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吳書·妃嬪傳

孫破虜吳夫人,吳主權母也。本吳人,徙錢唐,早失父母,與弟景居。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夫人謂親戚曰:“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
破虜將軍孫堅的吳夫人,是吳主孫權的母親,原來是吳郡人,遷居錢塘,早年父母宿舍,與弟吳景住在一起。孫堅得知她才貌出眾,想納娶她。吳家親戚嫌棄孫堅輕佻狡詐,將要拒絕這一請求,孫堅非常慚愧怨恨。吳夫人對親戚們說:“為何愛惜一個女兒而惹來禍災呢?如果遇到的不是良人,也是命啊。”於是才答應為他們婚配,她和孫堅有四子一女。

景常隨堅征伐有功,拜騎都尉。袁術上景領丹楊太守,討故太守周昕,遂據其郡。孫策與孫河、呂範依景,合眾共討涇縣山賊祖郎,郎敗走。會為劉繇所迫,景複北依術,術以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討樊能、於麋於橫江,又擊笮融、薛禮於秣陵。時策被創牛渚,降賊複反,景攻討,盡禽之。從討劉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賁到壽春報術。術方與劉備爭徐州,以景為廣陵太守。術後僣號,策以書喻術,術不納,便絕江津,不與通,使人告景。景即委郡東歸,策複以景為丹楊太守。漢遣議郎王誧銜命南行,表景為揚武將軍,領郡如故。
吳景經常跟隨孫堅四處征戰,建立軍功,被任命為騎都尉。袁術上表請任吳景兼任丹楊太守,征討原太守周昕,於是占據丹楊郡。孫策與孫河、呂範依附吳景,聚合部隊一起討伐涇縣山賊祖郎,祖郎敗走。適逢吳景被劉繇逼迫,再返北方投靠袁術,袁術任命他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同到橫江征討樊能、於糜,又到秣陵進攻笮融、薛禮。當時孫策在牛渚受傷,投降之人再次反叛,吳景前往攻討,將他們全部抓獲。跟隨孫策征討劉繇,劉繇逃奔豫章。孫策派吳景、孫賁前至壽春向袁術報告。袁術當時正和劉備爭奪徐州,就任吳景為廣陵太守。袁術後來僭號稱帝,孫策寫信提示他,袁術不聽,孫策便堵截長江渡口,不和袁術聯通,並派人告知吳景。吳景當即放棄廣陵東歸,孫策又任命吳景為丹楊太守。漢朝廷派遣議郎王訁甫帶著使命南行,上表請任吳景為揚武將軍,依然兼任郡守。

及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建安七年,臨薨,引見張昭等,屬以後事,合葬高陵。
等到孫權年少繼承大統,吳夫人協助他治理軍國大事,非常有裨益。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她臨去世前,召見張昭等人,將後事托付給他們,與孫堅合葬於高陵。

八年,景卒官,子奮授兵為將,封新亭侯,卒。子安嗣,安坐黨魯王霸死。奮弟祺嗣,封都亭侯,卒。子纂嗣。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誅,並遇害。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吳景在官任上去世。他的兒子吳奮被撥付士兵,擔任將領,封為新亭侯,後來去世。他的兒子吳安繼承爵位。吳安受魯王孫霸的黨案牽連而被處死。吳奮弟弟吳祺繼承爵位,被封為都亭侯。吳祺死後,他的兒子吳纂繼承爵位,吳纂的妻子就是滕胤的女兒,滕胤被誅,他們一同被殺。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父煚,漢尚書郎、徐令。權母吳,為權聘以為妃,愛幸有寵。後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下之,謝不肯,由是失誌,早卒。後十餘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後漢書百餘卷。
吳主孫權的謝夫人,會稽郡山陰人。她的父親謝,擔任過漢朝的尚書郎、徐縣縣令。孫權母親吳夫人,為孫權聘謝氏作為妃子,受到寵幸,恩寵很盛。後來孫權納娶姑母的孫女徐氏,想讓謝夫人名份在徐氏之下,謝夫人不肯,從此失寵,很早就去世了。過了十幾年,她的弟弟謝承擔任五官郎中,漸漸升為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著寫了《後漢書》一百多卷。

吳主權徐夫人,吳郡富春人也。祖父真,與權父堅相親,堅以妹妻真,生琨。琨少仕州郡,漢末擾亂,去吏,隨堅征伐有功,拜偏將軍。堅薨,隨孫策討樊能、於麋等於橫江,擊張英於當利口,而船少,欲駐軍更求。琨母時在軍中,謂琨曰:“恐州家多發水軍來逆人,則不利矣,如何可駐邪?宜伐蘆葦以為泭,佐船渡軍。”琨具啟策,策即行之,眾悉俱濟,遂破英,擊走笮融、劉繇,事業克定。策表琨領丹楊太守,會吳景委廣陵來東,複為丹楊守,琨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
吳主孫權的徐夫人,是吳郡富春縣人。她的祖父徐真,與孫權父親孫堅關係友好,孫堅將妹妹嫁給徐真,生子徐琨。徐琨年少時在州郡作官,漢末動亂,他辭去官職,跟隨孫堅四處征戰,建立軍功,擔任偏將軍。孫堅去世後,他跟隨孫策在橫江討伐樊能、於麋等,在當利口攻打張英,但是船隻少,想要停留駐軍尋求船隻。徐琨的母親當時在軍營中,對徐琨說:“恐怕州裏會多派出水軍來迎擊,這樣就處於不利之地,怎麼可以駐軍停留呢?應當砍伐蘆葦編做筏,幫助船隊渡兵。”徐琨詳細報告給孫策,孫策當即施行,軍隊全都得以渡江,就攻破張英,擊潰笮融、劉繇,奠定東吳大業基礎。孫策上表請任徐琨兼任丹楊太守,恰遇吳景放棄廣陵回到東麵,孫策再讓吳景擔任丹楊太守,讓徐琨以督軍中郎將身份率兵。徐琨跟隨孫策攻破廬江太守李術,被封為廣德侯,升任平虜將軍。後來隨從孫策征討黃祖,因中流箭身亡。

琨生夫人,初適同郡陸尚。尚卒,權為討虜將軍在吳,聘以為妃,使母養子登。後權遷移,以夫人妒忌,廢處吳。積十餘年,權為吳王及即尊號,登為太子,群臣請立夫人為後,權意在步氏,卒不許。後以疾卒。兄矯,嗣父琨侯,討平山越,拜偏將軍,先夫人卒,無子。弟祚襲封,亦以戰功至蕪湖督、平魏將軍。
徐琨生徐夫人,起初嫁給同郡人陸尚。陸尚死後,孫權以討虜將軍身份在吳郡,就聘她為妃,讓她像母親一樣撫養兒子孫登。後來孫權遷居別處,因為徐夫人妒忌,就廢棄了她,讓她住在吳郡。十多年後,孫權做了吳王,並登基稱帝,冊立孫登為太子,大臣們奏請立徐夫人為皇後,但孫權心中想冊立步夫人,最終也沒有答應朝臣的。後來徐夫人因病去世。她的哥哥徐矯,繼承父親徐琨的侯爵,征討平定山越,擔任偏將軍,在徐夫人之前去世,沒有兒子,由他的弟弟徐祚繼承封號。徐祚因為戰功官至蕪湖都督、平魏將軍。

吳主權步夫人,臨淮淮陰人也,與丞相騭同族。漢末,其母攜將徙廬江,廬江為孫策所破,皆東渡江,以美麗得幸於權,寵冠後庭。生二女,長曰魯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後配全琮;少曰魯育,字小虎,前配朱據,後配劉纂。
吳主孫權的步夫人,臨淮郡淮陰人,與丞相步騭是同族。漢朝末年,她的母親帶著她準備遷到廬江,廬江被孫策攻破,她們都東渡長江,因為容貌美麗受到孫權的寵愛,她的寵愛超過後宮所有人。她生有二女,大女兒叫魯班,字大虎,先許配周瑜的兒子周循,後又改嫁全琮;小女兒叫魯育,字小虎,先許配朱據,後又許配劉纂。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進,故久見愛待。權為王及帝,意欲以為後,而群臣議在徐氏,權依違者十餘年,然宮內皆稱皇後,親戚上疏稱中宮。及薨,臣下緣權指,請追正名號,乃贈印綬,策命曰:“惟赤烏元年閏月戊子,皇帝曰:嗚呼皇後,惟後佐命,共承天地。虔恭夙夜,與朕均勞。內教脩整,禮義不愆。寬容慈惠,有淑懿之德。民臣縣望,遠近歸心。朕以世難未夷,大統未一,緣後雅誌,每懷謙損。是以於時未授名號,亦必謂後降年有永,永與朕躬對揚天休。不寤奄忽,大命近止。朕恨本意不早昭顯,傷後殂逝,不終天祿。湣悼之至,痛於厥心。今使使持節丞相醴陵侯雍,奉策授號,配食先後。魂而有靈,嘉其寵榮。嗚呼哀哉!”葬於蔣陵。
步夫人性情不好妒忌,對孫權都有推動,故此長時間地受到寵愛。孫權為王以及稱帝,想要立她為王後和皇後,而群臣都認為應該是徐氏,孫權違背自己的心願十多年,但是宮中都稱步夫人為皇後,親屬上疏也稱他為中宮皇後。步夫人去世後,大臣們順著孫權的心意,請求追封她皇後的尊號,於是追賜印璽、綬帶,策封說:“赤烏元年(238)閏月初一,皇帝說:嗚呼皇後,思念皇後輔佐天命,與我一起承受生命。日夜恭敬虔誠,與我一樣辛苦勤勞。修養優良品行端莊,禮儀上沒有過失。性情寬容慈惠,有賢淑美好的品德。天下萬民遠遠瞻仰,遠近歸心。朕因為戰亂沒有平定,天下尚未統一,也因為皇後本人高尚的情趣,常懷謙讓之心,所以當時沒有授予皇後名號,還以為皇後一定壽命長久,能和我一起親自稱頌上天的賜福。沒有料到突然之間,她的壽命終止。朕悔恨自己的想法沒有早日彰顯,哀傷皇後去世,未能盡享天福。悲痛之至,痛心疾首。現在派使持節丞相醴陵侯顧雍,捧冊授號,與先逝的皇後一樣受祭。如果靈魂有識,也能讚賞所受恩榮。嗚呼哀哉!”將步夫人安葬在蔣陵。

吳主權王夫人,琅邪人也。夫人以選入宮,黃武中得幸,生和,寵次步氏。步氏薨後,和立為太子,權將立夫人為後,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譖毀。及權寢疾,言有喜色,由是權深責怒,以憂死。和子皓立,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後,封三弟皆列侯。
吳主孫權的王夫人,是琅王牙郡人。她因選妃入宮。黃武年間得孫權寵幸,生下孫和,她的恩寵僅次於步氏。步氏去世後,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權想要立王夫人為皇後,而全公主魯班一向討厭王夫人,故在孫權麵前漸漸詆毀她。到孫權病重,就說王夫人麵有喜色,於是孫權大怒,責罵王夫人,王夫人因此憂鬱而死。孫和的兒子孫皓登基,追封王夫人為“大懿皇後”,她的三個弟弟都受封為侯。

吳主權王夫人,南陽人也,以選入宮,嘉禾中得幸,生休。及和為太子,和母貴重,諸姬有寵者,皆出居外。夫人出公安,卒,因葬焉。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懷皇後,改葬敬陵。王氏無後,封同母弟文雍為亭侯。
吳主孫權的另一位王夫人,南陽人,也是因選妃入宮。嘉禾年間得孫權寵愛,生下兒子孫休。及至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和的母親身份貴重,其他受到寵愛的妃嬪,都被攆出宮外。王夫人遷到公安,去世後就安葬在那兒。孫休登基後,派遣使者前往公安追尊她為“敬懷皇後”,改葬敬陵。王氏娘家無後人,故封她的同母弟弟文雍為亭侯。

吳主權潘夫人,會稽句章人也。父為吏,坐法死。夫人與姊俱輸織室,權見而異之,召充後宮。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赤烏十三年,亮立為太子,請出嫁夫人之姊,權聽許之。明年,立夫人為皇後。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譖害袁夫人等甚眾。權不豫,夫人使問中書令孫弘呂後專製故事。侍疾疲勞,因以羸疾,諸宮人伺其昬臥,共縊殺之,讬言中惡。後事泄,坐死者六七人。權尋薨,合葬蔣陵。孫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譚紹為騎都尉,授兵。亮廢,紹與家屬送本郡廬陵。
吳主孫權的潘夫人,是會稽郡句章縣人。她的父親是州中吏役,因違法被處死。潘夫人和姐姐一起被送到皇宮織室中,孫權看到她,覺得很奇異,就將她充入後宮。得到寵幸後而有身孕,夢見有人將一個龍頭送給自己,自己恭敬地接受了,於是生下孫亮。赤烏十三年(250),孫亮被冊立為太子,潘夫人請求允許自己的姐姐出宮嫁人,孫權同意了。第二年,孫權冊立潘夫人為皇後。她性情容易妒忌,巧言令色,自進宮到去世,詆毀陷害袁夫人等多人。孫權生病,她派人向中書令孫弘問過去呂後專製的情況。在侍候孫權時過分勞累,因此虛弱病倒,宮女們待她昏睡後,一起將她勒死,假說她因病而死。後來事情敗露,因此而死的有六七人。孫權不久去世,潘夫人與他合葬於蔣陵。孫亮繼位後,任命潘夫人的姐夫譚紹為騎都尉,授以兵權。孫亮被廢黜後,譚紹及其家屬被遣返原籍廬陵郡。

孫亮全夫人,全尚女也。從祖母公主愛之,每進見輒與俱。及潘夫人母子有寵,全主自以與孫和母有隙,乃勸權為潘氏男亮納夫人,亮遂為嗣。夫人立為皇後,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為太常、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時全氏侯有五人,並典兵馬,其餘為侍郎、騎都尉,宿衛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及魏大將諸葛誕以壽春來附,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泄見殺,由是諸全衰弱。會孫綝廢亮為會稽王,後又黜為候官侯,夫人隨之國,居候官,尚將家屬徙零陵,追見殺。
孫亮的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兒。她的叔祖母全公主寵愛她,每次入宮覲見都帶她一起去。等到潘夫人母子受到寵愛,全公主認為認為自己和孫和的母親有嫌隙,就勸孫權為潘夫人所生兒子孫亮娶全夫人,孫亮於是被立為太子。全夫人被冊立為皇後,孫亮以全尚為城門校尉,並封為都亭侯,代替滕胤為太常、衛將軍,晉封為永平侯,管理尚書事。當時全氏一門有五人封侯,全都管掌軍隊,其餘擔任侍郎、騎都尉,日夜守衛陛下,自東吳興盛以來,外戚勢力強盛無人能及。等到魏國大將諸葛誕以壽春城歸附東吳,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都借機投降魏國,全熙因計謀泄露被殺,自是全氏家族開始衰敗。恰遇孫綝廢黜孫亮為會稽王,後又貶為候官侯。全夫人隨從他到封地,定居在候官。全尚帶著家屬遷到零陵郡,被追殺於其地。

孫休朱夫人,朱據女,休姊公主所生也。赤烏末,權為休納以為妃。休為琅邪王,隨居丹陽。建興中,孫峻專政,公族皆患之。全尚妻即峻姊,故惟全主祐焉。初,孫和為太子時,全主譖害王夫人,欲廢太子,立魯王,朱主不聽,由是有隙。五鳳中,孫儀謀殺峻,事覺被誅。全主因言朱主與儀同謀,峻枉殺朱主。休懼,遣夫人還建業,執手泣別。既至,峻遣還休。太平中,孫亮知朱主為全主所害,問朱主死意?全主懼曰:“我實不知,皆據二子熊、損所白。”亮殺熊、損。損妻是峻妹也,孫綝益忌亮,遂廢亮,立休。永安五年,立夫人為皇後。休卒,群臣尊夫人為皇太後。孫皓即位月餘,貶為景皇後,稱安定宮。甘露元年七月,見逼薨,合葬定陵。
孫休的朱夫人,是朱據的女兒,孫休的姐姐朱公主所生。赤烏末年(250),孫權為孫休娶朱氏為妃。孫休為琅邪王,朱夫人隨同到丹陽居住。建興年間,孫峻把持朝政,王公家族都視他為禍害。全尚的妻子就是孫峻的姐姐,所以隻有這位全公主幫助孫峻。起初,孫和還是太子時,全公主詆毀王夫人,想廢除孫和,而立魯王為太子,朱公主不同意,所以兩人有了嫌隙。五鳳年間,孫儀謀劃殺害孫峻,事情敗露後被處死。全公主趁機勸說朱公主和孫儀同謀,孫峻冤枉並處死朱公主。孫休很害怕,將朱夫人遣回建業,拉手流著淚告別。到建業後,孫峻又將她遣送回孫休身邊。太平年間,孫亮知道朱公主被全公主所陷害,就問朱公主的死因是什麼,全公主恐懼地說:“我實在不知道,都是朱據的兩個兒子朱熊、朱損告訴我的。”孫亮殺死朱熊、朱損。朱損的妻子是孫峻的妹妹,孫綝更加怨恨孫亮,於是廢黜孫亮,改立孫休。永安五年(262),孫休冊立朱夫人為皇後。孫休死後,文武百官尊朱夫人為皇太後。孫皓登基一個多月後,將她貶為景皇後,居住的後宮為安定宮。甘露元年(265)七月,被逼而死,與孫休合葬於定陵。

孫和何姬,丹楊句容人也。父遂,本騎士。孫權嚐遊幸諸營,而姬觀於道中,權望見異之,命宦者召入,以賜子和。生男,權喜,名之曰彭祖,即皓也。太子和既廢,後為南陽王,居長沙。孫亮即位,孫峻輔政。峻素媚事全主,全主與和母有隙,遂勸峻徙和居新都,遣使賜死,嫡妃張氏亦自殺。何姬曰:“若皆從死,誰當養孤?”遂拊育皓,及其三弟。皓即位,尊和為昭獻皇帝,何姬為昭獻皇後,稱升平宮,月餘,進為皇太後。封弟洪永平侯,蔣溧陽侯,植宣城侯。洪卒,子邈嗣,為武陵監軍,為晉所殺。植官至大司徒。吳末昬亂,何氏驕僣,子弟橫放,百姓患之。故民訛言”皓久死,立者何氏子”雲。
孫和的何姬,是丹楊郡句容縣人。父親何遂,原來是騎士。孫權曾巡遊各軍營,何姬在路旁觀看,孫權望見她,覺得她很奇異,讓宦官將她召入宮中,賜給兒子孫和。後來生個男孩,孫權大喜,取名為彭祖,就是孫皓。太子孫和被廢黜後,後做了南陽王,居住長沙。孫亮登基後,孫峻在旁輔佐。孫峻向來諂媚全公主,全公主與孫和的母親有嫌隙,就勸說孫峻將孫和遷到新都居住,派使者賜死孫和,孫和嫡妃張氏也自殺而死。何姬說:“如果都跟著去死,誰扶養孤兒呢?”就教撫養育孫皓和他三個弟弟。孫皓登基,追尊孫和為“昭獻皇帝”,尊何姬為“昭獻皇後”,稱為升平宮。過了一個多月,晉封何姬為皇太後。又給何氏的弟弟何洪封爵永平侯,何蔣為溧陽侯,何植為宣城侯。何洪去世,他的兒子何邈承襲爵位,擔任武陵監軍,後被晉軍殺害。何植官至大司徒。東吳末年君主昏亂,何氏驕橫僭越,子弟們恣意妄為,百姓們將他們當做禍患。所以民間訛傳說“孫皓已去世很久,何氏兒子被冊為太子”。

孫皓滕夫人,故太常胤之族女也。胤夷滅,夫人父牧,以疏遠徙邊郡。孫休即位,大赦,得還,以牧為五官中郎。皓既封烏程侯,聘牧女為妃。皓即位,立為皇後,封牧高密侯,拜衛將軍,錄尚書事。後朝士以牧尊戚,頗推令諫爭。而夫人寵漸衰,皓滋不悅,皓母何恒左右之。又太史言,於運曆,後不可易,皓信巫覡,故得不廢,常供養升平宮。牧見遣居蒼梧郡,雖爵位不奪,其實裔也,遂道路憂死。長秋官僚,備員而已,受朝賀表疏如故。而皓內諸寵姬,佩皇後璽紱者多矣。天紀四年,隨皓遷於洛陽。
孫皓的滕夫人,是已故太常滕胤的族女。滕胤被滅族後,夫人的父親滕牧,因為與滕胤關係疏遠而被遷到邊遠郡縣。孫休登基,大赦天下,滕牧一家得以回京,孫休以滕牧為五官中郎。孫皓被封為烏程侯,又納娶滕牧女兒為妃。孫皓即位後,冊立滕夫人為皇後,封滕牧為高密侯,授予他衛將軍之職,總領尚書事務。後來朝臣們認為滕牧是皇帝的親屬,常推舉他向皇帝孫皓諫諍。而滕夫人受到的寵幸漸漸衰弛,孫皓越來越不喜歡她,孫皓母親何姬常左右著他的行為。又太史說,在國家命數上,皇後不可更換,孫皓迷信巫覡,故此滕夫人得以不被廢黜,常年供養在升平宮。滕牧被遣送到蒼梧郡,雖說他的爵位沒有被免除,其實也即是流放,於是他在路上憂鬱而死。皇後宮中的官員,都不過湊數而已,隻是滕夫人仍與過去一樣能接受朝賀和上表上疏。而孫皓宮內的各位寵妃,大多佩帶著皇後璽、紱。天紀四年(280),滕夫人隨孫皓遷到洛陽。

評曰:易稱“正家而天下定”。詩雲:“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於家邦。”誠哉,是言也!遠觀齊桓,近察孫權,皆有識士之明,傑人之誌,而嫡庶不分,閨庭錯亂,遺笑古今,殃流後嗣。由是論之,惟以道義為心、平一為主者,然後克免斯累邪!
評曰:《易經》中說“家中安穩天下才能穩定”。《詩經》中說:“給自己的妻子作榜樣,推廣到兄弟,才能治理國家。”這些話說得真對啊!遠看過去齊桓公,現在觀察眼前的孫權,都有識人之明,超群的誌向,卻不分嫡庶,導致宮廷秩序錯亂,後世嘲笑,殃及後代。由此來看,隻有那些將道義當做本心,公平一心為主宰的人,才能免除這些勞累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裴註三國志》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三國誌》魏書
《三國誌》蜀書
《三國誌》吳書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