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卷六 泛愛眾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凡是人,就應該給予關心和愛護,因為大家都是天地所生。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德行高尚者,名望自然會高。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有才能的人,聲望自然不凡,人們內心真正信服的,是有真才德的,而不是自說大話的人。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自己有能力,就可以服務大眾,不要自私自利,舍不得付出。別人有能力,應當學習欣賞讚歎,而不要嫉妒、毀謗。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對窮人驕橫無禮。不要光取悅新交的朋友,而厭棄過去的朋友。

人不閑,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
對於正在忙碌的人,不要用事情去打擾他;當別人心情不好或身心欠安的時候,不要用言語幹擾他。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說。
別人有缺點,不要當麵揭穿他;對於他人的隱私,切忌到處宣揚。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讚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當對方聽到你的稱讚之後,必定會更加勉勵行善。

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是做壞事。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還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
朋友之間應該用仁義道德互相規過勸善,這樣雙方的修養都會有提高。如果對別人的過不規勸,自己和對方的品德都會有缺失。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
財物的取得與給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寧可多給別人,自己少拿一些。

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
與人和睦相處。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省問問自己:換作是我,願不願意,如果連自己都不喜歡,就不要勉強別人。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寬大為懷把它忘掉,怨恨不平的事不要停留太久,過去就算了;至於別人對我們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記不忘,常思報答。

待婢仆,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對待家中的婢女與仆人,要注重自己的品行端正並以身作則,雖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寬大更可貴。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如果仗勢強逼別人服從,對方難免口服心不服。唯有以理服人,別人才會心悅誠服,沒有怨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弟子規》

《弟子規》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