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黃帝四經》 作者:佚名  

卷七 經法·亡論

凡犯禁絕理,天誅必至。一國而服六危者,滅;一國而服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而服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之君而服三凶者,禍反自及也。上溢者死,下溢者刑。德薄而功厚者隳,名禁而不匡者死。抹利,襦傳,達刑,為亂首,為怨媒:此五者,禍皆反自及也。
凡是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違反了天理的人或國家,必然受到上天的懲罰。一個國家具備了因六種悖逆的現象而形成的六種危險和危害,這個國家就會滅亡。一個國家出現了肆意懲罰殺戮三種無罪的人的情形,這個國家就會瀕於死地,這是因為廢弛法令的國家必然滅亡無疑。一個國家出現了三個方麵者壅塞不通的情況,就會喪失國土,更換君主。一個國家的君主具有三種惡德的話,就會自己招來禍殃。君主驕溢,必被戮而死;臣下驕奢,必有就刑之殃。隻重武功而輕視文德的國家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各種等級製度和法令條文不能正定的話會導致國家滅亡。覬覦貪圖別國的土地資財,輕易地改變主意背棄盟約,不恭行天意對於有罪之國予以懲罰征討,扮演禍亂的肇始者,充當引起怨恨的媒介,上述五種情況,都是自取禍患的作法。

守國而恃其地險者削,用國而恃其強者弱。興兵失理,所伐不當,天降二殃。逆節不成,是謂得天;逆節果成,天將不盈其命而重其刑。贏極必靜,動舉必正。贏極而不靜,是謂失天;動舉而不正,是謂後命。大殺服民,戮降人,刑無罪,禍皆反自及也。所伐當罪,其福五之;所伐不當,其禍十之。
防守一方如果僅僅憑藉地勢險要,城郭牢固勢必有被侵削之危,進攻一方倘若完全依仗軍事上的強大必定會由強變弱。出兵不講事理,征伐不合天道,上天就會降大禍。舉動不違天道,就會得到天助。舉動確實違反了天道,國家的命數也就不長了,還會受到上天的重罰。當事物運行變化到極點時,人們就必須安靜下來,動靜進退必須符合適度。而事物已發展到極點人們卻還不能靜息下來,這就會失去天助。動靜進退不合適度,這是違背天命的。人已歸降還要殺戮,人有賢德反被殺害,人無罪過卻施刑罰,上述作法,都是自己取禍。討伐征敵如果符合天道,就會得到五倍的福助;討伐出征如果不符合天道,就會受到十倍的懲罰。

國受兵而不知固守,下邪恒以地界為私者保。救人而弗能存,反為禍門,是謂危根。聲華實寡,危國亡土。夏起大土功,命曰絕理。犯禁絕理,天誅必至。六危:一曰嫡子父,二曰大臣主,三曰謀臣外其誌,四曰聽諸侯之廢置,五曰左右比周以壅塞,六曰父兄黨以拂。六危不勝,禍及於身。三不辜:一曰妄殺賢,二曰殺服民,三曰刑無罪:此三不辜。
國家受到侵犯,君主不專心如何堅固防守,屬下也隻是隨意劃分管界但求自保。援救他國卻不能使之免於危難,反而給自己招來禍患。上述三種情況是使國家招致危險的根源。不具實力反而虛張聲勢地去進攻別國,結果是國家危險,土地喪失。農忙季節卻大興土木,這是違背天理農令的。做了不該作的事情,違反了天理必然會受到上天的懲罰。所謂“六危”:一是太子行使君父的權力。二是大臣行使君主的權力。三是謀臣懷有外心。四是本國君主和官吏的任免聽任諸候的意願。五是群臣勾結蒙蔽君主。六是君主的伯叔兄弟各自結黨,擴展勢力,以違抗君命。上述國家存在的六種危險因素不能克服,必然會自取其禍的。所謂“三不辜”:一是肆意殺害賢良,二是殺戮已經歸降的人,三是對無罪之人濫施刑罰,這就是“三不辜”。

三壅:內位勝謂之塞,外位勝謂之拂;外內皆勝則君孤直。以此有國,守不固,戰不克。此謂一壅。從中令外謂之惑,從外令中謂之賊。外內遂爭,則危都國:此謂二壅。一人擅主,命曰蔽光。從中外周,此謂重壅。外內為一,國乃更。此謂三壅。三凶:一曰好凶器,二曰行逆德,三曰縱心欲:此謂三凶。
以後妃為代表的外戚勢力過大,這就叫閉塞不通。朝官的權威過大就稱為逆上;外戚和朝官權威都過於強大,君主就會勢單力薄。在這種情況下統治國家,防守不會牢固,攻戰不會取勝,這就是“一壅”。外戚權臣們假藉中央的名義來命令地方就會使地方迷惑,以地方勢力來挾製中央就稱為亂臣賊子。地方與中央分爭權力,國家就會受到損害。這就是“二壅”。後妃一人控製君主,就比喻為遮蔽日光。後妃為首的外戚勢力以及朝官勢力兩方麵對君主實行封鎖,這就形成了嚴懲的壅蔽態勢。一旦權臣勢力與後妃為首的外戚勢力勾結在一起,那麼國家也就要更換君主了,這就是“三壅”。所謂“三凶”,一是恃勇好戰,專嗜殺伐。二是倒行逆施,妄殺賢良。三是無視法紀隨心所欲,這便是“三凶”。

昧天下之利,受天下之患;昧一國之利者,受一國之禍。約而背之,謂之襦傳。伐當罪,見利而反,謂之達刑。上殺父兄,下走子弟,謂之亂首。外約不信,謂之怨媒。有國將亡,當罪複昌。
貪圖整個天下的財利,就會承受天下的災患;貪圖一國的財利,就會承受一國的禍患。與別國簽訂了盟約中途背叛了人家,這就叫作反複善變。討伐有罪之國,見到利益便中途而返,退出盟國不再與其討伐,這就叫作不恭行天罰。殺戮迫害自己的親屬,這就叫做肇始禍亂的罪魁。與臣下有約定卻不守信義,這就叫充當引起怨恨的媒介,會導致本國滅亡,本已衰敗了的敵國也會因此重新興盛。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黃帝四經》

《黃帝四經》

作者:佚名
《黃帝四經》經法
《黃帝四經》十大經
《黃帝四經》稱經
《黃帝四經》道原經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