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中庸章句 作者:子思  

南懷瑾老師講中庸09

他下麵記述的還是講中國這個“禮”,禮的精神。
春秋,修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這就是剛才我們提到的,所以人家西方人講中國文化開始沒有宗教,他們忘記了、沒有研究過儒家這個“禮”,這個就是宗教儀式,實際上我們後世,魏晉以後佛教進入中國,乃至在南北朝到隋唐之間,道教的正式的成立,許多的禮儀,廟子許多的規矩,不管佛教的道教的還是都采用了中國《禮記》的精神,乃至許多的用具,所謂佛教叫做法器,有許多就是中國傳統禮儀祭祀用的法器。所謂“春秋”,這個不是講孔子著的那個第一部曆史《春秋》,是講春天、秋天,是春秋二季,就是我們現在清明的上墳、七月半的祭祖,這些都是春秋的祭祀來的。
“修其祖廟”,這個修並不是修房子,也包括了修房子;祖宗的廟堂,清潔、打掃、整理。
“陳其宗器”,春秋兩季都要把祖宗的傳統代表精神那些東西擺出來。譬如我們有名的(隨便拿一個故事來講),元朝的蒙古民族-------也當然是中華民族的一支,成吉思汗用過的武器,一直始終供在祖廟裏頭,平常不準人看的,這個就是“陳其宗器”。周朝有周朝這個祖宗們用過的東西,擺出來,所謂傳國之寶,家庭裏也有傳家之寶,這個傳家之寶、傳國之寶的這個意思就是“宗器”這個道理。
“設其裳衣”,把祖宗們穿過的衣服掛出來。現在我們時代不同了,過去我們年輕的時候,正月初一開始,就是過年那天晚上夜裏開始,每個家庭把祖宗的像要請出來,以前沒有像,畫的,叫做“容”,容貌那個容,叫掛這個“容頭”,“容頭”就是古代所謂像。那個像畫的時候請名畫家畫,就等於現在寫生的畫,那麼老輩子們給這個畫的時候也很苦,起碼要個把禮拜,衣服穿得整整齊齊坐在那個地方,給他緊看、緊畫,每一點神氣都要畫出來,那麼這種也就是古禮,現在人都用照片掛出來。
“薦其時食”,中國的古禮,什麼時間新產品出來,農作物或者新的稻子、米出來了,或者應時的水果出來,馬上就要拿來供祖宗,獻這個祖宗。
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貴賤也;序事,所以辨賢也;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燕毛,所以序齒也。
“宗廟之禮,所以序昭穆也。”在後世,像我們小時候看到,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不管你姓什麼,姓張的、姓周的,開了這個祠堂,每年祭祖的時候,那個就是另外一種禮了,不管你什麼地位、不管你什麼學問,到了祠堂裏頭平等、看輩分,你乃至看到一個種田人,看到一個殘廢的宗族裏的前輩,叫公公還是要向公公行禮;你官做得再大,到了祠堂裏看到他,還要趕緊要行禮:“公公!公公!”那你的地位你一切都要擺下。你說我錢多,回到自己的宗族祠堂裏耀武揚威,馬上看不起,會把你轟出去的,可以把你當場難堪的,這是中國的古禮,也就是中國的社會,所謂一個宗法的社會。他到了祖宗的廟堂裏頭、宗廟裏頭,“所以序昭穆也”,“昭穆”(是)兩個代號,左昭、右穆,就是大房、二房,譬如一個老祖宗生幾個兒子,老大老二,大房排在左手邊,二的、小的排在右手邊,左右的排列有它的程序,這個叫“昭穆”。
“序爵,所以辨貴賤也。”進了祠堂以後,那麼就看你這個宗族裏的子孫出去在社會上考的功名、做的事業、做的什麼,“所以辨貴賤也”,這個時候地位麼看看,這個地位並不是因為你官做得大;要看你的成績。所以我們看宋朝後代的曆史,宋朝出來一個曆史上的奸臣叫秦檜,很多姓秦的人,到了元朝、明朝的時候說我不姓秦我不姓秦,這是覺得很害羞,這就是中國宗法社會的精神。“序爵,所以辨貴賤也。”。
“序事,所以辨賢也”,在上古的古禮,一年的檢討,在廟堂的祠堂、宗法的祠堂裏,有個檢討會。出去的子孫、在社會上或者做官的,檢討一年裏做了些什麼好事。做得不對在祠堂裏大家臉色不同、看不起。序事,有些公眾的事都在祠堂裏,那個時候沒有開會的名義,實際上會議的製度早就有了,譬如很多的祠堂,我們在大陸上所知道,現在的獎學金啊、後代的讀書啊,獎學金、助學金在古代沒有,古代祠堂有公費,某家的子孫讀書很行沒有錢,每年祠堂開會----哎,公費拿出來啊!族長、長輩一講:應該給他讀書啊。那就公家負擔了,同姓裏頭有公費的,這都屬於布施的範圍。
“旅酬下為上,所以逮賤也”,什麼叫旅酬呢?事情都完了,禮儀祭祖都完了;大家應酬了,那麼祠堂都擺上酒席,大家照輩分的長幼坐的,哪怕是三歲,輩分很大,就是說在祖宗那是最小的小兒,小兒子到了後代都變成長輩了;那個大房二房已經生了好幾代了,小兒子才剛剛結婚呢。哪怕他隻十幾歲、剛結婚,新太太也隻十幾歲來,大家也要給她上位,公公婆婆來了!年輕的婆婆還要擺到上位去呢。那個時候架子大了,那隻有她講話,別人都不敢講,長輩!可是在吃飯的時候,彼此的應酬不分貴賤了,也不分次序,彼此都敬酒。一個宗族難得碰到大家庭全在一起了。
“燕毛,所以序齒也”,燕毛不是拔鳥的毛,酒宴的”宴”,擺酒席,毛,頭有二毛,老了頭有兩種毛——白毛同黑毛;就是白頭發同黑頭發。所謂二毛,這叫燕毛;那麼敬老了,年紀大的、不管輩分,都要敬酒,年紀輕的要給年紀大的敬酒了,敬老尊賢,“所以序齒也”,齒就代表年齡。兩種:馬是大一歲長一顆牙齒,人是大一點掉一顆牙齒,人越老麼牙齒掉光。那個馬,所以講我們看中國文學有一句話“馬齒徒增”,年齡啊講年齡老了,文學上有個形容詞:“馬齒徒增”,說年齡啊冤枉活得很大,學問道德沒有成功,叫“馬齒徒增”。馬是長大一歲,馬是幾歲了?這個馬有幾年了?就把它嘴巴張開看,有幾顆牙齒了。所以齒就代表年齡。“燕毛,所以序齒也,”並不是把你嘴張開說數一下你有二十顆,他有三十顆牙齒,就要坐上位,不是這個意思啊!這是代表年齡,“序齒”。
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這個民族的孝道,也就是禮貌,拿現在講就是社會的次序,生活的次序。“禮”者,就是生活的次序,社會的次序、家庭的次序,也就是生活的藝術。所以“踐其位,行其禮”,到了宗廟、祠堂,每個人位置不同,站的不同。我輩份,年紀大;輩份矮,低,年紀盡管輕,請上位,站到前麵,排位找找上座。各人站自己的本位,有他的次序。“行其禮”,各人的禮貌不同,譬如到了多少年齡了,禮貌有時候要跪拜,年齡八九十了上宗廟,可以免掉跪拜,因為年紀實在太大了,怕身體不好,也許一跪拜跪下來,爬不起來那就糟糕了。“奏其樂”,有一定的樂。進來什麼音樂,祭禮完了什麼音樂,各有次序規定。所以在宗廟裏頭,“敬其所尊”,這就是中國社會的禮儀,我們照古書上的文字講,現在發揮起來都是變更,但是這個精神變更不了,尊重所尊重的人。“愛其所親”,人有沒有私呢?有私的。就是我自己的兄弟,那比較就親一點了,那些伯伯叔叔的兒子也是兄弟,比較有時候生疏一點,稍有一點距離,這個感情、人性感情自然的。所以“敬其所尊,愛其所親”,也是各聽自由,這就叫做自由了。這個自由並不限製你,這個並不是說不是禮,那麼親近一點比較了解,他當然感情深一點,各有各的感情的範圍。
但是中國的古禮,所謂“事死如事生”,對父母祖宗盡管是死了的,當祭祀拜拜的時候,那個精神的嚴肅,就要當他活在前麵。所以,也等於我們到教堂裏頭,上廟子拜菩薩,敬神,或者上基督教堂拜上帝,也是“事死如事生”,這種精神,就像他活在前麵。“事亡如事存”,死了的人,祭祀的時候在觀念裏頭並沒有當他死的啊!就是當活著在前麵,這樣誠敬的精神,所以享其鬼神。“孝之至也”,這種禮儀的製定,生活規範的製定,本來中國傳統就有的,到了周公手裏把他規定成明文,變成一個次序,變成文字。他說這是孝道到達了,人的情感發生、發揮到了最高點;然後,由遵守家庭的孝道的祭禮,發揮到國家大典代表全民、代表全國的大禮,代表國家。
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祖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禮,禘嚐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
所以,“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皇帝代表全國老百姓,所謂郊社——祭天地。郊社又分好多種,有時候爬到高山上,所謂中國有封禪、祭泰山(封禪,禪宗這個“禪”,封禪之禮),那麼,秦始皇也行過,漢武帝也行過,不過普通一般皇帝不大敢行這個禮,都有謙虛之意,自己認為沒有功在國家、功在天下,認為功在國家、功在天下的,在曆史萬代可以流傳,交代給後代的子孫做榜樣,才敢來舉行這個封禪的郊禮。爬到泰山的頂上,祭告天地,換一句話代表:我,活一輩子,做人當了皇帝,給全國老百姓、給這個國家民族做了些什麼事,向上帝報告,向形而上的天道來報告,我總算對得起了,沒有把自己這個生命冤枉地白活一輩子、這個精神。所謂郊禮有好多種。社,所謂社稷,比這個郊禮呢又小一點,每一年,代表國家的帝王領袖,代表這個祭祖宗。譬如一直到我們現在,春秋有時候祭黃帝之禮,在中央大禮堂舉行,就是這個禮儀的規範。那麼我們這個社禮呢,每一年,這個國家的領袖到現在的大祠,原山的忠烈祠,向陣亡將士、革命先烈致敬,這個就是社禮的精神。“郊社之禮,所以事上帝也”,就是對形而上行禮。
“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皇帝除了祭天地,代表全國性以外,又代表他自己的家屬、也所謂舉行宗廟之禮,那是帝王的家祭。老百姓每個人自己有自己的宗廟之禮,代表自己的祖先、家族,所以祀乎其祖先。
“明乎郊社之禮,禘嚐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這是講文化禮儀的重要。這就是中國由禮治與法治的精神結合,上古的自由民主與帝王宗社製度的結合的精神。所以我經常跟外國朋友來講,你說西方人美國式的民主自由是假的啊,不是真的啊!中國過去的帝王製度你看他是非常獨裁——民主的哦!自由的哦!皇帝很難當哦,皇帝做得不對,一樣受人家的責備:“你這個錯了,絕對不對!”有許多議事大臣所謂奏章就來了。你譬如說有名的唐明皇,風流才子的皇帝,張九齡、韓休這幾個大臣還在的時候,唐明皇不敢亂玩啊!玩了以後,他今天晚上睡覺遲一點,第二天張九齡上朝,早晨開早會見麵的時候,這時候跪下來了:“皇上,要保重哦!不能睡得太遲。”他吃不住啊!唐明皇隻好:“是是是,我知道了,你不要多說了!”這個皇帝很難當啊!所以這個唐人的詩句,所以你們讀詩、古詩:“九齡已老韓休死,無複明朝諫疏來”,就是說這個事情。張九齡已經老了,管不了事,自己耳朵聾了,聽不見了,別人也不敢向他報告唐明皇皇帝又做錯了。“九齡已老韓休死,無複明朝諫疏來”,他說,明天早晨,玄宗、唐明皇上朝開會的時候啊,他很放心,這兩個人不在旁邊,他不拘束了,哈,沒有人再講他的不對了,別人不敢講。“無複明朝諫疏來。”諫疏就是給皇帝的報告,叫做奏疏,唐朝的奏議,哪不對。那個報告講的很好聽啦,講一番大道理,實際上明白的皇帝看得都直流汗了,那就是講他不對:“哎,你這個生活過得不對,你是一國的標榜。”所以是這個道理。像這些精神啊就是這個精神來的。所以講,“郊社之禮”懂了,“禘嚐之義”,“禘”也是禮。譬如說郊禮是好幾年一祭天地,就是作為一個國家領袖,多少年一次呈祭,等於現在的民選,五年、六年,向上天要報告一次。“禘嚐之義”,然後要敬天,拿起第一杯酒,倒下地下來,那是代表敬這個天地。有時候發抖啊!心裏曉得我這幾年當中沒有做得那麼好,心裏有數啊!這個叫做“和尚不吃葷——心裏有數”(一笑)!他這個心裏頭自己要發抖的,那是很難受。但是你說這個禮有什麼關係呢?那麼拜一拜,那麼又怕什麼?可是,真的曉得這個精神,自己心裏頭,人不能自欺,欺騙了自己吃不住的。
他說懂了“郊社之禮,禘嚐之義”,這個哲學的精神,“義”就是哲學的精神,“治國其如示之掌乎”,那對於天下國家的政治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他很明白。明白到什麼程度啊?等於自己看自己的掌紋看的那麼清楚。所以學問真到了以後,天下的道理都明白,明白了自己看手掌一樣那麼清楚,“示之掌乎”,就是那麼清楚擺在前麵。
那麼,講了這些,下麵做一個總結論。總結論引用孔子當時在世的時候,孔子是魯國人。魯國的諸侯,拿現在後世隨便講就是魯國的皇帝、這個領袖叫魯哀公,我們曉得,這個哀公啊、什麼公啊,哀王啊,漢朝有哀帝啊,皇帝啊什麼帝啊,這個也是禮,中國文化,看曆史一翻,你把皇帝帳薄一翻,這個皇帝叫什麼帝、什麼帝曉得了。武帝、文帝很了不起,什麼明帝、宣帝那更好了,了不起。文啊、宣啊都是好,所以孔子稱為“文宣王”。這個叫“諡法”。中國古代的古禮,做官的人乃至當皇帝,一生的好壞,死了一個字就是春秋大義給你定下來,這個是什麼人。所謂哀帝就是夠悲哀的啦!所以你看漢朝那個最後亡國的皇帝,被曹操逼宮逼掉的——漢獻帝,奉獻出去了,那就是獻帝,哈!那你要看了這個你就懂中國曆史了。所以以前,我們的曆史,中國古人讀書人、知識分子,到最後來做事做官,還有一個心理負擔很重,不要給自己後代子孫丟人,不要給自己在曆史上丟人,這個責任感放在他的觀念裏頭很重!不像現在人,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管你的,老子現在活得好就對了。這是現在人。所以講中國文化,他生命活著要瞻前顧後——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後代。
說孔子當時,這個魯哀公(當時不叫魯哀公,死後給他的諡號)問政,問孔子政治的道理。孔子就答複,你看孔子的講話:
哀公問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孔子說這個你不需要問我,曆史有,請皇帝多去讀曆史就知道了,曆史就是我們的榜樣。他說文王、武王的這個政治,“布在方策”,明白寫在曆史上。方策,方方的竹片刻上去,中國古人以前不是書啊,方方一塊竹片,曆史拿刀雕刻在上麵,這個叫做方策。策不是現在這個“冊”,現在的冊怎麼樣子寫呢?這個兩個月亮一樣的,中間沒有兩點,橫過來這個“冊”,這個冊也是象形哦!一片一片方的竹片子,中間拿個繩子把它串起來“嘩啦嘩啦”這個就是冊。那麼,這個“策”字同那個“冊”道理差不多,意義兩樣。這個策是竹字頭的,下麵“束”,把繩子捆起來,所以叫做策。“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他說曆史上有啊!不過啊,他說,“人”,英雄創造了時代,聖人創造了曆史,“其人存,則其政舉”。政治的思想盡管好,製度盡管好,法製也好、政治也好,法律盡管精密,實行法律實行那個政治是人,那個時代碰到了有好的人物,這個時代是了不起的時代。人不對呀,就不行了!換句話說,孔子告訴魯哀公,在乎你自己領導了,你不要問了,講道理講不完哪!所以“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周公武王一過了以後,一代就差一代了。像我們講笑話的,這個一代就不如一代了,到了現在不曉得什麼代了,那就糟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夫政也者,蒲盧也。
他說你要曉得,“人道”,人類最敏感的是什麼?就是政治。比如國家社會政治好壞,對人類氣候一樣的敏感,太熱了我們受不了,太冷了受不了,氣候不好大家受感冒,時代的風氣不好大家跟著不好,都感冒了、感冒病。社會的風氣、政治風氣一好,整個的社會影響都好了,所以“人道敏政。”
“地道敏樹”,那個土質好不好,那個植物種下去就曉得了。好的土壤植物生長就好,土壤壞了植物就長不出來了。這四句話,看曆史感歎非常重!其實啊,講起這個哲學的意義很多。時代就像一個土地,那個時代好的時候啊,產生那些青年才俊人物,真是了不起,真是好!時代差的時候,產生得較差,所以“人道敏政,地道敏樹。”
“夫政也者”,所以政治的道理啊,像“蒲盧”,蒲盧就是北方的蒲蒙花,等於南方的蘆花,茅草一樣的,很賤的那些草,你不要理它它都會長出來,這是“地道敏樹。”這些草啊,你怎麼砍都砍不光的,你把它根根拔了,過一下又長了。所以這句話就是那麼一句話,形容詞,“夫政也者,蒲盧也”。毫不相幹的一句話,就像那個草一樣。怎麼像草一樣?政治好的那個時代,幾年當中這個社會馬上繁榮,像我們現在一樣,一下就對了,敏感得很,“夫政也者,蒲盧也。”
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故為政在人”,所以啊,孔子的教化、教育來了,等於釋迦牟尼佛的說法,說你不要問政治的哲學了,總而言之,他又把他拉到人道了。政治理論理想盡管怎麼高、製度怎麼好都不管,為政的道理在於人、領導人個人。換句話他就勸魯哀公,你問你的本身對不對。“取人以身”,那麼人呢要怎麼看呢?就看他的本身,不是說你身體好不好,你本身的道德修養夠不夠。“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那麼看你本身看什麼呢?就看你道德教養、文化的基礎好不好,這個就是“道”,“修身以道”。
那麼修道呢?他說道啊,“以仁”,仁慈、愛人、愛天下人,慈悲愛世。那麼,中國經常講“仁”,所以現在你像美國那個總統提倡“人道”,人道在仁道的下麵,中國的仁道包括他那個人道。仁,不是隻講人道哦,不隻講我們人類的人道,仁是包括了愛一切眾生,就是佛家那個觀念,所謂“親親、仁民、愛物(一切的物)”就叫做“仁”。所以他這裏《中庸》就有解釋,“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所以仁道啊,就是由人道開始做基礎,人道開始“親親為大”。儒家同佛家不同,佛家動輒就要度眾生,自己都度不了,怎麼度啊?儒家不吹這個大牛,很謙虛,“親親為大”,先不度眾生,先度我自己;我度好了,度我的親人父母兄弟姊妹、度我的家屬;度好了,一個圈子、一個圈子慢慢地放大,就是“親我親以及人之親”,“老我老”,我的老人都有得歸屬了,再擴充這個力量,救社會上其他的老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孩子們把他教養好了,那麼,有力量再教養社會上(其他的孩子),一個圈子慢慢放大。動輒就要度一切,你半個都度不了。所以儒家批評佛家的不對,基本上方法上的衝突就是在這裏。那麼他這裏講“親親為大”,先由我親近的人開始做起,這就是仁道的初步。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那麼仁義這個“義”,什麼叫做義呢?什麼叫義啊?說:朋友,你有錢沒有?我們現在報紙上不是看到啊,那個在搶計程車的,刀一拿:朋友,講義氣的,有沒有?我要三百塊!沒有,給你一刀!那也是義氣嘛!你有,哦,老大,你夠義氣啊!我說三百你就給三百!嘿,這是土匪的義。所以義者是“宜也”,怎麼樣合適,恰到好處、適宜。就是禮。義的道理,“尊賢為大”,親近有道有德的,學這個人文的規範,這個是最重要。也就是佛家的精神所謂親近善知識,儒家就叫做一個字“義”,就是應該的、合理的,所以仁跟義倆的解釋孔子在這裏解釋:“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你們讀中國書要注意啊,“親親之殺”,哦,親親要把他殺掉。那不得了!殺是切到這裏為止,切,刀切下來一樣,“殺”就是到這個階段。所以親親之殺,親親也有個程度的呀,過分了也不行。過分了就是完全自私了,你不能愛社會愛人類了。就是親親愛自己的人,也要相當的程度,過分了變成溺愛,溺愛是愛小孩愛自己的子女假使溺愛呢,這個兒女的教育給父母害了。父母太愛啊,害了兒女,他不知道親親之殺。換一句話你對於自己兄弟姊妹父母的孝順,也有一個禮儀的範圍,過分了,也錯了。這是親親之殺,有一個程度、界線。
“尊賢之等”,尊重賢人有德之士,也有一個範圍。要求一切等等有個範圍,超過了這個範圍就不行。所以,禮就是一個界線、生活的藝術、一個防範、一個範圍,有一定的範圍,他說這個禮的道理就是這樣產生的。禮等於宗教的就是戒律。那麼,現在講到禮的道理。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他說一個人“在下位”,在下麵的老百姓們,下麵社會上一般人,“不獲乎上”,有意見、有痛苦不能夠達到上麵,領導人不知道,皇帝不知道,那就完了,他說“民不可得而治矣”。實際上一個領導人就是大家庭一個家長,每個家庭的成員的痛苦,他對一切應該知道;社會的毛病應該知道。不知道,“不可得而治矣”,這個治道上邊就有問題了。所謂後世的曆史上叫做“下情不能上達”,下麵的痛苦、一切的情形,上麵完全給中間有權力的人、給曆史上那些當權派阻礙了,不知道。像有些曆史到了最後的危險的時候,明明敵人打進來,像南宋的末期,敵人已經打過來了,皇帝都不知道,然後有人告訴他敵人來了,聽到炮聲都響了,他說這是什麼啊?“哦,這是他們做喜事放鞭炮啊!”那些奸臣這樣欺騙那些皇帝的,也有這種事情。那麼,“民不可得而治矣”。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所以啊,他說一個講修養文化道德的,先要要求自己本身做起、修身。那麼在我們佛家呢?修身需要戒定慧了,打坐啊,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儒家呢?修身啊,“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最高的表達,就是看你在家庭裏頭,對父母啊、兄弟啊、姊妹啊,家庭兄弟姊妹都處不好,去朋友之間會處得好,很難的!當然朋友也是五倫之一,所以你親近旁邊的人都沒有辦法和平相處,你說你會去度眾生?恐怕眾生要度你了!那很難的。所以說,修身之道,先由事親做起。事親不是父母親,父母親也是一種了,(還有)你的朋友、你的旁邊人。
“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你雖然曉得要事親呢,第一個曉得了解人,人與人之間怎麼樣做人。但是要了解人啊,“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越來越大了。這要曉得這就要懂得哲學,就要曉得形而上道。你看儒家開始是很簡單,從做人做起,他一步一步向上走啊,看不見了,這是“一行白鷺上青天”,越飛越高了。但是他的修行有個次序的,從你自己做人的行為基本開始起,才能達到“道”,了解那個不可知的一麵。其他的宗教一開始來就是先了解那看不見的一麵,結果都發瘋了,然後看人、做事,一切宗教徒,背個白布啊,你趕快信這個啊!然後看到人就是這樣哦!這完全是兩個事。儒家不是,從人道一點一點做起。到達這裏要想了解人,就是了解自己人性,那麼不可以不知天。那麼知天怎麼知啊?照其他的宗教的講法,然後“天”,就談到形而上道了,那就遠得不可思議了,最後不可知、不可數、不可量,反正都不可、又不可、不可也不可,所以叫做不可思議,把你切到那裏,到此為止。你說不可思議怎麼辦呢?哎,到此止步,“遊人止步”,嗬,就把你擋住了。儒家天道在哪裏?“天道遠,人道邇”,天道太遠,人道很近,回轉來由人道告訴你天道。
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他說,“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天上、形而上的事情不管,形而下、天底下人文、就是人類的世界,當然,我們人類戰勝利了,其他動物不談了。人類的世界達道有五個,通道,通道就是原則,誰都不能違反,並不是哪個規定,是自然的道理。“所以行之者三”,有五種達道,就是五倫。所以講倫理觀念,我們現在講倫理,就是中國文化講五倫。什麼叫一倫一倫啊?不是愣頭愣腦的那個愣。倫者就是一類,這一類、一倫,人倫,這一個範圍,人的範圍,所以叫人倫之道。不是人都要學得笨來笨去愣頭愣腦,那就不對了。那天下達道有五種,“所以行之者”我們切實第一步要做到的三種,哪三種?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交,這是五倫。這個五倫怎麼樣去做到呢?這五種社會的次序。
君臣,現在講就是國家,我們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就是沒有國家就沒有家庭、沒有個人,這是君臣之道。父子,就是沒有父母就沒有我。那麼有男女一定成了家,有夫婦。有兄弟。第五倫很怪,(同)血統沒有關係——朋友,朋友之道,這是中國文化特殊的地方,朋友之道就是社會關係,現在講人際關係了。現在講人際關係不對,亂交一陣,反正碰到就點頭,就拉個手:你好!我好!明天一起喝酒。人際關係拉一拉,如此而已,沒得真感情。講朋友之道、人倫之道有真感情。因為有許多人生很多痛苦的事情,上麵四倫沒有辦法、倫不起來,有些事情你給太太講啊,太太罵你一頓;你給先生講、丈夫講啊,丈夫訓你一頓:你這個女人!不懂事。隻有朋友可以談。有許多事無法跟父母倆談,也沒有辦法跟兒女兩個談,也沒辦法跟兄弟倆商量,所以朋友之間、在親與遠之間,可以談。更沒有辦法向國家領袖報告:報告總統,報告皇帝,我有痛苦!你有什麼痛苦啊?我頭痛。那總統管不了那麼多,皇帝沒有那麼多精神管你每一個老百姓。所以五倫之間隻有朋友,你去給朋友講,也用不著“報告朋友,我有頭痛。”那就神經了。朋友之間隨便碰到:哎,頭痛得要命!好朋友說:趕快!拉你去看病去。朋友之道,特殊不同。這叫五倫。但是五倫怎麼樣做得好呢?
“知仁勇,三者”,做人做事就是這三樣。你把人倫之道,人要有智慧,能夠有愛人之心、仁慈,還要有大勇、有決斷,所以我經常講你們要學會決斷。大勇很難。我經常看你們青年同學們很少有大勇,亂勇則有,那叫做魯莽之勇,這不是大勇。大勇是一件事情、到時候一件困難到前麵了:就是這樣!就決定了。那要智慧啊!沒有智慧沒有大勇啊!哎呀,那怎麼辦呢?那你去吧。去嗎?怕熱。那你不去嗎?不去啊,放不下啊!那你到底去不去?又想去又不去。你究竟怎麼辦啊?我想想看啊!你想好了沒有?還沒有啊!這這這這……(眾笑)那是天下之達道第四也!那就是也有個天下之壞道三:推、拖、拉!又推又拖又拉,那怎麼行?
所以孔子說天下之達道三種:知、仁、勇。
“三者,天下之達德也。”就是說達德,換句話,連起告訴我們,“所以行之者,一也。”一個精神,人生就要具備三個條件:知(智)、仁、勇。知,佛家就是《金剛經》的般若,大智;仁,就是慈悲;勇就是忍辱、毅力、堅定的毅力、定力,勇就是定,所謂學佛的人要修定,那個定的人要多勇啊!說不想了妄念,這個欲望不要,丟掉!放下!那個放下是多大的勇啊!一般人年輕人隨便學佛學打坐,你放下!“我放不下。”你放不下你去吧!放不下你隻好去嘛,何必在這裏盤腿啊!這一點勇都沒有。“知、仁、勇三者,(是)天下之三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人倫之道是五種,社會的次序,家庭的次序,基本的道德。怎麼樣把它做好呢?做人做成一個人呢?做人的條件必須要具備三個:智、仁、勇。但是智仁勇啊,你說我知道啊,《中庸》也背過啊,智仁勇我做不到啊!是啊,也難怪做不到。孔子說:
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一般人是做不到。有些人天生聖人,生來他就做到,就是這塊料,什麼料?聖人料。那他就可以做聖人,啊,你叫他做別人都做不到,嗬,要天才,生而知之。那麼我們不是生而知之,怎麼辦呢?就要學而知之了,慢慢去學,練習。你說我再學啊做不到,那就要困而知之,自己勉強自己,非做到不可。別人一年做到,我拿十年總可以做到吧!人家一百天做得好,我拿三年總學得好吧!要有這個決心。所以“或生而知之,學而知之,困而知之”,成功是一樣的哦!你不要看自己笨哦,隻看你肯不肯哦!“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力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那麼做到呢也有三種,有些人“安而行之”,天生聖人,他生來就合於道,他的大智大仁大勇就是道,所以他對於你認為、我們認為:哎呀,修行好苦哦!又沒有花衣服穿,又沒有好的吃,又要不結婚,住的地方又可憐,住茅棚——有人認為這是第一等享受,人生這一切不要。“安而行之”,他願意這個。一般人佛家叫你學空,空不了啊!那有人天生越清淨越舒服,他容易成,天生聖人,天生得道,安而行之。“或力而行之”,有人力而行之,累得要死,偶然到廟子上一住:哎喲!這幾天清閑哦!“啊,我等於出家。”那是利用那一點清淨影響他的,力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管你對不對,把你頭剃光了送去當和尚再說!然後呢,你說已經當了和尚也隻好修修道,結果他修成功成佛了,就是“勉強而行之”。但是不管哪一種,“及其成功,一也。”到了成功最後是一樣,沒有差別、沒有等次的,做人也是這樣。所以你說,你自己聽了這些聖人之道,你要做聖人,就要勉強而行之。我們不是聖人料,不做聖人啊,也做一個“剩人”,剩下來的人。那麼慢慢來,把書本背一背,將來總有一生我會做到同孔子一樣,也好。我們今天這一段講不完[引磬響]。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

作者:子思
《中庸》正文
南懷瑾講《中庸》
《中庸》人生智慧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