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卷十八·陳高祖

自曹魏以迄於宋,皆名為禪而篡者也。蓋嚐論之,本以征誅取天下,狃於習而假跡於篡者,唐高祖也,其名逆,其情未詐,君子惡其名而已。以雄桀之才起而圖功,其圖功也,以覬得天下為心,功既立而遂攘之,曹魏、劉宋也,而劉宋之功偉於曹魏矣。受推誠托孤之命,遂啟逆心,非不立功,而功不在天下,以威福動人而因竊者,司馬氏也。無固獲之心,天下亂而無紀,一旦起而攘之者,宋太祖也。無功於天下,天下已亂,見為可奪而奪之者,梁武帝也。既無功矣,蓄奸謀以從人於弑逆,因而奪之者,蕭齊也。本賊也,而名為禪者,朱梁也。

若夫陳氏之篡梁,功劣於曹、劉,而抑有功焉。天下之亂已極,可攘而攘之,亦無固獲之心,如是,則不足以頡頏於劉宋,而優於趙宋,有討平侯景之義;愈於曹、馬者,無素蓄之奸;賢於梁武者,無犯順之兵也。是故其為君也雖微,而其罪亦輕矣。卻淵明而複辟於敬帝,非果念武帝之子孫而固立之,然當其時,江左之不能自立甚矣,蕭詧稱藩於宇文,以殺叔父而保一隅,以號為君,淵明稱藩於高氏,以蔑君之遺孫,而擁虛號以為君,皆非君也。宇文,高氏守藩之臣也,使淵明得立,則舉江東以屬服於高洋,尤慘也。陳高非忠於蕭氏,而保中國之遺民,延數十年以待隋之一統,則功亦偉矣哉!

夫陳高始起嶺表之日,逮乎入討侯景之初,固知其未有妄幹天位之誌也,蕭氏子孫自相戕賊,天下莫適為主,而後思攘之,其罪既輕,雖無赫赫之功,而功亦不可泯,視隋之居中狐媚以奪宇文氏者遠矣。若夫君子之有恕於隋者,則以中國代夷狄,得之不以其道,而終不可名為篡也。此陳、隋之後,天下所以定也。惜乎唐之不正名為誅弑父虐民之獨夫,而托之乎禪,以自居乎篡也。

君子之善善也,豪毛必取,唯其豪毛之果善也。若夫赫然著一善之名而實無,非惡役於其名而取之,則受罔於非其道,為愚而已矣。

陳氏篡梁,王琳起兵至湓城以伐陳,赫然討賊之義舉也。自君子論之,子之篡燕,齊宣王興師伐之,而孟子曰:“以燕伐燕。”若琳者,豈但以陳伐陳哉?琳起兵以救元帝於江陵,正也。蕭詧導宇文氏以戕元帝,而毀其宗社,詧者,琳之仇讎也;而詧不能獨成其惡,元帝死於宇文氏之刃,則宇文氏尤琳之不共戴天者也。侯平不受琳之指麾,琳遂奉表於高洋,去華即夷,惡已大矣,猶曰高氏非吾讎也;以妻子陷入於關中,複奉表稱臣而西向,身為盟主,二三其德,荏苒妻子之私愛,北麵稽顙於殺吾君、亡吾國之索虜鮮卑;斯人也,陳主所蠭蠆視之,不以為人類者也,而何能奉詞以討陳邪?蕭詧,琳之讎也,敬帝非琳之讎也,元帝死亡,敬帝以武帝之孫元帝之幼子立於建業,琳既兩奉表於二虜,複稱臣於敬帝,以縻係於梁,梁征之為司空而不至,何為者也?使琳果有匡複之心,則身既為上流之盟主,應司空之召,人奉敬帝,折陳氏之邪心,夫豈不能?既懷貳心,親高齊而忘故國,及陳之篡,乃竊討賊之名,以與陳氏爭,倚高氏之援,求蕭莊以借為主,一人之身,倏彼倏此,廉恥蕩然,而尚可許為討賊之師乎?幸與陳氏勝矣,陳而敗也,高洋乘亂而取江東,琳不能禁,固琳之所不恤也。假令蕭莊得入建業而君梁,琳因起而奪之,勢所必然,抑琳誌之固然者也。無恒之小人,旦夕莫測,而許之以討賊之義乎?即後事而觀之,陳遣謝哲往說,而琳又還湘州,陳高祖殂,複背約而奉蕭莊屯湓城以稱帝,大敗於侯瑱,而奔齊之誌決矣,此琳始終變詐之情形也。故曰非但以陳伐陳也。

嗚呼!人至於無恒而極矣,無恒者,於善無恒也,於惡亦無恒也;於惡無恒,而有時乎善,其果善與,猶不可據也,況乎其徒以名邪?為君也忠而死,為父也孝而死,非為君父而忠孝也,吾臣吾子不忍自廢者也,豈忍以忠臣孝子為可獵取之浮名乎?失身於異類,則已無身矣,無身而君誰之君,父誰之父,遑及忠孝哉!且若琳者,則又失身於異類而亦無據也,倏而禽,倏而人,妖魅而”矣。今有妖魅於此,衣冠粉澤,而遂樂推之以為人,非至愚者不然。然則假琳以梁臣之名,而嘉予其伐陳之義,又何以異於是?人之別於禽獸,恒而已矣。君子之觀人,絜其初終以定其貞邪,持論之恒也;乍然見其襲義之虛聲而矜異之,待其惡已敗露而又貶之,亦持論之無恒者也;無恒則其違琳也不遠矣。善善而無一定之衡,可不鑒與!

被征不屈,名為征士,名均也,而實有辨。守君臣之義,遠篡逆之黨,非無當世之心,而潔己以自靖者,管寧陶潛是也。矯厲亢爽,恥為物下,道非可隱,而自旌其誌,嚴光、周黨是也。閒適自安,蕭清自喜,知不足以經世,而怡然委順,林逋、魏野之類是也。處有餘之地,可以優遊,全身保名而得其所便,則韋、種放是也。考其行,論其世,察其誌,辨其方,則其高下可得而睹矣。

瓊者,孝寬之兄,放者,世衡、師道之族也,故二子者尤相肖。其家,赫然著顯名、居厚實於天下,而己得以高臥,邀人主之尊獎,則亦何求於一命之榮哉?二子者尤相肖也,此為逍遙公、豹林處士而已矣。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讀通鑑論》

《讀通鑑論》

作者:王夫之
《讀通鑒論》卷一
《讀通鑒論》卷二
《讀通鑒論》卷三
《讀通鑒論》卷四
《讀通鑒論》卷五
《讀通鑒論》卷六
《讀通鑒論》卷七
《讀通鑒論》卷八
《讀通鑒論》卷九
《讀通鑒論》卷十
《讀通鑒論》卷十一
《讀通鑒論》卷十二
《讀通鑒論》卷十三
《讀通鑒論》卷十四
《讀通鑒論》卷十五
《讀通鑒論》卷十六
《讀通鑒論》卷十七
《讀通鑒論》卷十八
《讀通鑒論》卷十九
《讀通鑒論》卷二十
《讀通鑒論》卷二十一
《讀通鑒論》卷二十二
《讀通鑒論》卷二十三
《讀通鑒論》卷二十四
《讀通鑒論》卷二十五
《讀通鑒論》卷二十六
《讀通鑒論》卷二十七
《讀通鑒論》卷二十八
《讀通鑒論》卷二十九
《讀通鑒論》卷三十
《讀通鑒論》卷末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