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魏書》 作者:魏收  

帝紀·卷十一

前廢帝廣陵王後廢帝安定王〓出帝平陽王
前廢帝,名元恭,字修業,是廣陵惠王元羽的兒子,母親是王氏。年幼時端莊謹慎,有誌向氣度。長大後喜愛學習,侍奉祖母、嫡母以孝順聞名。正始年問,繼承爵位。延昌年間,被任命為通直散騎常侍。神龜年間,升任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任正常侍,兼領給事黃門侍郎。皇帝因元叉專擅朝政,就稱說有病不任職。過了很久,藉機會托稱啞病。五年,授任金紫光祿大夫,加授散騎常侍。建義元年,授任儀同三司。

前廢帝,諱恭,字修業,廣陵惠王羽之子也。母曰王氏。少端謹,有誌度。長而好學,事祖母、嫡母以孝聞。正始中,襲爵。延昌中,拜通直散騎常侍。神龜中,進兼散騎常侍。正光二年,正常侍,領給事黃門侍郎。帝以元叉擅權,遂稱疾不起。久之,因托喑病。五年,就除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建義元年,除儀同三司。王既絕言,垂將一紀,居於龍花寺,無所交通。永安末,有白莊帝者,言王不語,將有異圖;民間遊聲,又雲有天子之氣。王懼禍,逃匿上洛,尋見追躡,執送京師,拘禁多日,以無狀獲免。及莊帝崩,爾朱世隆等以元曄疏遠,又非人望所推,以王潛默晦身,有過人之量,將謀廢立。恐實不語,乃令王所親申其意,且兼迫脅。王遂答曰:“天何言哉!”世隆等大悅。
廣陵王不說話,將近十二年,住在龍花寺,不與入交往。永安末年,有人稟報莊帝,說廣陵王不說話將有反叛的圖謀;民間傳言,又說他有天子的氣象。廣陵王畏懼禍患,逃到上洛躲藏,不久被跟蹤追擊,捉住後送到京城,拘禁了多天,因無罪狀得以赦免。等到莊帝逝世,爾朱世隆等人因五墮在宗室中族屬疏遠,又不是人們願望所推舉,因廣陵王沉潛藏匿,有超過常人的器量,打算將要廢立,擔心他真的不說話,就派廣壁王的親信表達意向,而且帶有逼迫。廣陵王於是回答說:“天哪裹說話呢?”世隆等人大喜。

春二月己巳,曄進至邙南,世隆等奉王東郭之外,行禪讓之禮。群臣上表曰:“否泰沿時,殷憂啟聖,故六飛在禦,三石興符。伏惟陛下運屬千齡,智周萬物,獨昭係象,妙極天人。寶曆有歸,光宅攸屬,而將安獨善,不務兼濟,靈命徘徊,幽明載佇。伏願時順謳謠,念茲宗祏,用舍勞疾,允答人神。”王答曰:“自量眇身,是以讓執。然王公勤至,不可拒違。今敬承所陳,惟愧弗堪負荷耳。”太尉公爾朱度律奉進璽綬哀冕之服。乃就輅車,百官侍衛,入自建春、雲龍門,升太極前殿,群臣拜賀。禮畢,登閶闔門,詔曰:“朕以寡薄,撫臨萬邦,思與億兆同茲慶泰,可大赦天下,以魏為大魏,改建明二年為普泰元年。其稅市及稅鹽之官,可悉廢之。百雜之戶,貸賜民名,官任仍舊。天下調絹,四百一匹。內外文武,普泛四階;合敘未定第者,亦沾級。除名免官者,特複本資,品封依舊。潁川王爾朱兆,彭城王爾朱仲遠,隴西王爾朱天光,樂平王爾朱世隆,常山王爾朱度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齊獻武王,都督斛斯椿下軍士,普泛六級。”庚午,詔曰:“朕以眇身,臨王公之上,夕惕祗懷,若履冰穀。賴七廟之靈,百辟忠誠之舉,庶免墜歿。夫三皇稱皇,五帝雲帝,三代稱王,迭衝挹也。自秦之末,競為皇帝。忘負乘之深殃,垂貪鄙於萬葉。予今稱帝,已為褒矣!可普告令知。”是月,鎮遠將軍清河崔祖螭聚青州七郡之眾十餘萬人圍東陽。幽州刺史劉靈助起兵於薊。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兼侍中、河北大使高乾邕及弟平北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敖曹,率眾夜襲冀州,執刺史元嶷,殺監軍孫白鷂,共推前河內太守封隆之行州事。
春二月己巳,元曄進到邙山南,世隆等人在東城外侍奉廣陵王,施行揮讓的禮儀,群臣上奏表說:“順逆因沿時事,憂慮啟迪聖人。所以皇帝的車駕起動,三石的符命興起。伏惟陛下運交長久歲月,智慧遍及萬物,獨特的光彩顯現於外,神妙過於天人,帝位有歸宿,天下有依靠.而陛下將安於獨善己身,不致力兼濟天下,天命往複,入神久立思念、希望立即順從民意,思念宗廟社稷,拋開辛勞疾病,報答入神。”廣陵王回答說:“自己衡量微薄的德行,所以推讓。然而王公懇切之至,不可拒絕違背。現在恭敬地接受大家的意見,衹是慚愧不能承受重任而已。”太尉公水朱度律獻上玉璽絲帶和禮服禮帽之類服飾,於是登上帝車,百官侍奉保衛,進入建春門、雲龍門,登上太極前殿,群臣叩拜祝賀。

三月癸酉,封長廣王曄為東海王。詔太師、驃騎大將軍、青州刺史、魯郡王肅還為太師;特進、車騎大將軍、沛郡王欣為太傅、司州牧,改封淮陽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彭城王爾朱仲遠,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隴西王爾朱天光,並為大將軍;柱國大將軍、並州刺史、潁川王爾朱兆為天柱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左衛將軍、大都督、晉州刺史、平陽郡開國公齊獻武王封勃海王,增邑五百戶;特進、車騎大將軍、清河王亶為儀同三司;侍中、太傅、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樂平王爾朱世隆為太保;開府、前司徒公長孫稚為太尉公、錄尚書事;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趙郡王諶為司空公。稚固辭,尋除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丙子,帝引見尚書右仆射元羅及皇宗於顯陽殿,勞勉之。丁醜,加驃騎大將軍、北華州刺史公孫略儀同三司。己卯,詔右衛將軍賀拔勝並尚書一人募伎作及雜戶從征者,正入出身,皆授實官,私馬者優一大階。庚辰,以侍中、衛將軍、鹹陽王坦,衛將軍、尚書左仆射、南陽王寶炬,侍中、征東將軍、平陽王脩,並儀同三司。乙酉,詔簡北來及在京二官員外剩置者。己醜,以持節、驃騎將軍、涇州刺史賀拔嶽為儀同三司、岐州刺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渭州刺史侯莫陳悅為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庚寅,詔天下有德孝仁賢忠義誌信者,可以禮召赴闕,不應召者以不敬論。丙申,劉靈助率眾次於安國城,定州刺史侯淵破斬之,傳首京師。戊戌,以使持節、侍中、車騎大將軍斛斯椿,侍中、衛將軍元受,並特進儀同三司。詔曰:“頃官方失序,仍令沙汰,定員簡剩,已有判決。退下之徒,微亦可湣。諸在簡下,可特優一級,皆授將軍,豫參選限,隨能補用。”是春,冠軍將軍、南青州刺史茹懷朗使其部將何寶率步騎三千擊蕭衍守將於琅邪,擒其尚書左仆射、儀同三司、雲麾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劉相如。
禮儀結束,登上間闔門,下詔說:“我以寡德薄才,治理天下,思慮和百姓共度這一喜慶。可大赦天下,稱魏為大魏,改建明二年為普泰元年。凡向市集和鹽場征稅的官員,可全部廢除。各種雜戶,寬恕地賜予平民名號,官員任用依舊不改。天下征調的絹,四百錢一匹。內外文武官員,普遍加四級;該任用而未定等級的,也加級。除去名籍免除官職的,特恢複到本來的地位,等級封爵依舊不改。穎川王氽朱兆,彭城王爾朱仲遠,隴西王爾朱天光,樂平王爾朱世隆,常山王爾朱度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齊獻武王,都督斛斯椿手下兵士,普加六級。”庚午,下詔說:“我以微薄的德行,身處王公之上,戒慎恐懼心中恭謹,如同越過冰層山穀。依賴七廟的威靈,百官忠誠的舉措,希望免於墜落。三皇稱皇,五帝稱帝,三代稱王,逐漸謙虛自抑。從秦朝的末年,競相稱皇帝。忘記了不勝重任的巨大禍殃,欲保留貪婪之心到萬代。我現在稱帝,已經是褒揚了可宣告使大家都知道。”

夏四月癸卯,幸華林都亭燕射,班錫有差。太樂奏伎有倡優為愚癡者,帝以非雅戲,詔罷之。壬子,有事於太廟。癸醜,詔以齊獻武王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東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驃騎大將軍、安定王爾朱智虎為開府儀同三司、肆州刺史。乙卯,以右衛將軍賀拔勝、武衛將軍大野拔並為儀同三司。己未,帝於顯陽殿簡試通直散騎常侍、散騎侍郎、通直郎,剩員非才他轉之。癸亥,隴西王爾朱天光大破宿勤明達,擒送京師,斬之。丙寅,以侍中、驃騎大將軍爾朱彥伯為司徒公。詔有司不得複稱偽梁,罷細作之條,無禁鄰國往還。詔員外諫議大夫、步兵校尉、奉車都尉、羽林監、給事中、積射將軍、奉朝請、殿中將軍、宮門仆射、殿中司馬督、治禮郎十一官,得俸而不給力,老合外選者,依常格,其未老欲外選者,聽解。其七品以上,朔望入朝,若正員有闕,隨才進補。前員外簡退優階者追之,稱事簡下者,仍優一級。先是,南陽太守趙修延執刺史李琰之;五月丙子,荊州城民斬修延,送首,還推琰之為刺史。爾朱仲遠使其都督魏僧勖等討崔祖螭於東陽,擒斬之。六月庚申,齊獻武王以爾朱逆亂,始興義兵於信都。西定殷州,斬其刺史爾朱羽生,命南趙郡太守李元忠為刺史,鎮廣阿。癸亥,帝臨顯陽殿,親理冤訟。戊辰,以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爾朱弼為儀同三司。
這月,鎮遠將軍清河人崔祖螭聚集青州七郡的民眾十多萬人圍困束陽。幽州刺史劉靈助在薊縣起兵。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兼侍中、河北大使高幹邕和弟弟平北將軍、通直散騎常侍敖曹,率領部眾夜晚襲擊冀州,捉住刺史元嶷,殺死監軍孫白鷂,共同推舉前河內太守封隆之代行中事務。

秋七月壬申,爾朱世隆等害前太保楊椿、前司空公楊津及其家。丙戊,司徒公爾朱彥伯以旱遜位。戊子,除彥伯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庚寅,以侍中、太保、開府、尚書令、樂平王爾朱世隆為儀同三司,位次上公。八月庚子,詔隴西王爾朱天光下文武討宿勤明達者,泛三級。潁川王爾朱兆度步騎二萬出井陘,趨殷州,李元忠棄城還信都。丙午,常山王爾朱度律、彭城王爾朱仲遠等率眾出抗義旗。九月丁醜,以侍中、驃騎將軍盧同,驃騎大將軍杜德,車騎大將軍橋寧並為儀同三司。己卯,以使持節、都督東道諸軍事、兼尚書令、東道大行台、彭城王爾朱仲遠為太宰。庚辰,加使持節、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兼尚書令、西道大行台、隴西王爾朱天光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青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穆紹薨。癸巳,追尊皇考為先帝,皇妣王氏為先太妃;封皇弟永業為高密王,皇子子恕為勃海王。
三月癸酉,封長廣王元曄為束海王。韶令太師、驃騎大將軍、青州刺史、魯郡王元肅返回擔任太巾;特進、車騎大將軍、沛郡王元欣擔任太傅、司州牧。改封為淮陽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彭城王爾朱仲遠,驃騎大將單、儀同三司、雍州刺史、隴西王水朱天光,都為大將軍;柱國大將軍、並州刺史、穎川王爾朱兆擔任天柱大將軍;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左衛將軍、大都督、晉州刺史、平陽郡開國公齊獻武王封為勃海王,增封邑五百戶;特進、車騎大將軍、清河王元直擔任儀同三司;侍中、太傅、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樂平王爾朱世隆擔任太保;開府、前司徒公長孫椎擔任太尉公、錄尚書事;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趙郡王元諶擔任司空公。長孫椎執意推辭,不久授任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丙子,皇帝在顯陽殿接見尚書右仆射元羅和宗室人員,慰勞勉勵他們。丁醜,加授驃騎大將軍、北華州刺史公孫略為儀同三司。己卯,詔令右衛將軍賀拔勝和一位尚書招募藝伎匠戶和雜戶征戰,以平民地位給予基本身份,都授予實官,有私馬的優評一大級。庚辰,任命侍中、衛將軍、鹹陽王元坦,衛將軍、尚書左仆射、南陽王寶炬,侍中、征柬將軍、平陽王元脩,都擔任儀同三司。乙酉,韶令挑選從北方而來和在京的二位正員以外委任的官員。己醜,任命持節、驃騎將軍、涇州刺史賀拔嶽為儀同三司、岐州刺史,使持節、車騎大將軍、渭州刺史侯莫陳悅為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庚寅,詔令天下有德行孝道仁愛賢明忠誠節義誌向信實的人,可以禮儀征召奔赴朝廷,不應征召的以不恭敬論處。丙申,劉靈助率領軍隊停駐在安國城,定州刺史侯淵擊敗殺了他,傳送首級到京城。戊戌。任命使持節、侍中、車騎大將軍斛斯椿,侍中、衛將軍元受,都擔任特進、儀同三司。下韶說:“近來官職任免失去準繩,隨之指令淘汰,決定定職定員精簡多餘官員,已有決斷。退下來的人,也值得同情。凡是落選的,可特優評一級,都授予將軍,參加選拔的範圍,根據才能補充任用。”

冬十月壬寅,齊獻武王推勃海太守元朗即皇帝位於信都。
這年春季,冠軍將軍、直直業刺史茲壞塑指派他的部將坦童率領步兵騎兵三千人在王鱷攻打蓋街的守將,擒獲蓋塹的尚書左仆射、儀同三司、雲麾將軍、逮兗二州刺史劉扭迦。

二年春三月,齊獻武王敗爾朱天光等於韓陵。
夏四月癸卯,前往華林園都亭宴飲騎射,賞賜多少不等。太樂上奏才藝中有裝愚賣傻的歌舞雜技藝人,皇帝認為不足雅致的戲目,詔令罷除。壬子,在太廟祭祀。癸醜,下詔任命齊獻武王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都督、束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驃騎大將軍、安定王爾朱智虎為開府儀同三司、肆州刺史。乙卯,任命右衛將軍賀拔勝、武衛將軍大野拔都為儀同三司。己未,皇帝在顯陽殿挑選測試通直散騎常侍、散騎侍郎、通直郎,剩下的沒有才能的人改任其他職位。癸亥,隴西王爾朱天光大敗宿勤明達,擒獲後送到京城,殺了他。丙寅,任命侍中、驃騎大將軍令朱彥伯為司徒公。韶令有關官員不能再稱偽梁國,罷除奸細的條款,不禁止鄰國間的來往。詔令員外諫議大夫、步兵校尉、奉車都尉、羽林監、給事中、積射將軍、奉朝請、殿中將軍、宮門仆射、殿中司馬督、治禮郎十一種官員,獲得俸祿而不供給服役者,年老該充外任的,依照正常條例,沒有年老而要外任的,準許解除現職。七品以上官員,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如正式官員有缺額,依據才能補充。從前正員之外挑選退下來優評等級的予以追奪,稱職而被裁減的,仍優評一級。

夏四月辛巳,齊獻武王與廢帝至邙山,使魏蘭根尉諭洛邑,且觀帝之為人。蘭根忌帝雅德,還致毀謗,竟從崔忄夌議,廢帝於崇訓佛寺,而立平陽王修為帝。帝既失位,乃賦詩曰:“朱門久可患,紫極非情玩。顛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換。時運正如此,唯有修真觀。”
在這以前,直厘太守趟脩延拘捕刺史奎塹之;五月丙子,翅業市民殺死燈絲,送上首級,返回推舉塹之為刺史。爾朱仲遠指派他的都督瑟僅壘等人在塞千討伐崔童困,擒獲殺了他。

太昌初,帝殂於門下外省,時年三十五。出帝詔百司赴會,大鴻臚監護喪事,葬用王禮,加以九旒、鑾輅、黃屋、左纛,班劍百二十人,二衛、羽林備儀衛。後廢帝,諱朗,字仲哲,章武王融第三子也。母曰程氏。少稱明悟。永安二年,為肆州魯郡王後軍府錄事參軍、儀同開府司馬。元曄之建明二年正月戊子,為冀州勃海太守。及齊獻武王起義兵,將誅暴逆,乃推戴之。
六月庚申,齊獻武王因爾朱氏叛逆作亂,在信都開始發起義軍。向西平定殷州,殺死刺史爾朱羽生,命令南趟郡太守李元忠擔任刺史,鎮守廣阿。癸亥,皇帝前往顯陽殿,親自審理冤屈訴訟。戊辰,任命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爾朱弼為儀同三司。

冬十月壬寅,即皇帝位於信都城西。升壇焚燎,大赦,稱中興元年。文武百官普泛四級。以齊獻武王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台,增邑三萬戶;以兼侍中、撫軍將軍、河北大使高乾邕為侍中、司空公;前平北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高敖曹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以終其身;以前刺史元嶷為儀同三司。己酉,爾朱度律、爾朱仲遠、斛斯椿、賀拔勝、賈顯智次於陽平,將抗義師。齊獻武王縱反間構之,遂與爾朱兆相疑,敗散而還。辛亥,齊獻武王大破爾朱兆於廣阿,虜其卒五千餘人。詔將士泛五級,留守者二級。詔征東將軍、吏部尚書封隆之為使持節、北道大使,隨方處分。十有一月己巳,詔曰:“王度創開,彝倫方始,所班官秩,不改舊章。而無識之徒,因茲僥幸,謬增軍級,虛名顯位,皆言前朝所授,理難推抑。自非嚴為條製,無以防其偽竊。諸有虛增官號,為人發糾,罪從軍法。若入格檢核無名者,退為平民,終身禁錮。”庚辰,齊獻武王率師攻鄴城。是年,南兗城民王乞德逼前刺史劉世明以州降蕭衍,衍使其將元樹入據譙城。
秋七月壬申,爾朱世隆等人謀害前太保楊椿、前司空公楊津及其家人。丙戌,司徒公爾朱彥伯因天旱讓位。戊子,任命彥伯為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庚寅,任命侍中、太保、開府、尚書令、樂平王水朱世隆為儀同三師,地位僅低於匕公。

二年春正月壬午,拔鄴,擒刺史劉誕。詔諸將士泛四級。封侯、增邑九十七人,各有差等。癸未,詔曰:“自中興草昧,典製權輿,郡縣之官,率多行、督。假有正者,風化未均。眷彼周餘,專為漁獵。朕所以夙興夜寐,有惕於懷。有司明加糾罰,稱朕意焉。”二月辛亥,上孝莊皇帝諡曰武懷皇帝。甲子,以齊獻武王為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增封三萬戶,並前為六萬戶。
八月庚子,韶令隴西王爾朱天光手下討伐宿勤明達的文武官員,普加三級。穎Jl[王爾朱兆率領步兵騎兵二萬人從井陘出兵,趕往殷州,李元忠放棄城池回到信都。丙午,常山王爾朱度律、彭城王爾朱仲遠等人率領部眾出兵抗拒起義的軍隊。

三月丙寅,以齊文襄王起家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丙子,以侍中、車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孫騰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丁醜,車駕幸鄴。乙酉,詔文武家屬自信都赴鄴城。閏月乙未,以安北將軍、光祿大夫、博野縣開國伯尉景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丙申,以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庫狄幹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壬寅,爾朱天光、兆、度律、仲遠等屯於洹水之南。癸醜,齊獻武王出頓紫陌。庚申,爾朱兆率輕騎三千夜襲鄴城,叩西門,不克,退走。壬戌,齊獻武王大破爾朱天光等四胡於韓陵,前廢帝鎮國將軍賀拔勝、徐州刺史杜德於陳降。爾朱兆走趣並州,仲遠奔東郡,天光、度律將赴洛陽。大都督斛斯椿、賈顯智倍道先還。
九月丁醜,任命侍中、驃騎將軍盧同,驃騎大將軍杜德,車騎大將軍橋寧都為儀同三司。己卯,任命使持節、都督束道諸軍事、兼尚書令、束道大行台、彭城王爾朱仲遠為太宰。庚辰,加授使持節、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兼尚書令、西道大行台、隴西王餘朱天光為大司馬。驃騎大將軍、青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穆紹逝世。癸巳,追尊皇帝的父親為先帝,皇帝的母親王區為先太妃;封皇帝的弟弟永業為高密王,皇帝的兒子子恕為勃海王。

夏四月甲子朔,椿等據河橋,懼罪自劾。尋擒天光、度律於河橋。西北大行台長孫稚、都督賈顯智等率騎入京師,執爾朱世隆、彥伯,斬於都街;囚送天光、度律於齊獻武王。辛未,前廢帝驃騎大將軍、行濟州事侯景據城降,仍除儀同三司、兼尚書仆射、南道大行台、濟州刺史。甲戍,以車騎將軍、尚書右仆射魏蘭根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乙亥,以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中軍大都督高盛兼尚書仆射、北道行台,隨機處分。爾朱仲遠奔蕭衍。青州刺史爾朱弼為其部下馮紹隆所殺,傳首京師。丙子,前廢帝安東將軍辛永,右將軍、建州大都督張悅舉城降。
冬十月壬寅,齊獻武王推舉攰遵太守足朗在信都登上皇帝位。

辛巳,車駕至河陽,遜位於別邸。太昌元年五月,封安定郡王,邑一萬戶。後以罪殂於門下外省,時年二十。永熙二年葬於鄴西南野馬岡。出帝,諱修,字孝則,廣平武穆王懷之第三子也。母李氏。性沉厚少言,好武事。始封汝陽縣開國公,拜通直散騎侍郎,轉中書侍郎。建義初,除散騎常侍,尋遷平東將軍、兼太常卿,又為鎮東將軍、宗正卿。永安三年,封平陽王。普泰初,轉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右仆射,又加侍中、尚書左仆射。
二年春三月,變戲.亙逗在整建打敗爾朱天光等人。

中興二年夏四月,安定王自以疏遠,未允四海之心,請遜大位。齊獻武王與百僚會議,僉謂高祖不可無後,乃共奉王。戊子,即帝位於東郭之外,入自東陽、雲龍門,禦太極前殿,群臣朝賀。禮畢,升閶闔門,詔曰:“否泰相沿,廢興互有,玄天無所隱,精靈弗能諭。大魏統乾,德漸區宇,牢籠九服,旁礴三光。而上天降禍,運踵多難,禮樂崩淪,憲章漂沒。赫赫宗周,翦為戎寇;肅肅清廟,將成茂草。胡羯乘機,肆其昏虐,殺君害王,刳剔海內。競其吞噬之意,不識醉飽之心。自書契以來,未有若斯者已!大丞相勃海王忠存本朝,精貫白日,爰舉義旗,誌雪國恥。故廣阿之軍,貔虎奪氣;鄴下之師,金湯失險。近者四胡相率,實繁有徒,驅天下之兵,盡華戎之銳。桴鼓暫交,一朝蕩滅,元凶授首,大憝斯擒。揚旆濟河、掃清伊洛,士民安堵,不失舊章。社稷危而複安,洪基毀而還構。朕以托體宸極,猥當樂推,祗握寶圖,承茲大業。得以眇身,托於王公之上,若涉淵水,罔識攸津。思與兆民同茲嘉慶,可大赦天下。改中興二年為太昌元年。”詔前禦史中尉樊子鵠起複本官,兼尚書左仆射、東南道大行台,都督儀同三司、徐州刺史杜德討元樹。齊獻武王上言,建義之家枉為爾朱氏籍沒者,悉皆蠲免。帝以世易,複除齊獻武王為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世襲定州刺史,增封九萬,並前十五萬戶。庚寅,加齊文襄王侍中、開府儀同,餘如故。壬辰,齊獻武王還鄴,車駕餞別於乾脯山。
夏四月辛巳,變壓亙逗和廢童到達墊業,派魏蓖擔慰勞曉諭譴,而且觀察皇帝的表現。菌根忌憚皇帝的雅量德行,返回後加以詆毀誹謗,最後依從崔憤的謀劃,在崇訓佛寺廢黜皇帝,而擁立平陽王元脩為帝。皇帝失去帝位後,於是賦詩說:“豪門久已可憂患,皇宮不可任情玩。敗亡站立可等待,一年三次大變換。時事國運正如此,惟有修行入廟觀。”

五月丙申,前廢帝廣陵王殂。以太傅、淮陽王欣為太師,封沛郡王;司徒公、趙郡王諶為太保;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清河王亶儀同三司;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州牧、南陽王寶炬為太尉公;侍中、太保、錄尚書事長孫稚為太傅;侍中、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元羅儀同三司、尚書令;驃騎大將軍、吏部尚書元世俊儀同三司。戊戌,以齊獻武王固讓,聽解天柱大將軍,滅封五萬戶,餘悉如故。幸醜,以前司空高乾邕複為司空公。乙巳,帝幸華林都亭,宴群臣,班齎有差。羽林隊主唐猛突入稱慶,帝以猛犯禁衛,杖之。猛辭色有忤,斬之階下。丁未,詔曰:“無侮煢獨,事炳前經;惠此鰥寡,聲留往冊。朕以薄德,作民父母,乃眷元元,寤言增歎。今理運惟新,哀矜伊始,如有孤老、疾病、無所依歸者,有司明加隱括,依格賑贍。”又詔曰:“理有一準,則民無覬覦;法啟二門,則吏多威福。前主為律,後主為令,曆世永久,實用滋章。非所以準的庶品,提防萬物。可令執事之官四品以上,集於都省,取諸條格,議定一途。其不可施用者,當局停記。新定之格,勿與舊製相連。務在約通,無致冗滯。”己酉,以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清河王亶為司徒公。庚戌,詔曰:“頃西土年饑,百姓流徒,或身倚溝渠,或命懸道路,皆見棄草土,取厭烏鳶。言念於此,有警夜寐。掩骼之禮,誠所庶幾;行墐之義,冀亦可勉。其諸有露屍,令所在埋覆。可宣告天下。”乙卯,詔外內解嚴。六月癸亥朔,帝於華林園納訟。丙寅,蠕蠕、嚈噠、高麗、契丹、庫莫奚國並遣使朝貢。丁卯,太尉公、司州牧、南陽王寶炬坐事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王如故,歸第,令羽林衛守。改諡武懷皇帝曰孝莊。癸酉,蠕蠕、嚈噠國遣使朝貢。戊寅,詔內外百司普泛六級。在京百僚加中興四級,義師將士並加軍泛六級,在鄴百官三級,河北同義之州兩級,河橋建義者加五級,關西二級。諸受建明、普泰封爵、泛級、優特之階,悉追。己卯,帝臨顯陽殿納訟。乙酉,高麗、契丹、庫莫奚國遣使朝貢。丙戌,以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斛斯椿還為前官。詔曰:“間者,凶權誕恣,法令變常;遂立夷貊輕賦,冀收天下之意;隨以箕斂之重,終納十倍之征。掩目捕雀,何能過此?朕屬念蒸黎,無忘寢食。加田桑始事,生業未滋,若頓依常格,或不周展。今歲租調,且兩收一丐,來年複舊。”辛卯,以使持節、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賈顯度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太昌初年,皇帝在門下外省逝世,時年三十五歲。出帝詔令百官赴會,大鴻臚督察喪事,安葬用王的禮儀,加上九旒的旗幟、皇帝的車駕、黃繒車蓋、車衡左邊帶裝飾物的旗幟,儀仗一百二十人,二衛、羽林的預備儀仗衛隊。

秋七月乙未,詔曰:“頃永安馭運,載育皇儲,遂錫泛階,以申國慶。近經普泰,便爾中追。今罪人既殄,舊章斯複。宜述往旨,用卒前恩。皇子泛二級,悉可還授。文穆廟泛,故宜停寢,若已受者,依例追之。”庚子,以驃騎大將軍、開府、南陽王寶炬為太尉公。壬寅,齊獻武王率眾入自滏口,大都督庫狄幹入自井陘,討爾朱兆。乙巳,齊獻武王以爾朱天光、爾朱度律送之京師,斬於都市。己酉,以兼尚書左仆射、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為儀同三司。庚戌,詔侍中、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高隆之為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左仆射、北道行台,率步騎十萬趨太行,會齊獻武王。隆之解行台,仍為大丞相軍司。齊獻武王次於武鄉。爾朱兆大掠晉陽,北走秀容。並州平。乙卯,帝臨顯陽殿,親理冤獄。丙辰,以宗師、東萊王貴平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是月,夏州徙民郭遷據宥州反,刺史元嶷棄城走。詔行台侯景率齊州刺史尉景、濟州刺史祭俊等攻討之。城陷,遷奔蕭衍。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大破蕭衍軍於譙城,擒其鄴王元樹及譙州刺史朱文開。八月壬戌朔,齊文襄王來朝,燕射,班齎部下各有差。丁卯,以西中郎將元寧為高平王。甲戌,以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李琰之為儀同三司。庚寅,以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崔秉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辛卯,以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高嶽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九月癸未,以侍中、驃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封津為儀同三司。庚子,帝幸華林都亭,引見元樹及公卿百僚蕃使督將等,宴射,班齎各有差。癸卯,燕郡開國公賀拔允進爵為王。乙巳,帝幸都水,南過洛汭,遂至瀍澗。己酉,複田於北原。癸醜,以太師、沛王欣為廣陵王,前廢帝子勃海王子恕改封沛郡王。甲寅,以侍中、驃騎大將軍封隆之、任祥並為儀同三司。以車騎大將軍、河南尹元仲景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乙卯,車駕謁山陵。丙辰,蠕蠕、高昌國遣使朝貢。庚申,以衛將軍、前吏部尚書李神雋,撫軍將軍、右衛將軍婁昭並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後廢帝,名元朗,字仲哲,是章武王元融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程氏。幼年以聰明著稱。永安二年,擔任肆州魯郡王後軍府錄事參軍、儀同開府司馬。元曄的建明二年正月戊子,擔任冀州勃海太守。等到齊獻武王興起義兵,將要誅殺暴亂叛逆,於是被推舉擁戴。

冬十月甲子,以使持節、衛將軍、光州刺史高仲密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丁卯,以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潘蠻為儀同三司。己卯,以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高琛為特進、驃騎、開府儀同三司。庚寅,以使持節、驃騎將軍、肆州刺史劉貴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十有一月甲午,以車騎將軍、揚州刺史斛斯敦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丁酉,日南至,車駕有事於圓丘。戊戌,朝會百官於太極前殿。甲辰,安定王朗及東海王曄坐事死。乙巳,蠕蠕國遣使朝貢。己酉,以前太尉公、汝南王悅為侍中、大司馬、開府。葬靈太後胡氏。十有二月丙寅,以驃騎大將軍、領禦史中尉綦雋為儀同三司。乙亥,以侍中、廣平王讚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丁亥,殺大司馬、汝南王悅。大赦天下,改太昌為永興,以太宗號,尋改為永熙元年。
冬十月壬寅,在信都城西登上皇帝位。登壇焚柴祭天,大赦天下,稱中興元年。文武百官普加四級。任命齊獻武王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台,增加食邑三萬戶;任命兼侍中、撫軍將軍、河北大使高幹邕為侍中、司空公;前平北將軍、通直散騎常侍高敖曹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終生擔任冀州刺史;任命前刺史元嶷為儀同三司。己酉,爾朱度律、爾朱仲遠、斛斯椿、賀拔勝、賈顯智停駐在陽平,將要抗拒起義軍,齊獻武王設反問計離散他們,於是他們和爾朱兆相猜疑,潰敗四散而逃。辛亥,齊獻武王在廣阿大敗爾朱兆,俘虜他的士卒五千多人。韶令將士普加五級,留守京城的加二級。詔令征束將軍、吏部尚書封隆之擔任使持節、北道大使,依據形勢加以調度。

二年春正月庚寅朔,朝饗群臣於太極前殿。甲午,齊獻武王自晉陽出討爾朱兆。丁酉,大破之於赤洪嶺。兆遁走,自殺。己亥,車駕幸嶺高石窟靈岩寺。庚子,又幸,散施各有差。庚戌,儀同三司李琰之薨。丁巳,追尊皇考為武穆帝,皇太妃馮氏為武穆後,皇妣李氏為皇太妃。以驃騎將軍、前滄州刺史高聿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蕭衍勞州刺史曹鳳、東荊州刺史雷能勝等舉城內屬。
十一月己巳,下韶說:“王業開創,常道初起,所頒官職品級,不改變舊典章。然而沒有見識的人,因此而意外獲得成功,無端增加軍級,空虛的名號顯赫的地位,都說是前朝授予,道理難以推求。除非嚴格訂立條例,無法防止他們的詐偽。所有憑空增加的官號,被別人告發糾舉,依軍法定罪。如果按條例檢查沒有名字的,貶退為平民,終生禁止不得為官。”庚辰,齊獻武王率領軍隊攻打鄴城。

二月庚申,以使持節、鎮東將軍、行汾州事張瓊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辛酉,以司空公高乾邕為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鹹陽王坦為司空公。三月己醜朔,加驃騎大將軍、滄州刺史賈顯智開府儀同三司。辛卯,詔以前普解諸行台,今阿至羅相度降款,複以齊獻武王為大行台,隨機裁處。甲午,以車騎將軍、蔚州刺史竇泰為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州刺史高乾邕坐事賜死。太師、魯郡王肅薨。戊申,以使持節、都督河渭部三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世襲河州刺史梁景睿為儀同三司。丁巳,以侍中、太保、司州牧、趙郡王諶為太尉公,加羽葆鼓吹;侍中、太尉公、南陽王寶炬為太尉、開府、尚書令。
這一年,南兗州市民王乞德逼迫前刺史劉世明獻出全州投降蕭衍,蕭衍派他的將領元樹進入譙城據守。

夏四月戊辰,詔諸參佐自三府以下爰及外州,皆不得複加常侍及兼兩員,雖已授者亦悉追之。是月,青州人耿翔襲據膠州,殺刺史裴粲,通於蕭衍。五月庚寅,詔諸幽枉未申,事經一周已上,悉集華林,將親覽察;脫事已經年,有司不列者,聽其人各自陳訴;若事連州郡、由緣淹歲者,亦仰尚書總集以聞。壬寅,以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齊州刺史侯淵複為開府儀同三司。乙巳,詔曰:“大夫之職,位秩貴顯;員外之官,亦為匪賤。而下及胥吏,帶領非一,高卑渾雜,有損彝章。自今已後,京官樂為稱事小職者,直加散號將軍,願罷卑官者聽為大夫及員外之職,不宜仍前散實參領。其中旨特加者,不在此例。”東徐州城民王早、簡實等殺刺史崔庠,據州入蕭衍。六月壬申,以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仆射樊子鵠為青膠大使,督濟州刺史、大都督察俊討耿翔。丁醜,以驃騎大將軍、前行南兗州事念賢為儀同三司。
二年春正月壬午,攻下鄴城,擒獲刺史劉誕。詔令所有將士增加四級,封侯、增食邑的九十七人,各有等級。癸未,下詔說:“自從中興草創,典章製度剛開始,郡縣的官員,大多為代行、督察。代行中有正派的人,但風尚教化不均衡。回顧那周朝末年,專門漁獵百姓。我因此早起晚睡,心中警惕。有關官員明確地加以糾察懲罰,滿足我的心願。”

秋七月辛卯,以使持節、鎮北將軍、大都督、秦州刺史萬俟普撥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壬辰,以太師、司州牧、廣陵王欣為大司馬、侍中,以太尉公、趙郡王諶為太師,並開府。庚戌,以前司徒公、燕郡王賀拔允為太尉公。八月乙醜,齊文襄王來朝,帝燕於華林都亭,班齎部下各有差。以驃騎大將軍、前南岐州刺史司馬子如為儀同三司。戊辰,車駕餞文襄王於河梁,仍濟河而返。癸酉,齊獻武王上表固讓王爵,不許;請分邑十萬戶,節降為品,回授勳義,從之。九月壬子,以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崔孝芬為儀同三司。
二月辛亥,追謐孝莊皇帝為武懷皇帝。甲子,以齊獻武王為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太師,增封三萬戶,總計六萬戶。

冬十月癸未,以衛將軍、瓜州刺史、泰臨縣開國伯、高昌王麹子堅為儀同三司,進爵郡王。十有一月癸巳,持節、征北將軍、殷州刺史邸珍為徐州大都督、東道行台仆射,率將討東徐州。十有二月丁巳,車駕狩於嵩陽。己巳,遂幸溫湯。丁醜,車駕還宮。
三月丙寅,任命查塞襄王入仕即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丙子,任命侍中、車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遜膛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丁醜,皇帝前往鄴球。乙酉,詔令文武官員的家屬從值都前往莖啦。

三年春正月壬辰,齊獻武王討費也頭於河西苦洩河,大破之,獲其帥紇豆陵伊利,遷其部落於內地。
閏月乙未,任命安北將軍、光祿大夫、博野縣開國伯尉景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丙申,任命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庫狄幹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壬寅,爾朱天光、爾朱兆、度律、仲遠等人駐守在洹水的南麵。癸醜,齊獻武王出兵駐守紫陌。庚申,餘朱兆率領輕裝的騎兵三千人在夜晚襲擊鄴城,攻打西門,沒攻下,撤退逃走。壬戌,齊獻武王在韓陵大敗爾朱天光等四部胡人,前廢帝的鎮軍將軍賀拔勝、徐州刺史掛鍾在戰陣中投降。金塞逃逃往差州,佳遠奔往東郡,天光、度律將要奔赴洛陽。大都督斛斯椿、賈顯智日夜兼程先返回。

二月,東梁州為夷民侵逼,詔使持節、車騎大將軍、行東雍州事泉企為東梁州行台、都督以討之。己未,蕭衍假節、豫州刺史、南昌王毛香舉城內附,授以持節、安南將軍、信州刺史、義昌王。壬戌,大赦天下。丙子,帝親釋奠禮先師。辛巳,幸洪池陂,遂遊田。壬午,以衛將軍、前徐州刺史元祐為衛大將軍、儀同三司,以驃騎將軍、左衛將軍元斌之為潁川王。三月壬寅,以前侍中、車騎大將軍李彧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夏四月甲子初一,斛斯椿等人占據河橋,畏懼罪過彈劾自己,不久在河橋擒獲天光、度律。西北大行台長孫稚、都督賈顯智等人率領騎兵進入京城,拘捕水朱世隆、彥伯,在都市斬首,押送天光、度律給齊獻武王。辛未,前廢帝的驃騎大將軍、行濟州事侯景占據城池投降,隨之授任儀同三司、兼尚書仆射、南道大行台、濟州刺史。甲戌,任命車騎將軍、尚書右仆射魏蘭根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乙亥,任命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中軍大都督高盛為兼尚書仆射、北道行台,依據形勢處理事務。爾朱仲遠投奔蕭衍。青州刺史爾朱弼被自己的部下馮紹隆殺死,傳送首級到京城。丙子,前廢帝的安東將軍辛永,右將軍、建州大都督張悅獻出城池投降。

夏四月戊午,契丹國遣使朝貢。辛未,高平王寧坐事降爵為公。丙子,高麗國遣使朝貢。五月丙戌,增置勳府庶子,廂別六百人;又增騎官,廂別二百人,依第出身,騎官秩比直齋。辛卯,詔曰:“大魏得一居宸,乘六馭宇。考風雲之所會,宅日月之所中。自北而南,東征西怨,後來其蘇,無思不偃。而句吳負險,久遺度外。世祖太武皇帝,握金鏡以照耀,擊玉鼓以鏗鏘,神武之所牢籠,威風之所蘭轢,莫不雲徹霧卷,瓦解冰消。長江已北,盡為魏土。頃天步中圮,國綱時屯,凶豎因機,互窺上國,疆場侵噬,州郡淪胥。乃眷東顧,無忘寢食。自非五牛警旆,七萃按部,何以複文武之舊業,拯塗炭於遺黎?朕將親總六軍,徑臨彭、汴。一勞永逸,庶保無疆。內外百僚,便可嚴備。出頓之期,更聽後敕。”時帝為斛斯椿、元毗、王思政、魏光等諂佞間阻,貳於齊獻武王,托討蕭衍,盛暑征發河南諸州之兵,天下怪惡之。語在《斛斯椿傳》。丙申,以使持節、侍中、大司馬、開府、司州牧、廣陵王欣為左軍大都督,太傅、錄尚書事長孫稚為中軍四麵大都督。丁酉,帝幸華林都亭,集京畿都督及軍士三千餘人,慰勉之。庚子,又幸華林都亭納訟。壬寅,又以長孫稚為後軍大都督。六月丁卯,大都督源子恭鎮胡陽,汝陽王暹守石濟,儀同三司賈顯智率豫州刺史斛斯壽東趨濟州。庚午,吐穀渾國遣使朝貢。丙子,詔曰:“頃年以來,天步時阻,幹戈不戢,荊棘斯生。或徇節感恩,奮不顧命;或臨戎對敵,赴難如歸。身首橫分,骸骨不斂。勳誠靡錄,榮贈莫加。寤寐矜之,良有嗟悼。可普告內外,所在言列。若無親近,聽故友陳之。尚書檢實,隨狀科贈。庶粗慰冤魂,少申惻隱。”庚辰,以使持節、車騎大將軍、中軍大都督斛律沙門為開府儀同三司。
辛巳,皇帝到達回屋,在別宮讓位。主旦元年五月,被封為安定郡王,食邑一萬戶。後來因有罪在門下外省死去,時年二十歲。丞毖二年安葬在苤噬西南的墅墾邇。

秋七月辛巳朔,以鎮東將軍、前大鴻臚卿、太原王昶特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己醜,帝親總六軍十餘萬眾次於河橋。以斛斯椿為前軍大都督,尋詔椿鎮虎牢。又詔荊州刺史賀拔勝赴於行所。勝率所部次於汝水。庚子,以使持節、征西將軍、岐州刺史越肱特為儀同三司。丁未,帝為椿等迫脅,遂出於長安。己酉,齊獻武王入洛,賀拔勝走還荊州。
出帝,名元脩,字孝則,是廣平武穆王元懷的第三個兒子,母親是李氏。性情沉穩溫厚不多話,喜愛武藝。開始封為汝陽縣開國公,被任命為通直散騎侍郎,改任中書侍郎。建義初年,授任散騎常侍,不久調任平柬將軍、兼太常卿,又擔任鎮束將軍、宗正卿。永安三年,封為平陽王。普泰初年,改任侍中、鎮東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右仆射,又加授侍中、尚書左仆射。

八月甲寅,推司徒公、清河王亶為大司馬,承製總萬幾,居尚書省。辛酉,齊獻武王西迎車駕。戊辰,製曰:“晦為明始,亂實治基,爰著天道,又符人事。故姬祚中微,踐土有勤王之役;劉氏將傾,北軍致左袒之舉。用能隆此遠年,克茲卜世。永熙之季,權佞擅朝,群小是崇,勳賢見害。官緣價以貴賤,獄因貨而死生。宗祏飄若綴旒,民命棄如草莽。大丞相位居晉鄭,任屬桓文,興甲汾川,問罪伊洛。群奸畏威,擁迫人主,以自蔽衛,遠出秦方。雖車駕流移,未即返禦,然權佞將除,天下延頸。魏邦雖舊,其化惟新,思與兆民,同茲更始。可大赦天下。”行台侯景討荊州,賀拔勝戰敗,走奔蕭衍。
中興二年夏四月,安定王自認為族屬疏遠,不能符合四海的民心,請求退出帝位。齊獻武王和百官集會商議,都認為高祖不可以沒有後繼者,於是共同擁戴平陽王。戊子,在束城外登上皇帝位,從東陽門、雲龍門進入,到太極前殿,群臣朝見祝賀。禮儀結束,登上閭闔門,下詔說:“世事盛衰相繼,廢興交接,玄妙的天體不能隱藏,精微的神靈不能告示。大魏統禦乾坤,德行普及寰宇,控禦邊荒地帶,恩惠充滿曰月星辰照耀之處。然而上天降下禍患,國運接連多難,禮樂崩潰淪落,典章漂流沉沒。顯赫的宗周,為戎寇所滅;肅穆的廟宇,將成為茂密的草叢。胡人羯人趁著時機,放縱他們的昏蒙暴虐,殺害君主侯王,剖開天下民眾的胸膛。放任吞咬的意圖,不懂得醉飽的心情。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沒有如此殘酷的大丞相勃海王忠心保衛本朝,精誠貫穿日光,於是舉起正義的旗幟,立誌洗雪國家的恥辱。所以廣阿的軍隊,如同虎豹奪去膽氣;鄴下的軍隊,如同金城湯池失去險固。近來四部胡人相繼,黨徒眾多,驅使天下的兵馬,用盡各族的精銳。戰鼓剛一敲響,頃刻之間滅亡,元凶被斬首,大惡人遭擒獲。打著旗幟渡過黃河,掃清賊寇在伊水洛水之間,官民安居樂業,不違失舊時典章。社稷轉危為安,宏大的基業毀壞後重新建構。我出身皇族,慚愧地處在被推舉的地位,恭敬地執掌國權,繼承逭一大業。我以微薄的德行,處於王公之上,如同越過深淵大河,不知從何處渡過。思慮和萬民共度遣一喜慶,可大赦天下。改中興二年為太昌元年。”詔令前禦史中尉樊子鵠複出任本官,兼尚書左仆射、東南道大行台,統領儀同三司、徐州刺史杜德討伐元樹。齊獻武王上奏,興起正義之舉的家族冤屈地受到水朱氏沒收財產入官並成為卑下戶口的,全都予以免除。皇帝因世代變換,又授任齊獻武王為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世襲定州刺史,增封食邑九萬戶,加上從前的共十五萬戶。庚寅,加授齊文襄王為侍中、開府儀同,其餘職位照舊。壬辰,齊獻武王返回鄴城,皇帝在幹脯山設宴告別。

九月癸巳,以衛大將軍、河南尹元子思為使持節、行台仆射,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軍將軍婁昭為西道大都督,並率左右侍官西迎車駕。己酉,椿黨毛鴻賓守潼關,齊獻武王破擒之。是日,齊獻武王東還於洛。是月,東清河人傅晶殺太守韓子捷,據郡反。會赦,乃降。
五月丙申,前廢帝廣陵王逝世。任命太傅、進暘王元欣為太師,封為沛郡王;司徒公、趙塾王亙諶擔任太保;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清河王元賣擔任儀同三師;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州牧、南陽王實炬擔任太尉公;侍中、太保、錄尚書事長孫稚擔任太傅;侍中、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元羅擔任儀同三司、尚書令;驃騎大將軍、吏部尚書元世俊擔任儀同三司。戊戌,因齊獻武王執意推讓,準許免除天柱大將軍,削減封邑五萬戶,其餘的職位照舊。辛醜,任命前司空高幹邕再任司空公。乙巳,皇帝前往華林都亭,宴請群臣,分發賞賜多少不等。羽林隊主唐猛衝進去道賀,皇帝因唐猛冒犯宮廷守衛,用棍棒打他。唐猛言辭神色忤逆旨意,被斬死在台階下。

冬十月戊辰,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行青州事侯淵克東陽,斬刺史東萊王貴平,傳首京師。
丁未,下詔說:“不要侮辱孤獨的人,事情顯著於前代經典;優惠鰥夫寡婦,聲名留傳在以往史冊。我以微薄的德行,做民眾的父母,念及百姓,夜感歎。現在國運除舊布新,哀憐百姓剛開始,如果有孤老、疾病、沒有依靠的人,有關官員明確加以檢查核實,按條例賑濟救助。”又下詔說:“道理衹有一個標準,民眾就沒有非分的意圖;法令出自不同途徑,官吏就作威作福。前朝君主製法律,後朝君主製令文,曆代長久,因此滋長增多。這不是用來規範各種行為,防備萬物的做法。可命令四品以上執掌事務的官員,會集在尚書省,取來各種條例,議定一個標準,凡不能施用的,主管部門停止登錄。新議定的條例,不要同舊製度相連。必須簡約通達,不要繁冗難解。”己酉,任命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清河王五直為司徒公。庚戌,下詔說:“近來丙部地區年成饑荒,百姓流浪遷移,有的身體倒在溝渠,有的屍體掛在道路邊,都被拋棄在草叢泥土上,為烏鴉老鷹所飽食。言談思念到這事,夜晚睡覺都警惕。掩埋屍體的禮節,實在是所希望的;對路上餓死人的義理,也希望可以勉勵世人。所有暴露的屍體,命令各處掩埋。可布告天下。”乙卯,詔令內外解除戒嚴。

閏十二月癸巳,帝為宇文黑獺所害,時年二十五。
六月癸亥初一,皇帝在華林園聽取訴訟。丙寅,蜢魎、噬壁、直麗、契且、庫莫奚國都派遣使者入朝貢奉。丁卯,太尉公、司州牧、南陽王宣炬因事獲罪被降為驃騎大將軍、開府,王爵照舊,回到第宅,派羽林郎守衛。改謐武懷皇帝為孝莊皇帝。癸酉,蠕蠕、噘畦國派遣使者入朝貢奉。戊寅,詔令內外各府長官普加六級。在京百宮中興年間在職的加四級,起義軍將士都加軍泛六級,在鄴城的百官加三級,黃河以北隨從起義的州宮加兩級,在河橋發動義舉的加五級,函穀關以西的加二級.所有接受建明、普泰年間封爵、泛級、優特等級,全部追奪。己卯。皇帝前往顯陽殿聽取訴訟。乙酉,高麗、契丹、庫莫奚國派遣使者入朝貢奉。丙戌,任命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斛斯椿仍為從前官職。下詔說:“最近,凶惡權臣放肆恣意,法令改變常規,訂立夷人的輕稅,希望收取天下人的心,隨後以沉重的賦斂,終於收取十倍的稅收,捂住眼睛捉麻雀,哪能超得過這一點?我顧念百姓,就寢吃飯都不忘記,加上農田蠶桑剛從事,民眾生路不寬廣,如果陡然依照通常條例,恐怕不周全。今年的租調,暫且征收兩份免除一份,來年恢複舊製度。”辛卯,任命使持節、衛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賈顯度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史臣曰:廣陵廢於前,中興廢於後,平陽猜惑,自絕宗廟。普泰雅道居多,永熙悖德為甚。是俱亡滅,天下所棄歟!
秋七月乙未,下詔說:“先前永安年間控禦天下,誕生皇子,於是普賜級別,來表現國家的喜慶。近來經過普泰,便中途削奪。現在罪人已被消滅,舊典章即可恢複。應該重申以往的意旨,來完成從前的恩澤。生皇子時普級,全可再行授予。文穆皇帝入廟的賞賜,本應停止,如已接受的,依條例追奪。”庚子,任命驃騎大將軍、開府、南陽王實炬為太尉公。壬寅,齊麩毖王率領軍隊從鱉旦進軍,大都督庫狄幹從井陘進軍,討伐爾朱兆。乙巳,齊獻武王將僉苤玉光、金塞度摟押送到京城,在都市斬首。己酉。任命兼尚書左仆射、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為儀同三司。庚戌,詔令侍中、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直隆之擔任使持節、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兼尚書左仆射、北道行台,率領步兵騎兵十萬人趕赴太行山,同齊獻武王會合。隆之解除行台,隨之任大丞相軍司。齊獻武王停駐在武鄉,爾朱兆大肆擄掠置堡,向北逃到秀容。並州平定。乙口,皇帝前往顯墾隧,親自審理冤案。丙辰,任命宗師、束萊王貴平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這月,夏州遷徙的人郭遷占據兗州反叛,刺史元嶷放棄城池逃跑。詔令行台侯景率領齊州刺史尉景、濟州刺史蔡俊等人攻打討伐他們。城池陷落,郭遷投奔蕭衍。東南道大行台樊子鵠在譙城大敗蕭衍的軍隊,擒獲他的鄴王元樹和譙州刺史朱文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魏書》

《魏書》

作者:魏收
《魏書》帝紀
《魏書》列傳
《魏書》誌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