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告子章句上·第六節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幹。’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公都子說:“告子認為:‘人性本沒有善與不善。’有人說:‘人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為善;所以文王、武王在位,人民就喜好善;幽王、厲王在位,人民就喜好暴行。’還有人說:‘有的人本性善,有的人本性不善;所以當堯為君主時就有像這樣的壞人;有瞽瞍這樣壞的父親時就有舜這樣好的兒子;以紂這樣暴虐的侄子,而且做了君主,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幹這樣仁德的賢人。’如今說‘人性本善’,那麼他們說的都不對嗎?”

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說:“要說人本來的性情,則是可以為善的,這就是我所說的人性本善。至於有的人行為不善,不是人本質的過錯。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恥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曲直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就是表現為相互親愛;羞恥之心,就是表現為行為方式;恭敬之心,就是表現為社會行為規範;是非曲直之心,就是表現為人的智慧。與人建立相互親愛的關係、選擇最佳行為方式、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都要用智慧,不是由外麵滲入到我內心的,是我本來就有的,隻是未曾思考罷了。所以說:‘探求就可以獲得,放棄就是失去。’有的人相差一倍、五倍乃至無數倍,他們就是沒有發揮出善的本質的人。《詩經》上說:‘上天生育了眾多的人民,有萬物就會有準則。人民掌握常道和法度,崇尚那修美的規律。’孔子說:‘作這首詩的人,大概已經知曉事物的道路了,所以他說有萬物必然有其準則;民眾掌握常道和法度,所以才崇尚那優美的德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孟子》

《孟子》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公孫醜章句上
《孟子》公孫醜章句下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離婁章句上
《孟子》離婁章句下
《孟子》萬章章句上
《孟子》萬章章句下
《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告子章句下
《孟子》盡心章句上
《孟子》盡心章句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