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上一節
章節目錄
已是最後一節

周武王吊民伐罪

卻說文王既薨,太妊母、太姒妃、武王、眾公子舉哀,將文王木柩於正殿。太公謂武王曰:“先王臨終有命,速以兵諫紂王,大王之意若何?”武王曰:“當遵先王遺命。”太公遂遣使往八百國,布告喪事並起兵伐紂等因。八百諸侯,皆來岐周吊孝。一路官民罷市,嚎哭如喪考妣,是時五嶽之峰,銀妝玉砌。江河湖海之水,雪浪霜濤。八表三川,粉鋪綠野,九州四讀,白練紅塵,六合之內,鹹動哀聲,各域之中,盡生慘色。

話分兩頭,且說紂王暴虐日甚,箕子不忍,諫曰:“自陛下即位以來,災害日生。人君必修仁政以弭之,故曰妖不勝德,變災為祥;德不勝妖,變祥為災。宜散鹿台之財,發巨橋之粟,斬妖婦於宮闈,誅賊臣於市肆,謝罪西伯,悔過諸侯。如此天命可留,人心可回,祥可至,而災可洱,乃潛移默奪之機也。。願陛下熟思之。”妲己屏後聽得“斬妖婦”三字,大聲:“皇叔無端誹謗陛下昏庸,必欲置妾死地,何也?”箕子曰:“汙辱一身而言愚也,殺身以彰君惡不忠也,為人臣而棄君自全,不忍為也。”遂佯狂倒地,口吐血涎,不省人事,妲己猶恨之,諷紂將箕子削發髡首,囚入宮中為奴。

微子、微仲哭奏曰:“昔黃帝陰符雲:治國有三常,一曰舉賢為常,二曰任賢為常,三曰敬賢為常。此道宜行之,百世可也。今陛下有賢而不能敬,且任則目前,必有大禍。”紂曰:“有何大禍?”微子曰:“囚賢叔為奴,寵賊臣為忠,尊淫妃為聖,陛下大誤至此,臣不知其所終也!”紂大怒曰:“本欲重處,姑念至戚,貶為庶人,永不得入朝與政。”二人大哭出外,自度徒死無益,步至陰陽台官所,問太史畢、少師強:“卜天下大事何如?”二台官對曰:“大事終不可支,宜盍去諸。”

正言之際,比幹適至,微子具道前事,幹曰:“為人臣子,見君暴虐,畏死不諫,非忠之至也!”乃披發跣足,仗劍入宮。紂曰:“皇叔輕褻乃爾,蓋知罪耶?仗劍逼朕,得無間於君臣之禮乎!”幹曰:“凡少充下僚,尚不肯冒弑逆之罪,況臣有死無二者乎!仗劍相隨,恐遇近侍攔阻。若雲臣逼陛下,臣死無處所矣!”遂插劍入鞘:“臣固知罪,但不知箕子、微子、微仲何罪?”紂曰:“三人惡言訕朕,姑置之免死。”幹曰:“諸臣獲罪陛下,罪不可辭,然剖胎敲骨之人,其罪何居?”紂默然。幹曰:“陛下殘忍慘刻,並皆賊臣導之耳!豈不聞治國有六臣,喪國有六臣哉!”紂曰:“何為治國六臣、喪國六臣?”幹曰:“治國六臣,賢、智、忠、謀、正、直是也。喪國六臣,諂、佞、奸、邪、亂、賊是也。”紂曰:“皇叔為朕細論十二臣之得失。”幹曰:“定百世之洪基,立萬年之家法,上不阿私,下不扳援,此賢臣也。明主之賢,掩人之惡,易危為安,變禍為福,此智臣也。赴湯火,蹈斧鉞,匡救君難,保全社稷,此忠臣也。扶弱主,治亂國,周旋其間,卒成大業,此謀臣也。薦拔賢才,指摘奸惡,而不為身謀,此正臣也。麵折廷諍,曆愫披衷,而致君於道,此直臣也。之六臣者,朝廷之股肱,我國之柱石,當今之大賢,斯民之父母也。順承意旨,阿附取容,貪富慕榮,唯唯待命,此諂臣也。與眾浮沉,貌恭心狠,趨貴下賤,變易主聰,此佞臣也。巧言令色,脅肩媚笑,所進者,明其善而隱其惡,所退者,彰其惡而諱其善,此奸臣也,嫉賢妒能,貪婪賄賂,敗壞紀綱,傷亂風俗,此邪臣也,離間骨肉,侵害賢良,外和其貌,內失其德,此亂臣也。言聽以弄威,專權以欺主,生患邊臣,侵擾四鄰,以攘國難,為後取利,此賊臣也。之六臣者,亡國敗家,傾覆社稷者也,以臣鴻毛之命,救陛下萬世之基,雖碎首階前,惟采納焉,臣死何憾也!”言詞峻直,諄諄王前:“陛下居至尊之位,怠忽政事,臣不忍隳殷祀也。乞陛下賜劍斬臣,尤愈於亡虜之一死耳!臣言至此,未有不痛心刺骨者。”遂放聲大哭。左右奸邪,亦為之喪魄。紂王亦自摳心思悔:“皇叔苦言諫朕,實嘉納焉。”

妲己見紂稍信比幹之諫,彼必不能安其身,於屏後大笑一聲,紂回顧,問:“蘇妃何故發笑?”妲己曰:“妾聞上聖人之心,十二孔九毛;中聖人之心,九孔七毛;下聖人之心,七孔三毛,孔竅相通,玲瓏互映,故出言美麗,井井中理,豁人胸臆。皇叔之言,克盡君臣之道,非有聖人之心,七孔三毛,不能言此。陛下不信,剖而視之,則知皇叔之聖不誣矣!”紂命武士剖皇叔聖心一看。比幹曰:“汝真昏昧之君,聽讒剖我。我將自剖,毋令汝冒萬世殺父之名也!”遂解帶開衣,插腹一劍。紂命武士摘心來看,果然七孔三毛,宛轉玲瓏通透。紂曰:“非朕聖妃,詎能知此?”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微子去殷,箕子為之奴,比幹諫而死。後李元操祭比幹文曰:

自獨夫肆虐,天下崩摧。觀竅剖心,固守誠信,忠踰白日,氣貫秋霜,羲皇以來,一人而已。抱馬卿之怨,恨不同時。聞李牧之名,願以為將。九原不作,千古冤深。聊具薄祭,用申鄙懷。

卻說比幹既死,微子痛哭,隨入宗廟,取宗室簿,收先王祭器,徑投岐周。武王、太公聽得,出郭迎接。微子具道前事,武王、太公大哭不已。一日,武王謂太公曰:“我先君命以兵諫紂,尚父何如?”太公曰:“是可行矣!”於是大興吊民伐罪之師,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次於孟津,隻見二人望塵遮道而諫,乃伯夷、叔齊也,叩馬諫曰:“大王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弑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不可。此義人也。”扶而去之。二人遂入首陽山,采薇而食,恥食周粟,後餓而死。

武王親率六軍,太公監督而行,一戰捉崇侯虎,再戰死烏獲。戊午日,兵臨孟水。甲子日,血浸朝歌,武王止戎車二百輛,虎賁三千人,商郊一戰,大敗殷兵七十萬,名將千員,血流漂杵,屍積成山。嗚呼!非周敗之也,天敗之也!仁與不仁是也。不然反戈相攻,自食其肉。紂料大事已去,乃上鹿台,與妲己盡列平昔玩好宴賞,酒重熟睡。左右奏曰:“周兵已殺入內!”紂見金寶如山,心不肯與周人,命舉火焚之。可憐一霎灰飛,投火而死,在位三十三年。右商三十王,共六百四十四年。太公傳令,將淫婦妲己,奸臣費仲,碎屍萬段。百姓鼓舞大悅,天下一統,盡屬周矣。

上一節
章節目錄
已是最後一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
《開辟演義》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