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遼史》 作者:脫脫  

列傳·卷二十三

蕭惠(慈氏奴)蕭迂魯(鐸盧斡)蕭圖玉耶律鐸軫
蕭惠,字伯仁,乳名脫古思,淳欽皇後弟阿古隻五世孫。

蕭惠,字伯仁,小字脫古思,淳欽皇後弟阿古隻五世孫。初以中宮親,為國舅詳穩。從伯父排押征高麗,至奴古達北嶺,高麗阻險以拒,惠力戰,破之。及攻開京,以軍律整肅聞,授契丹行宮都部署。開泰二年,改南京統軍使。未幾,為右夷離畢,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議以遼東重地,非勳戚不能鎮撫,乃命惠知東京留守事。改西北路招討使,封魏國公。太平六年,討回鶻阿薩蘭部,征兵諸路,獨阻卜酋長直剌後期,立斬以徇。進至甘州,攻圍三日,不克而還。時直剌之子聚兵來襲,阻卜酋長烏八密以告,惠未之信。會西阻卜叛,襲三克軍,都監涅魯古、突舉部節度使諧理、阿不呂等將兵三千來救,遇敵於可敦城西南。諧理、阿不呂戰歿,士卒潰散。惠倉卒列陣,敵出不意攻我營。眾請乘時奮擊,惠以我軍疲敝,未可用,弗聽。烏八請以夜斫營,惠又不許。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惠為招討累年,屢遭侵掠,士馬疲困。七年,左遷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尋遷南京統軍使。
初時因為是中宮親眷,為大國舅帳下詳穩。隨同伯父排押征討高麗,至奴古達北嶺,高麗依靠險阻拒守,蕭惠力戰,破之。待到進攻開京,以軍紀嚴整聞名,授職為契丹行宮都部署。開泰二年(1013),改授南京統軍使。不久,為右夷離畢,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朝議認為遼東乃是軍事重地,非勳臣國戚不能鎮守,聖宗便命蕭惠知東京留守事。改為西北路招討使,封魏國公。

興宗即位,知興中府,曆順義軍節度使、東京留守、西南麵招討使,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鄭王,賜推誠協謀竭節功臣。重熙六年,複為契丹行宮都部署,加守太師,徙王趙。拜南院樞密使,更王齊。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惠曰:“兩國強弱,聖慮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蕭孝穆曰:“我先朝與宋和好,無罪伐之,其曲在我;況勝敗未可逆料。願陛下熟察。”帝從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會諸軍於燕。惠與太弟帥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歲幣請和。惠以首事功,進王韓。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帥府事,又為北樞密使。
太平六年(1026),蕭惠征討回鶻阿薩蘭部,自各路征兵,隻有阻卜酋長直剌後到,蕭惠便將他立即斬首示眾。進軍至甘州,圍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當時直剌之子糾集人馬前來襲擊,阻卜酋長烏八暗地將情況告知蕭惠,蕭惠不肯相信。適逢西阻卜反叛,襲擊三克統軍官軍,都監涅魯古、突舉部節度使諧理、阿不呂等率兵三千來相救,遇敵於可敦城西。諧裏、阿不呂戰死,士卒潰散。蕭惠倉猝間列陣迎敵,敵人出其不意地進攻我軍。眾人請示乘機揮兵迎擊,蕭惠認為我軍疲敝,戰鬥力不強,不聽眾人建議。烏八請求於夜裏去劫敵營,蕭惠仍不準。直到阻卜兵撤軍回師時,蕭惠才預設伏兵攻擊之。前鋒剛與敵交鋒,敵人便敗走了。蕭惠擔任招討多年,屢次遭到侵犯掠奪,人馬均疲憊困頓不堪。七年(1027),謫遷為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不久遷官為南京統軍使。

十三年,夏國李元昊誘山南黨項諸部,帝親征。元昊懼,請降。惠曰:“元昊忘奕世恩,萌奸計,車駕親臨,不盡歸所掠。天誘其衷,使彼來迎。天與不圖,後悔何及?”帝從之。詰旦,進軍。夏人列拒馬於河西,蔽盾以立,惠擊敗之。元昊走,惠麾先鋒及右翼邀之。夏人千餘潰圍出,我師逆擊。大風忽起,飛沙眯目,軍亂,夏人乘之,蹂踐而死者不可勝計。詔班師。十七年,尚帝姊秦晉國長公主,拜駙馬都尉。明年,帝複征夏國。惠自河南進,戰艦糧船綿亙數百裏。既入敵境,偵候不遠,鎧甲載於車,軍士不得乘馬。諸將鹹請備不虞,惠曰:“諒祚必自迎車駕,何暇及我?無故設備,徒自弊耳。”數日,我軍未營。候者報夏師至,惠方詰妄言罪,諒祚軍從阪而下。惠與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幾不免,軍士死傷尤眾。師還,以惠子慈氏奴歿於陣,詔釋其罪。
興宗即位,蕭惠知興中府,曆任順義軍節度使、東京留守、西南麵招討使,加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侍中,封鄭王,賜號推誠協謀竭節功臣。重熙六年(1037),又任契丹行宮都部署,加守太師,徙為趙王。拜南院樞密使,改封齊王。

十九年,請老,詔賜肩輿入朝,策杖上殿。辭章再上,乃許之,封魏國王。詔冬夏赴行在,參決疑議。既歸,遣賜湯藥及他錫賚不絕。每生日,輒賜詩以示尊寵。清寧二年薨,年七十四,遺命家人薄葬。訃聞,輟朝三日。
當時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謀劃奪取三關,會集群臣計議。蕭惠說:“兩國的強弱情勢,皇上心中自然盡知。宋人西征已有數年,軍隊勞困,百姓疲乏,陛下親率六軍前往,獲勝是勢所必然。”蕭孝穆說“:我國前朝與宋和好,現在對方無罪而我國前去攻討,是其過錯在我;況且勝負尚不可逆料。希望陛下能審慎地考慮此事。”皇上聽從了蕭惠的話,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集合諸軍於燕地。蕭惠與皇太弟率軍逼近宋境,宋人不願失去十座城池,增加歲幣求和。蕭惠因為首倡用兵之功,進封為韓王。十二年(1043),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帥府事,又任北樞密使。

惠性寬厚,自奉儉薄。興宗使惠恣取珍物,惠曰:“臣以戚屬據要地,祿足養廉,奴婢千餘,不為闕乏。陛下猶有所賜,貧於臣者何以待之。”帝以為然。故為將雖數敗衄,不之罪也。
十三年(1044),夏國李元昊引誘山南黨項諸部叛附於夏,皇上親征。元昊害怕,請求投降。蕭惠說:“元昊忘棄我朝累世之恩,心生奸計,皇上禦駕親征到此,他仍不全數歸還所掠之物。上天誘惑其心,使他前來迎接陛下。天與不取,後悔何及?”皇上從其言。次日晨,全軍進發。夏人列馬陣拒戰於河西,以盾蔽身而立,蕭惠擊敗之。元昊逃走,蕭惠指揮先鋒及右翼軍邀擊之。夏人千餘從包圍圈中潰敗而出,遭到我軍迎擊。就在此時,忽地刮起一陣大風,飛沙迷住雙眼,軍隊陣形大亂,夏人乘機反擊,我軍被踐踏而死的不可勝數。詔令班師。

弟虛列,武定軍節度使。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終北府宰相。慈氏奴字寧隱。太平初,以戚屬補祗候郎君。上愛其勤慎,升閘撒狘,加右監門衛上將軍。西邊有警,授西北路招討都監,領保大軍節度使。政濟恩威,諸部悅附。入為殿前副點檢,曆烏古敵烈部詳穩。征李諒祚,為統軍都監,與西北路招討使敵魯古率蕃部諸軍由北路趨涼州,獲諒祚親屬。夏人扼險以拒,慈氏奴中流矢卒,年五十一,贈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七年(1047),娶帝姊秦晉國長公主,拜為駙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討夏國。蕭惠自河南進軍,戰船糧船綿延數百裏。進入敵境之後,偵察到敵人在不遠處行動,便將鎧甲載於車上,士兵不得乘馬。諸將都請求防備不測,蕭惠說:“李諒祚必定會親自去迎接車駕,哪有工夫顧及我們?無緣無故地設防,隻不過自縛手腳罷了。”一連數天,我軍都沒有立營壘。直到探子報告夏國軍隊已到,蕭惠這才自責稱罪,諒祚軍從山坡上衝下,蕭惠與部人來不及穿上鎧甲便四散奔逃。追殺者用箭射擊蕭惠,蕭惠因之幾乎未能免死,軍士死傷尤其慘重。軍隊回國後,因蕭惠之子慈氏奴陣亡,皇上下詔釋免其罪。

蕭迂魯,字胡突堇,五院部人。父約質,曆官節度使。迂魯重熙間為牌印郎君。清寧九年,國家既平重元之亂,其黨郭九等亡,詔迂魯追捕,獲之,遷護衛太保。鹹雍元年,使宋議邊事,稱旨,知殿前副點檢事。五年,阻卜叛,為行軍都監,擊敗之,俘獲甚眾。初,軍出止給五月糧,過期糧乏,士卒往往叛歸。迂魯坐失計,免官,降戍西北部。未行,會北部兵起,迂魯將烏古敵烈兵擊敗之,每戰以身先,由是釋前罪,命總知烏古敵烈部。九年,敵烈叛,都監耶律獨迭以兵少不戰,屯臚朐河。敵烈合邊人掠居民,迂魯率精騎四百力戰,敗之,盡獲其輜重。繼聞酋長合術三千餘騎掠附近部落,縱兵躡其後,連戰二日,斬數千級,盡得被掠人畜而還。值敵烈黨五百餘騎劫捕鷹戶,逆擊走之,俘斬甚眾,自是敵烈勢沮。時敵烈方為邊患,而阻卜相繼寇掠,邊人以故疲弊。朝廷以地遠,不能時益援軍,而使疆圉帖然者,皆迂魯力也。帝嘉其功,拜左皮室詳穩。會宋求天池之地,詔迂魯兼統兩皮室軍屯太牢古山以備之。大康初,阻卜叛,遷西北招討都監,從都統耶律趙三征討有功,改南京統軍都監、黃皮室詳穩。未幾,遷東北路統軍都監,卒。弟鐸盧斡。
十九年(1049),因年老請求辭官,詔令恩賜坐肩輿入朝,可扶杖上殿。蕭惠再次遞上奏章,皇上便允準其辭職,封他為魏國王。詔令冬夏都要赴行宮所在,參與決斷疑難事務。他回鄉以後,皇上接連不斷地派人賜給他湯藥及其他賞賜。每逢生日,則賜詩以示尊寵。清寧二年(1056)去世,時年七十四歲,遺命家人薄葬。訃告傳出,道宗皇上因此而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鐸盧斡,字撒板。幼警悟異常兒。三歲失母,哭盡哀,見者傷之。及長,魁偉沉毅,好學,善屬文,有才幹。年三十始仕,為朝野推重,給事北院知聖旨事。大康二年,乙辛再入樞府,鐸盧斡素與蕭岩壽善,誣以罪,謫戍西北部。坐皇太子事,特恩減死,仍錮終身。在戍十餘年,太子事稍直,始得歸鄉裏,屏居謝人事。一日臨流,聞雉鳴,三複孔子“時哉”語,作古詩三章見誌。當時名士稱其高情雅韻,不減古人。壽隆六年卒,年六十一。乾統初,贈彰義軍節度使。
蕭惠生性寬厚,自己生活節儉。興宗讓蕭惠任意取用珍寶,蕭惠說:“我以親屬之故占據要職,俸祿足以養我不貪之廉心,奴婢千餘人,家財毫不匱乏,陛下還要加賜,比我窮的人您怎麼待他呢?”皇上覺得他說得對。所以作為將領,盡管多次損兵折將,皇上並不歸罪於他。

蕭圖玉,字兀衍,北府宰相海璃之子。統和初,皇太後稱製,以戚屬入侍。尋為烏古部都監。討速母縷等部有功,遷烏古部節度使。十九年,總領西北路軍事。後以本路兵伐甘州,降其酋長牙懶。既而牙懶複叛,命討之,克肅州,盡遷其民於土隗口故城。師還,詔尚金鄉公主,拜駙馬都尉,加同政事令門下平章事。上言曰:“阻卜今已服化,宜各分部,治以節度使。”上從之。自後節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開泰元年十一月,石烈太師阿裏底殺其節度使,西奔窩魯朵城,蓋古所謂龍庭單於城也。已而阻卜複叛,圍圖玉於可敦城,勢甚張。圖玉使諸軍齊射卻之,屯於窩魯朵城。明年,北院樞密使耶律化哥引兵來救,圖玉遣人誘諸部皆降。帝以圖玉始雖失計,後得人心,釋之,仍領諸部。請益軍,詔讓之曰:“叛者既服,兵安用益?且前日之役,死傷甚眾,若從汝謀,邊事何時而息?”遂止。會公主坐殺家婢,降封郡主,圖玉罷使相。尋起為烏古敵烈部詳穩。以老代還,卒。子雙古,南京統軍使。孫訛篤斡,尚三韓郡王合魯之女骨浴公主,終烏古敵烈部統軍使,以善戰名於世。
弟蕭虛列,武定軍節度使。有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官至北府宰相。

耶律鐸軫,字敵輦,積慶宮人。仕統和間。性疏簡,不顧小節,人初以是短之。後侵宋,分總羸師以從。及戰,取緋帛被介胄以自標顯,馳突出入敵陣,格殺甚眾。太後望見喜,召謂之曰:“卿戮力如此,何患不濟!”厚賞之。由是多以軍事屬任。俄授東北詳穩。開泰二年,進討阻卜,克之。重熙間,曆東北路統軍使、天德軍節度使。十七年,城西邊,命鐸軫相地及造戰艦,因成樓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馬,規製堅壯,稱旨。及西征,詔鐸軫率兵由別道進,會於河濱。敵兵阻河而陣,帝禦戰艦絕河擊之,大捷而歸,親賜卮酒。仍問所欲,鐸軫對曰:“臣幸被聖恩,得效駑力,萬死不能報國,又將何求!”帝愈重之,手書鐸軫衣裙曰:“勤國忠君,舉世無雙。”卒於官,年七十。子低烈,曆觀察、節度使。
蕭迂魯,字胡突堇,五院部人。父蕭約質,曾任節度使等職。

論曰:初,遼之謀複三關也,蕭惠讚伐宋之舉,而宋人增幣請和。狃於一勝,移師西夏,而勇智俱廢,敗潰隨之。豈非貪小利、迷遠圖而然。況所得不償所亡,利果安在哉?同時諸將撫綏邊圉,若迂魯忠勤不伐,鐸魯斡高情雅韻,鐸軫雖廉不逮蕭惠,而無邀功啟釁之罪,亦庶乎君子之風矣。
迂魯在重熙年間任牌印郎君。清寧九年(1063),國家已經平定重元之亂,其黨人郭九等人逃亡,詔令迂魯追捕,擒獲之,遷護衛太保。鹹雍元年(1065),出使宋商議邊事,很合道宗心意,因此而升任知殿前副點檢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遼史》

《遼史》

作者:脫脫
《遼史》本紀
《遼史》誌
《遼史》表
《遼史》列傳
《遼史》附錄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