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列傳·卷十

邵惠公顥子什肥導、護什肥子胄導子廣亮翼椿眾杞簡公連莒莊公洛生子菩提虞國公仲子興
邵惠公宇文顥,是太祖的長兄。德皇帝娶了樂浪人王氏,造就是德皇後。德皇後生下宇文顥,其次是杞簡公宇文連,再次是呂莊公宇文洛生,又次是太祖。宇文顥極為孝順,德皇後去世後,他哀痛異常傷損身體超越了禮製,鄉裏的人都驚異敬重他。德皇帝與衛可孤在武川南河交戰,戰鬥中落馬,宇文顥和幾名騎兵奔去救援,殺死了幾十個人,賊兵逃走,德皇帝才得以上馬退去。不久敵軍追趕的騎兵蜂攤而至,宇文顥於是戰死。保定初年,他被追贈為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塚宰、大都督、恒朔等十州諸軍事、恒州刺史。封為邵國公,食邑一萬戶。謐號為蠱。皇塞題有宇文什肥、室.塞遵、圭塞謹三個兒子.宇文護另有傳記。

邵惠公顥,太祖之長兄也。德皇帝娶樂浪王氏,是為德皇後。生顥,次杞簡公連,次莒莊公洛生,次太祖。顥性至孝,德皇後崩,哀毀過禮,鄉黨鹹敬異焉。德皇帝與衛可孤戰於武川南河,臨陣墜馬,顥與數騎奔救,擊殺數十人,賊眾披靡,德皇帝乃得上馬引去。俄而賊追騎大至,顥遂戰歿。保定初,追贈太師、柱國大將軍、大塚宰、大都督、恒朔等十州諸軍事、恒州刺史。封邵國公,邑萬戶。諡曰惠。顥三子什肥、導、護。護別有傳。
室文什肥在十五歲時父親邵惠公就死去,自己為早年失去父親而悲傷,事奉鷗親以孝順而聞名。;蛆年間,主擔進入盟中,宇文什肥不能離開母親,於是留在晉陽。太祖平定了秦、隴一帶後,皇塞仕膽被齊控迭殺害。堡室初年,他被追贈為大將軍、小塚宰、大都督、冀州、定州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承襲邵國公的爵位。謐號為景。他的兒子宇文胄繼承他的爵位。

什肥年十五而惠公歿,自傷早孤,事母以孝聞。永安中,太祖入關,什肥不能離母,遂留晉陽。及太祖定秦、隴,什肥為齊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贈大將軍、小塚宰、大都督、冀定等州諸軍事、冀州刺史。襲爵邵國公。諡曰景。子冑嗣。冑少而孤貧,頗有幹略。景公之見害也,以年幼下蠶室。保定初,詔以晉公護子會紹景公封。天和中,與齊通好,冑始歸關中。授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邵公。尋除宗師中大夫,進位大將軍,出為原州刺史,轉滎州刺史。大象末,隋文帝輔政,冑舉州兵應尉遲迥,與清河公楊素戰,敗,遂走,追獲於石濟,遂斬之。國除。
宇文胄年幼時就喪父貧困,很有才能謀略。量公被害後,室塞皇以年幼之軀被施予宮刑。堡定初年,太祖下詔以晉公宇文護的兒子宇文會繼承景公的封號。天和年問,北周與北齊通好,宇文胄才回到關中。被任為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承襲邵公的爵號。不久又任宗師中大夫,升任大將軍,外任為原州刺史,又改任榮州刺史。大象末年,隋文帝輔佐朝政,宇文胄起兵響應尉遲迥,與清河公楊素作戰,戰敗,於是逃走,在石濟被追上捉住,於是被殺死。封國被撤銷。

(冑子)〔會字〕幹仁,幼好學,聰惠。魏恭帝二年,以護平江陵之功,賜爵江陵縣公。保定初,紹景公後,拜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二年,除蒲州潼關六防諸軍事、蒲州刺史。冑至自齊,改封譚國公。尋進位柱國。建德初,與護同伏誅。三年五月,追贈,複封舊爵。
宇文會字幹仁,年幼時喜歡學習,聰明智慧。魏恭帝二年,因為宇文護平定江陵的功勞,被賜爵號為江陵縣公。保定初年,被定為景公的後嗣,拜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保定二年,任蒲州潼關六防諸軍事、蒲州刺史。宇文胄從齊回來後,改封為譚國公。不久提升為柱國。建德初年,他與宇文護一起被誅殺。建德三年五月,追贈封號,再次被封為原來的爵號。

導字菩薩。少雄豪,有仁惠,太祖愛之。初與諸父在葛榮軍中,榮敗,遷晉陽。及太祖隨賀拔嶽入關,導從而西,常從征伐。太祖討侯莫陳悅,以導為都督,鎮原州。及悅敗,北走出故塞,導率騎追之,至牽屯山及悅,斬之,傳首京師。以功封饒陽縣侯,邑五百戶,拜冠軍將軍,加通直散騎常侍。魏文帝即位,以定策功,進爵為公,增邑五百戶,拜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三年,太祖東征,導入宿衛,拜領軍將軍、大都督。齊神武渡河侵馮翊,太祖自弘農引軍入關,導督左右禁旅會於沙苑,與齊神武戰,大破之。進位儀同三司。明年,魏文帝東征,留導為華州刺史。及趙青雀、於伏德、慕容思慶等作亂,導自華州率所部兵擊之,擒伏德,斬思慶。進屯渭橋,會太祖軍。事平,進爵章武郡公,增邑並前二千戶。尋加侍中、開府、驃騎大將軍、太子少保。高仲密以北豫降,太祖率諸將輔魏皇太子東征,複以導為大都督、華東雍二州諸軍事,行華州刺史。導治兵訓卒,得守捍之方。及大軍不利,東魏軍追至稠桑,知關中有備,乃退。會侯景舉河南來附,遣使請援,朝議將應之,乃征為隴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及齊氏稱帝,太祖發關中兵討之,魏文帝遣齊王廓鎮隴右,征導還朝。拜大將軍、大都督、三雍二華等二十三州諸軍事,屯鹹陽。大軍還,乃旋舊鎮。
字文導字菩薩。年少時英武豪邁,仁愛善良,太祖很喜愛他。當初和各位叔父在葛榮的軍隊中,葛榮失敗後,遷居晉陽。到太祖跟隨賀拔嶽進入關中時,宇文導隨著西行,經常隨軍出征作戰。太祖討伐侯莫陳悅,任命字文導為都督,鎮守原州。侯莫陳悅戰敗,向北逃出故塞,宇文遵率領騎兵追擊,到牽屯山追上了侯莫陳悅,將他殺死,把他的首級傳送到京城。宇文導因為戰功被封為饒陽縣侯,食邑五百戶,被任為冠軍將軍,加授通直散騎常侍。魏文帝即位後,因謀立皇帝之功,宇文導升為公爵,增加采邑五百戶,被任為使持節、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魏文帝三年,太祖東征,宇文導入宮宿衛,任領軍將軍、大都督。齊神武渡過黃河侵犯遇翅,左擔從弓堰率軍入題,室塞遵率左右禁軍與主擔在迎麵會合,同變王眯交戰,大敗敵軍。被提升為儀同三司。第二年,魏文帝束征,留下宇文導任萋州刺史。到趟直雀、王叢彊、塞查墨慶等人叛亂時,圭塞遵從莖州率領所屬軍隊攻擊他們,擒獲丁於伏德,殺死了慕容思慶。進兵駐守i腦,同左擔的軍隊會合。戰亂平定後,被加封章武郡公的爵位,增加的采邑同以前的采邑共二千戶。不久加授侍中、開府、驃騎大將軍、太子少保。高仲密率北豫外降,太祖率領各位將領輔佐魏皇太子東征,再次任命宇文導為大都督、華州束雍州二州諸軍事,代任華州刺史。宇文導訓練士卒,精通防禦之道。等到大軍失利,束魏的軍隊追到稠桑,得知關中已有防備,就退走了。正好遇上侯景以黃河以南之地前來歸附,派使者來請求援助,朝廷商議準備接應他,於是宇文導被征入任隴右大都督、秦南等十五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到齊神武稱帝時,太祖調發關中的軍隊討伐他,魏文帝派齊王元廓鎮守隴右,征召宇文導回朝。拜任大將軍、大都督、三雍二華等二十三州諸軍事,駐守鹹陽。大軍回後,宇文導就回到原來鎮守的地方。

導性寬明,善於撫禦,凡所引接,人皆盡誠。臨事敬慎,常若弗及。太祖每出征討,導恒居守,深為吏民所附,朝廷亦以此重之。魏恭帝元年十二月,薨於上邽,年四十四。魏帝遣侍中、漁陽王繩監護喪事。贈本官,加尚書令、秦州刺史,諡曰孝。朝議以導撫和西戎,威恩顯著,欲令世鎮隴右,以彰厥德,乃葬於上邽城西無疆原。華戎會葬有萬餘人,奠祭於路,悲號滿野,皆曰“我君舍我乎”。大小相率,負土成墳,高五十餘尺,周回八十餘步。為官司所止,然後泣辭而去。其遺愛見思如此。天和五年,重贈太師、柱國、豳國公。導五子,廣、亮、翼、椿、眾。亮、椿並出後於杞。
宇文導性情寬厚賢明,很會安撫控禦部下,凡是他推薦提拔的人,都能竭盡忠誠。他處事恭敬謹慎,常常好像惟恐來不及。太祖每次出征討伐,宇文導總是留守關中,深得官吏百姓仰附,朝廷也因此看重他。魏恭帝元年十二月,死於上郟,終年四十四歲。魏恭帝派侍中、漁陽王元繩監理他的喪事。贈給他原來的官職,加授尚書令、秦州刺史,謐號為孝。朝廷商議認為他安撫和輯西戎,威望恩德顯著,想讓他永遠鎮守隴右,以彰顯他的仁德,於是就將他葬在上鄭城西的無疆原。中外參加他葬禮的人有一萬多,在路上祭奠他,到處都是悲傷痛哭聲,都說:“我們的君公丟下我們了呀。“眾人前後相隨,背著土堆成墳丘,高五十多尺,周圍八十多步。被官吏製止,眾人才哭著離去。他留下的仁愛受到人們這樣地思念。天和五年,被重新追贈為太師、柱國、豳國公。宇文導有五個兒子,他們是宇文廣、宇文亮、宇文翼、宇文椿、宇文眾。宇文亮、宇文樁都被過繼給杞國公為後。

廣字幹歸。少方嚴,好文學。初封永昌郡公。孝閔帝踐阼,改封天水郡公。世宗即位,授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為秦州刺史。武成初,進位大將軍,遷梁州總管,進封蔡國公,增邑萬戶。保定初,入為小司寇。尋以本官鎮蒲州,兼知潼關等六防諸軍事。(三)年,除秦州總管、十三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廣性明察,善綏撫,民庶畏而悅之。時晉公護諸子及廣弟杞國公亮等,服玩侈靡,踰越製度,廣獨率由禮則,又折節待士,朝野以是稱焉。曾侍食於高祖,所食瓜美,持以奉進,高祖悅之。四年,進位柱國。廣以晉公護久擅威權,勸令挹損,護不能納。天和三年,除陝州總管,以病免。及孝公追封豳國公,詔廣襲爵。
字文廣字整堡。年少時方正嚴肅,喜愛文學。開始被封為永昌郡公。耋菌壺即位後,改封為天水郡公。世塞即位,字文廣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出任塞業刺史。亙遞初年,晉升大將軍,升任梁州總管,晉封蔡國公,增加采邑一萬戶。保定初年,召入任小司寇。不久,以原來的官職鎮守蒲州,兼任潼關等六防諸軍事。保定二年,任秦州總管、十三州諸軍事、秦州刺史。宇文廣能明辨事理,善於撫慰人心,百姓對他既敬畏又喜愛。當時晉公宇文護的各位兒子和字文廣的弟弟杞國公宇文亮等人,服用與玩賞的物品侈奢華麗,超越了製度,宇文廣獨自遵循禮製,又屈己對待士人,朝廷內外因此都稱讚他。他曾經為高祖侍奉飲食,他吃的瓜很甜美,就拿著瓜進奉給高祖,高祖很高興。保定四年,晉升為柱國。字文廣因為晉公宇文護長時間獨攬大權,就勸他減少權勢,宇文護沒有采納。天和三年,授任陝州總管,因病被免除。到孝公被迫封為豳國公後,高祖命宇文廣承襲豳國公爵位。

初,廣母李氏以廣患彌年,憂而成疾,因此致沒。廣既居喪,更加綿篤,乃以毀薨。世稱母為廣病,廣為母亡,慈孝之道,極於一門。高祖素服親臨,百僚畢集。其故吏儀同李充信等上表曰:
當初,宇文廣的母親李氏因為宇文廣生病整整一年,積憂成疾,因此而去世。宇文廣在母親喪期中,更加病危,因傷損過度而逝世。世人說他的母親是因為宇文廣而生病,宇文廣是因為他的母親而去世,慈愛和孝順的道義,盛極於一家。高祖身穿素服親自前往他家,百官也全部到齊。宇文廣從前的屬吏儀同李充信等人上表說:

臣聞資孝成忠,生民高義;旌德樹善,有國常規。竊惟故豳國公臣廣,懿親令望,具瞻攸在,道冠群後,功懋維城。受脤建旆,威行秦、隴;班條驅傳,化溢崤、函。比腠理舛和,奉詔還闕,藥石所及,沉痾漸愈。而災釁仍集,丁此窮憂,至性過人,遂增舊疾,因茲毀頓,以至薨殂。尋繹貫切,不能自已。
臣下們聽說積累孝行就會養成忠義,這是生民的大義;表彰仁德樹立良善,這是國家的常規。我們私下以為原豳國公臣宇文廣,是名聲美好的皇室宗親,至今仍為眾人所瞻望,其仁德居各郡守、將領之首,在皇室宗親中功績最大。字文廣受命領兵,威震秦、隴之地;推行教令,遍及崤山、函穀關一帶。等到他染病在身,奉詔回到京師,經醫治,病情逐漸痊愈。可是禍端一起降臨,遭遇母親去世的大憂,他純厚的孝心超過常人,於是原有的病情更加嚴重,因此臥病不起,直至死去。我們尋味此情,心中悲傷不已。

臣等接事,每承餘論。仰之平昔,約己立身,位極上公,賦兼千乘,所獲祿秩,周贍無餘,器用服玩,取給而已。每言及終始,尤存簡素。非秦政而褒吳禮,譏石槨而美厚薪。今卜兆有期,先遠方及,誠恐一從朝露,此誌莫伸。伏惟陛下弘不世之慈,垂霈然之澤,留情既往,降湣幽魂,爰敕有司,申其宿誌,窀穸之禮,庶存儉約。
我們與他共事,經常蒙受他的教誨。仰觀他平時的言行,總是約束自己修養自身,他身居王公高位,收取的賦稅極多,他所獲得的俸祿,全部都周濟了他人,至於器皿用具服飾玩物,僅夠需用而已。他每次談到身後的喪事,都特別強調要簡約樸素。指責秦朝的暴政而讚揚吳國的禮製,譏諷用石棺厚葬而讚美推崇以厚薪薄葬。如今1-地選墓的時間已經臨近,出殯埋葬的日期已經到來,我們擔心他人生短暫,而他的這種心願不能伸張。念及陛下弘揚罕見的慈愛,施輿莫大的恩澤,以前給他傾注的恩情已隨他遠去,那麼就將哀憐他的感情賜給他的幽魂,下令給有關官吏,伸張他的宿願,埋葬的禮節,應當保持節儉。

詔曰:“省充信等表,但增哀悼。豳國公廣藩屏令望,宗室表儀,言著身文,行成士則。方憑懿戚,用匡朝政,奄丁荼蓼,便致毀滅。啟手歸全,無忘雅操。言念既往,震於厥心。昔河間才藻,追敘於中尉;東海謙約,見稱於身後。可斟酌前典,率由舊章。使易簀之言,得申遺誌;黜殯之請,無虧令終。”於是贈本官,加太保。葬於隴西。所司一遵詔旨,並存儉約。子洽嗣。大定中,隋文輔政,以宗室被害,國除。
高祖下韶說:“看了李充信等人的奏表,更增加了我的哀悼之情。豳國公宇文廣是藩王的楷模,宗室的表率,他的言論為自己增添了光彩,他的行為成為了士人的準則。正當他憑藉皇親的身份,匡扶朝廷政治的時候,突然遭受喪母的痛苦,以至於逝世。他盡孝善終,不要忘記他高雅的情操。追思往昔,心中震痛。從前河間王才思華美,被迫任為中尉;束海王謙遜簡約,死後被人稱頌。可以參照從前的典製,遵循原來的規章。使宇文廣臨終的話和生前的誌願得以伸張;節儉殯葬的請求,不會虧損他至死保持著的美好的名聲。“於是追贈宇文廣原來的官職,加封太保。葬於隴西。有關官員也完全按照韶書中的旨意,一切都節儉從事。宇文廣的兒子宇文洽承襲了他的爵位。大定年間,隋文帝輔佐朝政,宇文洽因為是北周的宗室而被殺害,封國被撤銷。

亮字幹德。武成初,封永昌郡公。後襲烈公爵,除開府儀同三司、梁州總管。天和末,拜宗師中大夫,進位大將軍。豳國公薨,以亮為秦州總管,廣之所部,悉以配焉。亮在州甚無政績。尋進位柱國。晉公護誅後,亮心不自安,唯縱酒而已。高祖手敕讓之。建德中,高祖東伐,以亮為右第二軍總管。並州平,進位上柱國。仍從平鄴,遷大司徒。宣帝即位,出為安州總管。大象初,詔以亮為行軍總管,與元帥、鄖國公韋孝寬等伐陳。亮自安陸道攻拔黃城,輒破江側民村,掠其生口,以賜士卒。軍還至豫州,亮密謂長史杜士峻曰:“主上淫縱滋甚,社稷將危。吾既忝宗枝,不忍坐見傾覆。今若襲取鄖國公而並其眾,推諸父為主,鼓行而前,誰敢不從。”遂夜將數百騎襲孝寬營。會亮國官茹寬知其謀,先以馳告,孝寬乃設備。亮不克,遯走,孝寬追斬之。子明坐亮誅。詔以亮弟椿為烈公後。翼字幹宜。武成初,封西陽郡公。早薨,諡曰昭。無子,以杞國公亮子溫為嗣。後坐亮反誅,國除。
宇文亮字幹德。武成初年,被封為永昌郡公。後來承襲烈公的爵位,任開府儀同三司、梁州總管。天和末年,拜任宗師中大夫,晉升大將軍。豳國公死後,任命宇文亮為秦州總管,宇文廣的部屬,全部分配給他。宇文亮在秦州沒有絲毫的政績。不久晉升為柱國。晉公宇文護被誅殺後,宇文亮心中不安,衹有縱情飲酒而已。高祖親自寫詔書指責他。建德年間,高祖束征,任命宇文亮為右第二軍總管。並州平定後,他被晉升為上柱國。仍然跟隨高祖平定鄴城,提升為大司徒。宣帝即位後,出任安州總管。大象初年,宣帝任命宇文亮為行軍總管,同元帥、鄖國公韋孝寬等人一起討伐陳國。字文亮從安陸出發攻陷黃城,又立刻攻破長江邊目姓的村莊,搶掠那裹的人VI,賞賜給士卒。部隊回師到豫州,宇文亮偷偷地對長史杜士峻說:“皇上更加荒淫縱欲,國家將會危亡。我既然忝為宗室,不忍心袖手旁觀國家滅亡。現在如果偷襲鄖國公而吞並他的軍隊,推舉各位叔伯父為君主,大張旗鼓地前進,有誰敢不聽從。“於是在夜晚率領幾百名騎兵偷襲韋孝寬的大營。正好宇文亮封國的屬官茹寬得知他的陰謀,事先迅速報告了韋孝寬,韋孝寬於是作好了防備。宇文亮失敗,逃走,韋孝寬追上殺死了他。他的兒子宇文明因宇文亮而獲罪被誅殺。宣帝下詔任命宇文亮的弟弟宇文樁作為烈公的後嗣.

椿字幹壽。初封永昌郡公。保定中,授開府儀同三司、宗師中大夫。建德初,加大將軍。尋除岐州刺史。四年,關中民饑,椿表陳其狀,璽書勞慰。因令所在開倉賑恤。四年,高祖東伐,椿與齊王憲攻拔武濟等五城。五年,高祖出晉州,椿率眾屯棲雞原。宣帝即位,拜大司寇。亮誅後,詔令紹烈公封。尋進位上柱國,轉大司徒。大定初,為隋文帝所害,並其五子西陽公道宗、本、仁鄰、武子、禮獻。
宇文翼字室道。亙眯初年,被封為西陽郡公。早年去世,謐號為昭。他沒有兒子,以杞國公宇文亮的兒子宇文溫作為後嗣。後來宇文溫因為宇文亮謀反而獲罪被誅殺,封國被撤銷。

眾字幹道。保定初,封天水郡公。少而不惠,語默不常,人莫能測。隋文帝踐極,初欲封為介公,後複誅之,並二子仲和、孰倫。
宇文椿字幹壽。開始被封為永昌郡公。保定年間,任開府儀同三司、宗師中大夫。建德初年,加授大將軍。不久任岐州刺史。建德四年,關中百姓饑荒,宇文椿上表陳述那裹的狀況,高祖用玉璽封記詔書慰勞他。因而下令當地官府開倉賑恤災民。建德四年,高祖東征,宇文椿與齊王宇文憲攻陷武濟等五座城。建德五年,高祖從晉州出兵,宇文椿率兵駐守棲雞原。宣帝即位後,拜任大司寇。宇文亮被誅殺後,宣帝下詔命他繼承烈公的封號。不久升任上柱國,又改任大司徒。大定初年,被隋文帝殺害,一同被害的還有他的五個兒子西陽公宇文道宗、宇文本、宇文仁鄰、宇文武子、宇文禮獻。

杞簡公連,幼而謹厚,臨敵果毅。隨德皇帝逼定州,軍於唐河,遂俱歿。保定初,追贈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司徒、大都督、定冀等十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封杞國公,邑五千戶;諡曰簡。子(光)〔元〕寶為齊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贈大將軍、小司徒、〔大〕都督、幽燕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襲爵杞國公,諡曰烈。以章武公導子亮嗣。
宇文眾字整道。±遊初年,被封為天水郡公。他年少時較愚笨,閉口不語不同於常人,別人都不能揣度到他的心思。隋文帝即位後,開始準備封他為立公,後來又殺死了他,一同被殺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宇文仲和、宇文孰倫。

莒莊公洛生,少任俠,尚武藝,及壯,有大度,好施愛士。北州賢俊,皆與之遊,而才能多出其下。及葛榮破鮮於修禮,乃以洛生為漁陽王,仍領德皇帝餘眾。時人皆呼為洛生王。洛生善將士,帳下多驍勇。至於攻戰,莫有當其鋒者,是以克獲常冠諸軍。爾朱榮定山東,收諸豪傑,遷於晉陽,洛生時在虜中。榮雅聞其名,心憚之。尋為榮所害。保定初,追贈使持節、太保、柱國大將軍、大塚宰、大宗伯、大都督、並肆等十州諸軍事、並州刺史;封莒國公,邑五千戶;諡曰莊。
杞簡公宇文連,年幼時恭謹敦厚,臨陣果敢剛毅。他跟隨德皇帝進逼定州,屯兵在唐河,於是同德皇帝一起陣亡。保定初年,他被迫贈為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司徒、大都督、定州冀州等十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封杞國公,食邑五千戶;謐號為簡。他的兒子宇文元寶被齊神武殺害。保定初年,被迫贈為大將軍、小司徒、大都督、幽州燕州等六州諸軍事、幽州刺史。承襲杞國公爵位,謐號為烈。以章武公宇文導的兒子宇文亮作為他的後嗣。

子菩提,為齊神武所害。保定初,追贈大將軍、小宗伯、大都督、肆恒等六州諸軍事、肆州刺史,襲爵莒國公,諡曰穆。以晉公護子至為嗣。
莒莊公宇文洛生,年少時為人仗義,喜愛武藝,到壯年時,有闊達的度量,喜歡施財敬愛文士。北州的賢人俊士,都同他交往,但才能大多比不上他。到葛榮擊敗鮮於修禮後,就任命宇文洛生為漁陽王,仍然統領德皇帝餘留的軍隊。當時的人都稱他為洛生王。宇文洛生善於統禦將士,他的屬下大多是驍勇的人。到了作戰時,沒有能抵擋住他鋒芒的人,所以他攻克和獲取的地方經常居於各軍的首位。爾宋榮平定山東後,收捕各路豪傑,將他們遷到晉陽,宇文洛生當時也在俘虜之中。爾朱榮平時就聽說他的大名,心中對他很忌憚。不久字文洛生就被爾朱榮殺害。保定初年,他被追贈為使持節、太保、柱國大將軍、大塚宰、大宗伯、大都督、並州肆州等十州諸軍事、並州刺史;封為莒國公,食邑五千戶;謐號為莊。

至字幹附。初封崇業公,後襲穆公爵。建德初,〔坐〕父護誅,詔以衛王直子賓為穆公後。三年,追複至爵。
宇文洛生的兒子宇文菩提,被齊神武殺害。保定初年,被追贈為大將軍、小宗伯、大都督、肆州恒州等六州諸軍事、肆州刺史,承襲莒國公的爵號,謐號為穆。以晉公宇文護的兒子宇文至作為他的後嗣。

賓字幹瑞。尋坐直誅。建德六年,更以齊王憲子廣都公
宇文至字幹附.開始被封為崇業公,後來承襲穆公爵號。建德初年,因為他的父親字文護而獲罪被誅殺,高祖命以衛王宇文直的兒子宇文賓作為穆公的後嗣。建德三年,又追封恢複宇文至的爵號。

(真)〔貢〕襲爵。
宇文賓字幹瑞。他承襲穆公爵位不久因宇文直而獲罪被誅殺。建德六年,改為齊王宇文憲的兒子廣都公宇文貢承襲爵位。

(真)〔貢〕字幹禎。宣帝初,被誅,國除。
宇文貢字幹禎。宣帝初年,被誅殺,封國被撤銷。

虞國公仲,德皇帝從父兄也。卒於代。保定初,追贈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司徒、大都督、燕平等十州諸軍事、燕州刺史;封虞國公,邑三千戶。子興嗣。
虞國公宇文仲,是德皇帝的堂兄。死在代地。保定初年,被迫贈為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司徒、大都督、遊業聖業等十州諸軍事、燕州刺史;封為虞國公,食邑三千戶。他的兒子宇文興承襲了他的爵位。

興生,兵亂,與仲相失,年又衝幼,莫知其戚屬遠近。與太祖兄弟,初不相識。齊神武寇沙苑,興預在行間,軍敗被虜,隨例散配諸軍。興性弘厚,有誌度,雖流離世故,而風範可觀。魏恭帝二年,舉賢良,除本郡丞,徙長累縣令。保定二年,詔仲子興始附屬籍。高祖以興宗戚近屬,尊禮之甚厚,拜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封大寧郡公。尋除宗師中大夫。四年,出為涇州刺史。五年,又征拜宗師,加大將軍,襲爵虞國公。天和二年薨,高祖親臨,慟焉。詔大司空、申國公李穆監護喪事。贈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恒幽等六州諸軍事、恒州刺史,諡曰靖。子洛嗣。
宇文興出生時,正逢戰亂,與宇文仲失散,他又年幼,不知道親戚的親疏遠近。和太祖兄弟們,開始互不認識。齊神武侵犯沙苑時,宇文興混在隊伍中,隊伍失敗後被俘,按例分配在各軍。宇文興性情寬厚,有誌向和器量,雖然流落在人世,但他很有風度。魏恭帝二年,被推舉為賢良,任本郡郡丞,升任長際縣令。保定二年,高祖下詔命宇文仲的兒子宇文興開始歸附家族的名冊。高祖認為宇文興是同宗親戚,以非常尊厚的禮節對待他,拜任他為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封大寧郡公。不久又任宗師中大夫。保定四年,出任涇州刺史。保定五年,又征入任宗師,加授大將軍,承襲虞國公的爵位。天和二年去世,高祖親臨吊喪,極為悲痛。下詔命大司空、申國公李穆監理他的喪事。追贈他為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恒州幽州等六州諸軍事、恒州刺史,謐號為靖。他的兒子宇文洛承襲他的爵位。

洛字永洛。九歲,命為虞國公世子。天和四年,詔襲興爵。建德初,拜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及靜帝崩,隋文帝以洛為介國公,為隋室賓雲。
宇文洛字永絡。九歲時,被命為虞凰公的嫡長子。玉衛四年,奉詔承襲主塞興的爵位。§塑初年,被拜任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到壹瞳死後,墮土墟任命室塞整為金魚金,作為瞪室的賓王。

史臣曰:自古受命之君及守文之主,非獨異姓之輔也,亦有骨肉之助焉。其茂親有魯衛梁楚,其疏屬有凡蔣荊燕,鹹能飛聲騰實,不泯於百代之後。至若豳孝公之勳烈,而加之以善政;蔡文公之純孝,而飾之以儉約:峨峨焉,足以轥轢於前載矣。當隋氏之起,乘天威而服海內,將相王侯,莫不隳肝膽以效款,援符命以頌德。冑以葭莩之親,據一州而協義舉,可謂忠而能勇。功業不遂,悲夫!亮實庸才,圖非常於巨逆。古人稱不度德、不量力者,其斯之謂歟。
史臣曰:自古以來創業的帝王和守成的君主,並不是衹有異姓的人來輔佐,也有骨肉至親的幫助。周王室的近親有魯、衛、梁、楚等國,遠親有凡、蔣、荊、燕等國,他們都能名實俱優,在百代之後都不會泯滅。至如豳孝公的功業,再加上妥善的法則政令;蔡文公的至孝,再加上儉樸節約:盛美啊,完全可以超越前人。當隋氏興起時,憑藉天威威服海內,王侯將相,沒有不披肝瀝膽向隋氏效忠的,都引證符命為隋氏歌功頌德。宇文胄以北周王室遠親的身份,占據一州而協助正義的舉動,可以稱得上是忠勇雙全。他的功業沒有完成,可惜呀!宇文亮本是平庸之才,卻大逆不道圖謀發動突如其來的事變。古人講不測度自己的品德、不估量自己的能力。就是說的他這樣的人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周書》

《周書》

作者:令狐德棻
《周書》本紀
《周書》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