,殷舉族自燔死。
唐莊宗時,得到唐原來的宮人景姹,述說當李彥威等人殺唐昭宗時,各王宗屬幾百人都遇害,而挖了一個坑,一同埋在龍興圭北,請求合為一個墳而改葬他們。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

作者:宋歐陽
《新五代史》本紀
《新五代史》列傳
《新五代史》考
《新五代史》世家
《新五代史》附錄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