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也。少為郡吏,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時別駕張鬆建議,宜迎先主,使伐張魯。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璋不聽,竟遣使迎先主,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先主假權偏將軍。及曹公破張魯,魯走入巴中,權進曰:“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黃權字公衡,巴西郡閬中人。年少時做過郡中吏役,益州牧劉璋征召他做主簿,當時別駕劉鬆建議應該迎接劉備,讓他征討張魯。黃權勸諫說:“左將軍劉備有驍勇名聲,現在請他過來,如果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就不能使他滿足,如果用賓客之禮對待他,那一國不能有兩位君王。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穩,那君主就有累卵般的危難。現在可以守邊境以等待時局穩定。”劉璋沒有聽從,最後派使者迎接劉備,並讓黃權出京作廣漢縣縣長。等到劉備攻擊奪取益州,將帥們分別占領了益州各郡縣,各郡縣都望風依附孫權,黃權緊閉城門堅守。直到劉璋投降才前往到劉備那投降。劉備讓黃權代理偏將軍,等到曹操攻破張魯,張魯逃奔進入巴中,黃權進諫說:“如果是去漢中,那三巴之地就無法振興,這是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手臂啊。”於是劉備以黃權作為護軍,率領各將迎接張魯。張魯已經返回南鄭,又往北投降曹操,但突然攻破杜濩、樸胡,殺了夏侯淵,占據漢中,都是黃權的計謀。

先主為漢中王,猶領益州牧,以權為治中從事。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嚐寇,陛下宜為後鎮。”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依然兼任益州牧,讓黃權作治中從事。等到劉備登基,將要往東征討吳國,黃權勸諫說:“吳人強悍善戰,再加上大軍順流而下,進軍容易退兵難,臣請求作為先驅以探敵人虛實,陛下應該坐鎮後方。”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讓黃權做鎮北將軍,帶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軍隊,劉備自己在江南。等到吳國將軍陸議趁著長江水流衝破蜀軍的包圍,蜀軍江南的部隊戰敗先,劉備撤軍。但返回的道路阻隔,黃權不能返回蜀地,所以率領所帶領的部下投降魏國。蜀國有關部門依法執行,上報將黃權的妻子兒女收押,劉備說:“我辜負了黃權,他沒有辜負我。”依然像過去一樣對待他的家人。

魏文帝謂權曰:“君舍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權對曰:“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後得審問,果如所言。及先主薨問至,魏群臣鹹賀而權獨否。文帝察權有局量,欲試驚之,遣左右詔權,未至之間,累催相屬,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官屬侍從莫不碎魄,而權舉止顏色自若。後領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將軍司馬宣王深器之,問權曰:“蜀中有卿輩幾人?”權笑而答曰:“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宣王與諸葛亮書曰:“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歎述足下,不去口實。”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權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明年卒,諡曰景侯。子邕嗣。邕無子,絕。
魏文帝曹丕對黃權說:“您舍棄悖逆天命的人而效忠順應天命的人,是想要效法陳平、韓信的做法嗎?”黃權回答說:“臣受過劉備的特殊禮遇,既不能投降吳國,也無路返回蜀地,所以歸順我朝。況且敗軍之將,免於一死就是幸事,還有什麼羨慕古人的呢?”魏文帝很是讚賞,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為育陽侯,加官侍中,讓他陪坐同乘一輛車。蜀國投降的人有人說,黃權的家中家屬已被誅殺,黃權知道是虛假之話。沒有立即發喪,後來經過確切消息,果然像黃權所說的。等到劉備去世的消息傳來,魏朝的群臣都相互慶祝,而隻有黃權沒有笑。魏文帝察覺到黃權很有氣量,想要使他震驚,派部下召見黃權,趁他還沒來,催促他的人接二連三,使者騎馬催促,絡繹不絕,官屬侍從都膽戰心驚,而黃泉言談舉止,神色自若。後來黃權兼任益州刺史,又調任到河南。大將軍司馬懿非常器重黃權,問他說:“蜀地有多少像你這樣的人呢?”黃權笑著回答說:“沒有料到您如此看重我。”司馬懿給諸葛亮寫信說:“黃公衡是快意之士,每次談論起您,都讚不絕口,不改初言。”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黃權升任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第二年去世,諡號為景侯。他的兒子黃邕繼承爵位。黃邕無子,所以爵位無人繼承。

權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到涪縣,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會艾長驅而前,瞻卻戰至綿竹,崇帥厲軍士,期於必死,臨陳見殺。
黃權留在蜀地的兒子黃崇,擔任尚書郎,跟隨衛將軍諸葛瞻抗擊鄧艾。到了涪縣,諸葛瞻盤桓不前,黃崇多次勸諸葛瞻應該以急速前往占據要地,不要讓敵人得以進入平地。諸葛瞻依舊不采納,黃崇以至於痛哭流涕。適逢鄧艾率軍長期長驅而入,諸葛瞻且戰且退到了綿竹,黃崇統帥軍隊激勵將士,與敵決一死戰,在戰場上被殺害。

李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仕郡督郵,姑夫爨習為建伶令,有違犯之事,恢坐習免官。太守董和以習方土大姓,寢而不許。後貢恢於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恢知璋之必敗,先主必成,乃讬名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先主嘉之,從至雒城,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超遂從命。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以恢為功曹書佐主簿。後為亡虜所誣,引恢謀反,有司執送,先主明其不然,更遷恢為別駕從事。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卒,先主問恢:“誰可代者?”恢對曰:“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以先零之役,趙充國曰'莫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住平夷縣。
李恢,字德昂,建寧郡俞元縣人。當過軍中的督郵,他的姑父爨習是建伶縣縣的縣令,有犯法之事,李恢因為他的事而被免官。太守董和因為爨習是地方上的大姓,所以將他的事壓下,並保留住李恢的官位。後來又舉薦李恢到周州中,他還沒有到州府,得知劉備從葭萌返回攻打劉璋。李恢知道劉璋必敗,劉備必成,所以就假借郡中的使者,往北去拜見劉備,在綿竹相遇。劉備很讚賞他,讓他跟隨直到雒城,並派他到漢中跟馬超交好,馬超於是從命歸附。成都平定後,劉備兼任益州牧,任命李恢為功曹書佐、主簿。後來他被投降的俘虜誣陷,說他參與謀逆,執法部門將他押送到劉備麵前,劉備知道事實不是這樣,又升遷他為州中別駕從事。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去世,劉備問李恢說:“誰能代替鄧方呢?”李恢回答說:“人的才能各有長短,所以孔子說:‘要依據他的才能而任用他’。況且明主在上那下臣就會盡職,所以先零戰役,趙充國說‘不如用老臣’,臣自不量力,希望陛下明察。”劉備笑著說:“我的本意也是有意於你。”於是,就任命李恢為庲降都督,讓他持符節任交州刺史,治所在平夷縣。

先主薨,高定恣睢於越巂,雍闓跋扈於建寧,朱褒反叛於牂牁。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寧。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人曰:“官軍糧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裏,乃今得旋,不能複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後軍還,南夷複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劉備去世後,高定在越巂橫行,雍凱在建寧跋扈,朱褒在牂牁反叛。丞相諸葛亮南征,先經由越巂,而李恢取道向建寧。各縣大聯合,在昆明將李恢的部隊圍困,當時李恢的兵數比敵人少數倍,又沒有得知諸葛亮的消息,就假意對南人說:“大軍糧草已盡,想要撤退,我們離開家鄉很久,現在得以返回,假如不能回到北麵,就打算與你們同謀造反,所以以實相告。”南人相信了這些話,所以對李恢部隊的圍困開始怠慢鬆懈,於是李恢率軍出擊,大破敵軍,一直追逐敗軍,往南到了槃江,東麵到了牂牁,和諸葛亮率領的部隊互相呼應。南方平定後,李恢因為軍功最多,被封為漢興亭侯,加官安漢將軍。後來大軍返回,南方少數民族再次反叛,殺害當地守將。李恢親自前往征討,鏟除叛賊中的惡人,將他們的首領遷往成都,從叟、濮少數民族中征調耕牛,戰馬,金銀,犀角,皮革以供應軍用,所以在當時這些方麵的物資沒有缺乏。

建興七年,以交州屬吳,解恢刺史。更領建寧太守,以還居本郡。徙居漢中,九年卒。子遺嗣。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拒鄧艾,臨陳授命,死於綿竹。
建興七年,交州歸屬東吳,解除了李恢的刺史職位,改為兼任建寧太守,讓他返回本郡居住。後來又遷居漢中。建興九年,李恢去世,他的兒子李遺繼承爵位。李恢弟弟的兒子李球,是羽林右部督,跟隨諸葛瞻抗擊鄧艾,臨陣受命,在綿竹戰死。

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人也。仕郡五官掾功曹。時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其桀慢如此。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改易,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帥厲吏民,閉境拒闓。闓數移檄永昌,稱說雲雲。凱答檄曰:“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何期臣仆吳越,背本就末乎?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崩於江浦,何足可悲!文、武受命,成王乃平。先帝龍興,海內望風,宰臣聰睿,自天降康。而將軍不睹盛衰之紀,成敗之符,譬如野火在原,蹈履河冰,火滅冰泮,將何所依附?曩者將軍先君雍侯,造怨而封,竇融知興,歸誌世祖,皆流名後葉,世歌其美。今諸葛丞相英才挺出,深睹未萌,受遺讬孤,翊讚季興,與眾無忌,錄功忘瑕。將軍若能翻然改圖,易跡更步,古人不難追,鄙土何足宰哉!蓋聞楚國不恭,齊桓是責,夫差僣號,晉人不長,況臣於非主,誰肯歸之邪?竊惟古義,臣無越境之交,是以前後有來無往。重承告示,發憤忘食,故略陳所懷,惟將軍察焉。”凱威恩內著,為郡中所信,故能全其節。
呂凱字季平,永昌郡不韋縣人。他在軍中擔任五官掾功曹,當時雍闓等人得知劉備在永安去世,驕矜愈加滋長。都護李嚴給雍闓寫了一封六張紙的信,向他說明其中的利害,雍闓隻回答一張紙說:“聽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現在天下鼎立,有三種不同的曆法,所以在遠處的人心中惶恐,不知歸附哪裏。”他的狂悖傲慢到如此地步。雍闓又向東吳投降,東吳遙任雍闓為永昌太守。永昌在益州郡的西麵,道路阻隔,跟蜀地隔絕,又改換了太守人員,呂凱和複丞,蜀郡人王伉一起率領和激勵,官吏百姓,閉守四境,抵禦雍闓。永凱多次給永昌發布檄文,勸誘呂凱,呂凱回答檄文說:“上天降下災亂,英雄趁機四起,天下咬牙切齒,萬邦都心中悲痛。臣民無論大小,都想著忠誠盡力,肝腦塗地,免除國難。想到將軍您世代深受漢家恩典,我認為您應當親自招集人馬,率先行動,向上報答國家,對下不負先人,以求功勞能書於史冊,留名千載。哪想到您向東吳臣服,背叛根本呢。過去舜帝勤勉於百姓正事,在蒼梧去世,史籍都讚賞他,流芳千古。他葬身江南,多麼悲傷。周文王、周武王承受天命,周成王才能平定天下,先帝承受天命,海內外風歸附,朝臣聰明敏銳,上天降下安康。而將軍您看不到盛衰的記載,成敗的征兆,就像野火燎原,人踏冰河,一旦火滅冰消,您將依附什麼呢?過去將軍您的先父雍侯,與漢朝結怨卻受封,竇融知道東漢將興,所以歸順世祖,都是留名後世的,世代歌頌他們的美德。現在丞相諸葛亮英才傑出,在事情未開始前就覺察到,接受先主的托孤遺命,輔佐漢室興隆,跟眾人相處無所偏差,獎賞功勞不記小過如果將軍能幡然醒悟,改變圖謀,重新走向正道,那古代賢人不難追記,永昌這塊小地方哪裏足夠您管理呢?楚國對周朝不敬,齊桓公問責,夫差僭號稱霸,晉國抑製它的勢力增長,更何況,你所臣服的並不是明主,誰肯歸附呢?我認為古人大義,為臣者不和境外之人交往,所以前後和您有來往。再次收到您的檄文,我發憤忘食的大略陳述心中所想,希望將軍仔細考慮。”呂凱的威勢信譽在軍內很顯著,被郡中人信賴,所以能保全自己的名節。

及丞相亮南征討闓,既發在道,而闓已為高定部曲所殺。亮至南,上表曰:“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執忠絕域,十有餘年,雍闓、高定偪其東北,而凱等守義不與交通。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以凱為雲南太守,封陽遷亭侯。會為叛夷所害,子祥嗣。而王伉亦封亭侯,為永昌太守。
等到丞相諸葛亮往南征討雍闓,大軍已出發在路上,而雍闓已經被高定的部下所殺。諸葛亮到了南方,上表說:“永昌郡吏呂凱、府丞王伉等堅守忠義守衛邊境,已有十多年,雍闓、高定在東北方麵威逼他們,而呂凱等人堅守正義不與他們來往,沒有想到永昌地區的風俗竟如此敦厚正直。”就任命呂凱為雲南太守,封為陽遷亭侯。此時是否呂凱被叛亂的少數民族殺害,他的兒子呂翔繼承爵位,而王伉也被封為亭侯,擔任永昌太守。

馬忠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也。少養外家,姓狐,名篤,後乃複姓,改名忠。為郡吏,建安末舉孝廉,除漢昌長。先主東征,敗績猇亭,巴西太守閻芝發諸縣兵五千人以補遺闕,遣忠送往。先主已還永安,見忠與語,謂尚書令劉巴曰:“雖亡黃權,複得狐篤,此為世不乏賢也。”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以忠為門下督。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亂之後,忠撫育恤理,甚有威惠。八年,召為丞相參軍,副長史蔣琬署留府事。又領州治中從事。明年,亮出祁山,忠詣亮所,經營戎事。軍還,督將軍張嶷等討汶山郡叛羌。十一年,南夷豪帥劉胄反,擾亂諸郡。徵庲降都督張翼還,以忠代翼。忠遂斬胄,平南土。加忠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初,建寧郡殺太守正昂,縛太守張裔於吳,故都督常駐平夷縣。至忠,乃移治味縣,處民夷之間。又越巂郡亦久失土地,忠率將太守張嶷開複舊郡,由此就加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亭侯。延熙五年還朝,因至漢中,見大司馬蔣琬,宣傳詔旨,加拜鎮南大將軍。七年春,大將軍費禕北禦魏敵,留忠成都,平尚書事。禕還,忠乃歸南。十二年卒,子脩嗣。
馬忠字德信,巴西巴西郡閬中縣人,年少時靠外祖父家撫養,姓狐名篤,後來才恢複馬姓,改名為忠。他擔任郡吏,建安末年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漢昌縣縣長。劉備東征,在褫亭戰敗,巴西太守閻芝征發各縣士兵五千人,以彌補缺漏,並派馬忠將部隊送到前線。劉備已返回永安,見到馬忠和他交談,對尚書令劉巴說:“”雖然失去了黃權,又得到狐篤,這是世間不缺乏賢才啊。”建興元年,丞相諸葛亮建牙開府,以馬忠為門下督。建興三年,諸葛亮進入南方,任命馬忠為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叛亂之後,馬忠賑濟安撫百姓,在百姓中很有威望。建興八年,馬忠被征召為丞相參軍,副長史蔣琬留在府中主管事宜,馬忠又兼任州治中從事。第二年,諸葛亮出兵祁山,馬忠到了諸葛亮的處所,參謀軍事。大軍返回,督將軍張儀等人征討汶山郡叛亂的羌人。建興十一年,南方少數民族首領劉胄反叛,侵擾各郡,朝廷征召服降都督張翼回朝,讓馬忠代替張翼。馬忠斬殺了劉晝,平定了南方。朝廷封馬忠為將軍,奮威將軍,封為博陽亭侯。當初,建寧郡殺害太守正昂,並將太守張裔捆綁送到吳國,過去都督經常駐守在平夷縣。到了馬忠任官,將治所移到治味縣,處在中原和少數民族之間。再加上越巂郡已經失去控製很久,馬忠率領太守張裔恢複舊郡,因此朝廷派人加官馬忠為安南將軍,晉封為彭鄉亭侯。延熙五年,馬忠返回朝中,被派到漢中,拜見大司馬蔣琬,宣讀詔旨,被加封為鎮南大將軍。延熙七年,大將軍費禕率軍北禦魏軍,留下馬忠留守成都,任平尚書事。費禕返回,馬忠才返回南方。延熙十二年,馬忠去世,他的兒子馬脩繼承爵位。

忠為人寬濟有度量,但詼啁大笑,忿怒不形於色。然處事能斷,威恩並立,是以蠻夷畏而愛之。及卒,莫不自致喪庭,流涕盡哀,為之立廟祀,迄今猶在。
馬忠為人寬容大度,很有氣量,但喜愛幽默大笑,憤怒不表現出來。但是遇事能遇事果斷,恩威並立,所以少數民族都畏懼又愛戴他。等到他去世,他們都親自前來吊喪,痛哭流涕,並為他建立祠廟,至今還在。

張表,時名士,清望逾忠。閻宇,宿有功幹,於事精勤。繼踵在忠後,其威風稱績,皆不及忠。
張表,是當時的名士,清廉和名望超過馬忠。閻宇,向來很有功勞,做事時很精明能幹。他在馬忠之後,他的威勢和功績都比不上馬忠。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養外家何氏,後複姓王。隨杜濩、樸胡詣洛陽,假校尉,從曹公征漢中,因降先主,拜牙門將、裨將軍。建興六年,屬參軍馬謖先鋒。謖舍水上山,舉措煩擾,平連規諫謖,謖不能用,大敗於街亭。眾盡星散,惟平所領千人,鳴鼓自持,魏將張郃疑其伏兵,不往偪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諸營遺迸,率將士而還。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九年,亮圍祁山,平別守南圍。魏大將軍司馬宣王攻亮,張郃攻平,平堅守不動,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於武功,軍退還,魏延作亂,一戰而敗,平之功也。遷後典軍、安漢將軍,副車騎將軍吳壹住漢中,又領漢中太守。十五年,進封安漢侯,代壹督漢中。延熙元年,大將軍蔣琬住沔陽,平更為前護軍,署琬府事。六年,琬還住涪,拜平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漢中。
王平,字子均,巴西郡宕渠人。原本養在外祖父何氏家中,後來回複王姓。跟杜濩、樸胡到了洛陽,擔任校尉,跟隨曹操征討漢中,又投降了劉備,被封為牙門將、裨將軍。建興六年,隸屬於參軍馬謖,擔任先鋒,馬謖舍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山上,部隊分支調配很混亂,王平接連規勸馬謖,馬謖都不采納。後來在街亭戰敗,部隊都四處離散,隻有王平帶領數千人,擊鼓鳴金監守陣地,魏軍將領張頜懷疑他有伏兵,不敢逼近。於是王平慢慢收攏其他部隊,緩慢前行,率領將士撤退返回。丞相諸葛亮誅殺馬謖以及將軍張休、李盛,剝奪將軍黃襲等人所率領的部隊,隻有王平受到特別的恩寵,加封為參軍,統帥五部兵馬,監管營地事宜,並晉升為討寇將軍,封為亭侯。建興九年,諸葛亮出兵祁山,王平另外率兵駐守南圍,魏國大將軍司馬懿進攻諸葛亮,張郃進攻王平,王平堅守不動,張郃沒有能攻克。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在武功去世,大軍退還,魏延作亂,一次交戰就戰敗了,都是王平的功勞。後來被升任為後典軍,安漢將軍,副車騎將軍吳壹駐守漢中,又兼任漢中太守。建興十五年,晉封為安漢侯,代替吳壹駐守漢中。延熙元年,大將軍蔣琬駐守在沔陽,王平調任為前護軍,主管府中事宜。延熙六年,蔣琬返回涪縣,王平被任命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管漢中。

七年春,魏大將軍曹爽率步騎十餘萬向漢川,前鋒已在駱穀。時漢中守兵不滿三萬,諸將大驚。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平曰:“不然。漢中去涪垂千裏。賊若得關,便為禍也。今宜先遣劉護軍、杜參軍據興勢,平為後拒;若賊分向黃金,平率千人下自臨之,比爾間,涪軍行至,此計之上也。”惟護軍劉敏與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諸軍及大將軍費禕自成都相繼而至,魏軍退還,如平本策。是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平在北境,鹹著名跡。
延熙七年春,魏國大將軍曹爽率領步兵騎兵十多萬出兵漢川,前鋒部隊已在駱古。當時漢中的守兵不足三萬,將領們都很震驚,有人說:“現在實力不足以抵抗敵軍,應當固守漢、樂二城,如果遭遇敵人就讓他進來,很快,涪縣的援軍就足以援救這裏。”王平說:“不能這樣。漢中距離涪縣將近千裏,敵軍如果得了關口,一定會作亂,現在應該先派劉護軍、杜參軍占據興勢山,王平作為後援,如果敵軍分兵進攻黃金,我就率領千人親自下山迎接,不用多久,涪縣援軍趕到,這才是上計。”隻有護軍劉敏跟王平的想法相同,隨即實行,涪縣各軍還有大將軍費禕從成都相繼趕來,魏軍撤退,都像王平原本的計策。這時,鄧芝在東麵,馬忠在南麵,王平在北境,都很有名望。

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其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戲謔,從朝至夕,端坐徹日,忄畫無武將之體,然性狹侵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十一年卒,子訓嗣。
王平生長在部隊之中,不會寫字,認識的字也不過十個,但他口授寫書,都很有道理。他讓別人讀《史記》《漢書》等傳記給他聽,能了解其中的意思,往往談論起來,沒有失掉其中的要旨。他遵守法度,言語間都沒有戲謔,從早到晚,端坐終日,沒有武將的強勢,但是性情狹隘多疑,經常很看輕自己,並因此受到損害。延熙十一年,王平去世,他的兒子王訓繼承爵位。

初,平同郡漢昌句扶忠勇寬厚,數有戰功,功名爵位亞平,官至左將軍,封宕渠侯。
當初,王平的同郡人,漢昌人句扶忠厚寬容,多次建立戰功,功名爵位僅在王平之下,官至左將軍,被封為宕渠侯。

張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也。弱冠為縣功曹。先主定蜀之際,山寇攻縣,縣長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攜負夫人,夫人得免。由是顯名,州召為從事。時郡內士人龔祿、姚伷位二千石,當世有聲名,皆與嶷友善。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後得疾病困篤,家素貧匱,廣漢太守蜀郡何祗,名為通厚,嶷宿與疏闊,乃自轝詣祗,讬以治疾。祗傾財醫療,數年除愈。其黨道信義皆此類也。拜為牙門將,屬馬忠,北討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蠻夷,輒有籌畫戰克之功。十四年,武都氐王苻健請降,遣將軍張尉往迎,過期不到,大將軍蔣琬深以為念。嶷平之曰:“苻健求附款至,必無他變,素聞健弟狡黠,又夷狄不能同功,將有乖離,是以稽留耳。”數日,問至,健弟果將四百戶就魏,獨健來從。
張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國人。二十歲時就做了縣中功曹。劉備平定蜀地的時候,山中盜匪攻打縣城,縣長棄家逃跑,張嶷冒著敵人的刀劍,帶著夫人逃出縣城,得以夫人免於一難。因此顯名。州中征召他做從事,當時境內的士人龔祿、姚伷都是官位兩千石的大臣,在當時很有名望,他們都跟張嶷很友好。建興五年,丞相諸葛亮往北駐守漢中,廣漢、綿竹的山賊張慕等人搶奪軍資,劫掠百姓,張嶷以都尉的身份率兵征討。張嶷估計他們已經四處離散,但難以靠戰鬥擒獲,就假裝與他們和親,約定日子,備辦酒席。飲酒正酣,張嶷親自率領左右侍從,趁機將張慕等五十多人斬殺,部隊的首領都被一網打盡。隨後,追討其餘賊人,十天之後地方就安定了。後來,張嶷病得很重,家中又一向貧困,廣漢太守,蜀郡人何衹,名為通厚,張嶷向來與他沒有什麼交情,但他自己坐車到住處托他為自己治病。何衹傾盡家財,為張嶷治病,幾年後就病愈了。張嶷崇尚大義大都如此。他被任命為牙門將,隸屬於馬忠,率軍往北征討汶山叛亂的羌人,又往南平定過四郡少數民族叛亂,經常有出謀劃策,克敵製勝的功勞。建興十四年,武都郡的氐人王符健請求歸降,派將軍張尉前去迎接,過了約定日期還沒有到,大將軍蔣琬心中很是憂慮。張嶷估計說:“苻健請求歸降很誠懇,一定不會有變故,平時聽說苻健的弟弟很狡詐,而且胡人不可能一起來歸附,恐怕將有背離的情況,所以才滯留罷了。”過了幾天消息傳來,苻健的弟弟果然帶著四百戶人投奔魏國,隻有苻健前來歸順。

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隻住安上縣,去郡八百餘裏,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複舊郡,除嶷為越巂太守,嶷將所領往之郡,誘以恩信,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度,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喻,使招懷餘類。表拜狼為邑侯,種落三千餘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嶷以功賜爵關內侯。
當初越巂郡自從丞相諸葛亮征討高定之後,叟部少數民族多次叛亂,殺害了太守龔祿、焦隍,後來的太守都不敢到此任職,隻在安定縣,距離郡中治所有八百多裏,這個郡所隻是虛有其名。當時朝中議論,想要恢複舊郡,任命張嶷為越巂太守,張嶷帶領屬下前往郡中,用恩惠信義昭宥他們,各地少數民族都很信服,前來歸順。又北部邊境的捉馬族非常驍勇,不願意接受管製,張嶷前往征討,將他們的首領魏狼生擒,又將其釋放回去告訴其他人,讓他招攬其他人。張嶷上表請封魏狼為邑侯,其部族的三千多戶都留在原地並有任職。其他部族得知後,大多漸漸歸附,張嶷因功勞被賜封爵位為關內侯。

蘇祁邑君冬逢、逢弟隗渠等,已降複反。嶷誅逢。逢妻,旄牛王女,嶷以計原之。而渠逃入西徼。渠剛猛捷悍,為諸種深所畏憚,遣所親二人詐降嶷,實取消息。嶷覺之,許以重賞,使為反間,二人遂合謀殺渠。渠死,諸種皆安。又斯都耆帥李求承,昔手殺龔祿,嶷求募捕得,數其宿惡而誅之。
蘇祁邑君冬逢、冬逢的弟弟隗渠等人,已經投降又再次反叛。張嶷誅殺了冬逢,冬逢的妻子是犛牛王的女兒,張嶷用計策寬恕了他們。而隗渠逃往西部邊境。隗渠剛猛強悍,是各部都很畏懼的,他派遣兩名親信假裝向張嶷投降,實際是為了獲取消息。張嶷發覺後,對二人許以重賞,讓他們行反間計,二人就合謀殺死了隗渠。隗渠死後,各部落都安定下來。另外有斯都部落首領李求承,過去親手殺了龔祿,張嶷招募人抓獲了他,曆數他所犯的罪行,後將他誅殺了。

始嶷以郡郛宇頹壞,更築小塢。在官三年,徙還故郡,繕治城郭,夷種男女莫不致力。
開始張嶷因為越巂郡境外的住所和房舍都毀壞了,又另外修建了一個小屋。張嶷在官三年,轉回調任回原來的郡中,修繕城牆,少數民族男女沒有不出力的。

定莋、台登、卑水三縣去郡三百餘裏,舊出鹽鐵及漆,而夷徼久自固食。嶷率所領奪取,署長吏焉。嶷之到定莋,定莋率豪狼岑,槃木王舅,甚為蠻夷所信任,忿嶷自侵,不自來詣。嶷使壯士數十直往收致,撻而殺之,持屍還種,厚加賞賜,喻以狼岑之惡,且曰:“無得妄動,動即殄矣!”種類鹹麵縛謝過。嶷殺牛饗宴,重申恩信,遂獲鹽鐵,器用周贍。
定作、台登、卑水三個縣,距離郡中治所有三百多裏,過去出產鹽鐵和漆,而當地的少數民族長期據為自己的收益。張嶷率領部下奪取這些物資,在那裏設立官署。張嶷到了定莋,定莋的百姓率領豪強,少數民族首領郎岑,是槃木王的舅父,少數民族很是信任他,對張嶷侵占他們的利益非常憤怒,不來拜見張嶷。張嶷派十多名壯士前去收押狼岑,鞭打後殺死,將他的屍體送還他的部族,並對其厚加獎賞,向他們宣告狼岑的罪惡,並且說:“不要擅自妄動,叛亂就消滅你們部落的人。”那些人都反綁雙手前來謝罪,張嶷殺牛設宴款待他們,重新聲明恩威信義,於是獲得了鹽鐵產業,物資非常豐富。

漢嘉郡界旄牛夷種類四千餘戶,其率狼路,欲為姑婿冬逢報怨,遣叔父離將逢眾相度形勢。嶷逆遣親近齎牛酒勞賜,又令離逆逢妻宣暢意旨。離既受賜,並見其姊,姊弟歡悅,悉率所領將詣嶷,嶷厚加賞待,遣還。旄牛由是輒不為患。
漢嘉郡界的旄牛部族有四千多戶,他們的首領狼,想要為自己的姑父冬逢報仇,就派自己的叔父離率領部下去觀察形勢。張嶷反過來派親近之人送油和酒犒勞賞賜他們,又讓離前去看望冬逢的妻子,讓他宣布張嶷的想法。離受到賞賜後,又見到自己的姐姐,兩姐弟十分歡喜,於是將他們率領的人馬來拜見張嶷,張嶷對他們厚加賞賜和款待,讓他們回去,旄牛部族從此不再成為禍患。

郡有舊道,經旄牛中至成都,既平且近;自旄牛絕道,已百餘年,更由安上,既險且遠。嶷遣左右齎貨幣賜路,重令路姑喻意,路乃率兄弟妻子悉詣嶷,嶷與盟誓,開通舊道,千裏肅清,複古亭驛。奏封路為旄牛〈田句〉毗王,遣使將路朝貢。後主於是加嶷憮戎將軍,領郡如故。
郡中過去有道路,經過旄牛中部抵達成都,既平坦又潔淨,自從毛旄牛部族斷絕道路後,這條路不能通行已經百餘年了,於是改由安上通往成都,道路既艱險又偏遠。張嶷派左右侍從帶著錢財貨物賜給狼路,又令狼路的姑姑轉達自己的意思,狼路就率領兄弟妻子都來拜見張嶷,張嶷和他們盟誓,開通舊道,千裏的路一朝肅清,又設置了驛站。張儀上表請求任狼路為旄牛之王,派使節帶著狼路入朝進貢。後主劉禪就加封張嶷為撫戎將軍,像過去一樣擔任太守。

嶷初見費禕為大將軍,恣性汎愛,待信新附太過,嶷書戒之曰:“昔岑彭率師,來歙杖節,鹹見害於刺客,今明將軍位尊權重,宜鑒前事,少以為警”後禕果為魏降人郭脩所害。
張嶷初見費禕,他擔任大將軍,性情泛愛,但對他人信任太過,張嶷寫信告誡他說:“過去岑彭率師而來,來熻手持符節,都被刺客殺害,現在您位高權重,應該以前事為戒,稍稍警惕。”後來費禕果然被魏國的投降之人郭脩所害。

吳太傅諸葛恪以初破魏軍,大興兵眾以圖攻取。侍中諸葛瞻,丞相亮之子,恪從弟也,嶷與書曰:“東主初崩,帝實幼弱,太傅受寄讬之重,亦何容易!親以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霍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昔每聞東主殺生賞罰,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沒之命,卒召太傅,屬以後事,誠實可慮。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而太傅離少主,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之術也。雖雲東家綱紀肅然,上下輯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慮邪?取古則今,今則古也,自非郎君進忠言於太傅,誰複有盡言者也!旋軍廣農,務行德惠,數年之中,東西並舉,實為不晚,願深采察。”恪竟以此夷族。嶷識見多如是類。
東吳的太傅諸葛恪,因為剛攻破魏軍,大興兵馬想要進攻。侍中諸葛瞻,是丞相諸葛亮的兒子,是諸葛恪的堂弟,張嶷給他寫信說:“東吳國主剛剛駕崩,後主實在是很年幼弱小,太傅受遺命之重,多麼不容易啊!像周公那樣的才幹,尚且有著管仲、蔡叔的流言變故,霍光接受任命,還有燕王旦、蓋長公主、上官桀等人的謀逆之亂,仰賴周成王、漢昭帝的明達,才能免於這樣的禍患罷了。過去每次聽說東吳國主殺生賞罰,不委任下人,又現在已極佳,又在即將去世前,突然召見太傅,將後事囑托,實在是可以考慮的。再加上吳、楚之地的百姓性情剽悍急躁,都是過去所記載的,而太傅離開少主,在敵人的地盤中步履維艱,恐怕不是長久的良好計策啊。雖然說東吳法紀井然,上下和睦,但百有一失,難道不是明智之人的謀略嗎?效法古代來做現在的準則,現在就和古代一樣,如果不是您向太傅進忠言,還有誰能說這些話呢?大軍退回,推廣農桑,推行德政恩惠,幾年之間吳蜀共同起兵,實在還不晚呢,希望你好好的考慮這件事。”諸葛恪最後因此被滅族,張嶷的見多識廣大多像這樣子。

在郡十五年,邦域安穆。屢乞求還,乃徵詣成都。民夷戀慕,扶轂泣涕,過旄牛邑,邑君繈負來迎,及追尋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嶷至,拜蕩寇將軍,慷慨壯烈,士人鹹多貴之,然放蕩少禮,人亦以此譏焉,是歲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長李簡密書請降,衛將軍薑維率嶷等因簡之資以出隴西。既到狄道,簡悉率城中吏民出迎軍。軍前與魏將徐質交鋒,嶷臨陳隕身,然其所殺傷亦過倍。既亡,封長子瑛西鄉侯,次子護雄襲爵。南土越巂民夷聞嶷死,無不悲泣,為嶷立廟,四時水旱輒祀之。
張嶷在郡中十五年,城中安穩。他多次請求返回京城,朝廷就征召他到成都。當地百姓都很留戀他,扶著車馬流著淚追隨,他經過旄牛縣,縣中的邑君帶著老少來迎接他,一直追到蜀郡縣內,首領率領相隨前來朝貢的有一百多人。張嶷入朝後,被任命為蕩寇將軍,他為人慷慨壯烈,世人都很看重他,但是放蕩不注重禮節,很多人也因此譏諷他,這一年是延熙十七年。魏朝的狄道長李簡寫密信前來請降,衛將軍薑維率領張嶷等人看著李簡的資助資助出兵隴西。到了狄道,李簡率領城中的全部官吏百姓出來迎接蜀軍。在軍前跟魏朝將領徐質交鋒,張嶷臨陣身死,但他所殺傷的敵人也有很多。他去世之後,朝廷封他的長子張瑛為西鄉侯,次子張護雄繼承爵位。南方的越巂郡的百姓少數民族得知張嶷去世,大家都很悲痛,並為他建立祠廟,一年四季水旱季節都祭祀他。

評曰:黃權弘雅思量,李恢公亮誌業,呂凱守節不回,馬忠擾而能毅,王平忠勇而嚴整,張嶷識斷明果,鹹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
評曰:黃權寬洪大度,氣量宏大,李恢懷著對公家功業的誌向,呂凱守著節操不肯改變,馬忠勤勞又果毅,王平忠勇而又嚴整,張嶷能明察又果斷,他們都是以自己的所長而得以顯名發達,是因為正得其時啊。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裴註三國志》

《裴註三國志》

作者:陳壽與裴松之
《三國誌》魏書
《三國誌》蜀書
《三國誌》吳書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