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僧寶傳 作者:釋惠洪  

卷十六

撰廣慧璉禪師。

禪師名元璉者閩人也。得法於首山念禪師。

住汝州廣慧寺。璉褊顱廣顙、瞻視凝遠。望見令人意消。

嚐謂眾曰、我在先師會中。見舉竹篦子問省驢漢曰。

喚作篦子即觸。不喚作篦子即背、作麽生。省近前掣得。

擲地上雲。是什麽。先師雲瞎。省從此悟入。我道省驢漢。

悟即大殺悟、要且未盡先師意旨。

遮說話、須是到此田地、方相委悉。情見未忘者、豈免疑謗。

又見智門綱宗歌曰。胡蜂不戀舊時窠、猛將那肯家中死。

曰祚兄消許多氣力作麽。我尋常說禪、如手中扇子。

舉起便有風、不舉一點也無。既稱宗師、卻以實法與人。

好將一把火照看。與麽開口、麵皮厚多少。

頭雲、若以實法與人。土也消不得。知麽、究取好。

莫麵麵相、在此作麽。內翰秘書監知郡。楊億大年問曰。

承雲一切罪業、皆因財寶所生。

勸人於財利、況南閻眾生、以財為命。邦國以財聚人。

教中有財法二施、何得勸人財乎。璉曰、幡竿尖上鐵籠頭。

大年曰、海壇馬子似驢大。璉曰、楚雞不是丹山鳳。

大年曰、佛滅二千年、比丘少慚。大年嚐書寄內翰李公維。

敘師承本末、其詞曰。病夫夙以頑、獲受獎顧。

預聞南宗之旨、久陪上國之遊。動靜谘詢、周旋策發。

俾其刳心之有詣、牆麵之無慚者。誠出席間床下矣。

矧又故安公大師、每垂誘導。自雙林影滅、隻履西歸。中心浩然、罔知所旨。

仍歲沈痼、神慮迷恍。殆及小間再辯方位。

又得雲門諒公大士、見顧蒿蓬。諒之旨趣、正與安公同轍。

並自廬山歸宗雲居而來。皆是法眼之流裔。

去年假守茲郡、適會廣慧禪伯。實嗣南院念、念嗣風穴。

風穴嗣先南院、南院嗣興化興化。嗣臨濟、臨濟嗣黃。

黃嗣先百丈海、海嗣馬祖。

馬祖嗣讓和尚、即曹溪之長嫡也。齋中務簡、退食多暇。或坐邀而至、或命駕從之。

請叩無方、蒙滯俱釋。半歲之後、曠然弗疑。

如忘忽記、如睡忽覺。平昔礙膺之物、然自落。

積劫未明之事、廓爾現前。固亦決擇之洞分、應接之無蹇矣。

重念先德、率多參尋。如雪峰九度上洞山、叁度上投子。

遂嗣德山。臨濟得法於大愚、終承黃。

雲岩蒙道吾訓誘、乃為藥山之子。丹霞承馬祖印可、而作石頭之裔。

在古多有、於理無嫌。

病夫今繼紹之緣、實屬於廣慧、而提激之自、良出於峰也。忻幸忻幸。

大年所敘、詳悉如此。豈欲自著於禪林乎。予恨其手編傳燈錄。

至首山之嗣、獨載汾陽。而不錄廣慧機語、何也。

讚曰、廣慧機緣語句。雖不多見、然嚐一臠知鼎味。

大率如刀斫水不、見痕縫。真可謂作家宗師也。

平生說法、如雲雨。暮年止得一楊大年。魯國儒生、何其少哉。

翠芝禪師。

禪師名守芝、太原王氏子也。

少棄家、依[或作於]也、潞州承天寺。試法華經得度、為大僧。

講金剛般若經、名滿叁河。學者追崇之。時昭禪師出世汾水。芝疑之往觀焉。

投誠入室、特受印可。南遊住高安大愚。

升座揭香合子曰。明頭來明頭合、暗頭來暗頭合。

若道得、天下橫行。道不得、且合卻。僧問、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真實事請師舉。芝曰、兩段不同、向下文長。

又問、滿身是眼、口在什麽處。芝曰、叁跳。進曰、不會。

芝曰、章底詞秋罷、歌韻向春生。大眾僧俗中、皆有奇人。

且如本朝楊大年。偈曰、八角磨盤空走。金毛師子變作狗。

擬欲藏身北鬥中。應須合掌南辰後。

要會麽、一偈播諸方、塞斷衲僧口。又曰、魯祖見僧來、便麵壁。

南泉曰、我尋常向師僧道。未具胞胎巳前會取。尚不得一半。

大愚即不然。未具胞胎前會得、打折你腰。

密諫李公守南昌。請住西山翠岩。開堂祝聖曰。

睿算增延、法輪常轉。且道法輪如何轉。會麽、須彌頂上笑翻身。

卻來堂中疊足坐。阿嗬嗬、是什麽。飯籮坐卻受餓。

和泥合水、且與麽過。上士聞之熙熙。下士聞之肯可。

思量卻成口過。要會麽、一六叁四二、直言曲七一。

桃李火中開、黃昏後日出。芝譏嗬學者、寡聞得少為足。

曰、汾陽有十智同真法門。鍛佛祖鉗。

今時禪者、姿質不妙、莫有成器者。僧問、如何是十智同真。芝曰、先師言。

夫說法者、須具十智同真。

若不具十智同真、邪正不辨、緇素不分。不能與人為眼目、決斷是非。

如鳥飛空而折翼。如箭射的而斷弦。弦斷故射的不中。

翼折故空不可飛。弦壯翼牢、空的俱徹。作麽生是十智同真。

如今一切點出。一同一質。二同大事。叁總同參。

四同真智[或雲誌]。五同普。六同具足。七同得失。八同生殺。

九同音吼。十同得入。先師又曰。與什麽人同得入。

與誰同音吼。作麽生是同生殺。什麽物同得失。

阿那同具足。是什麽同普。何人同真誌[或作智]。

孰能總同參。那同大事。何物同一質。有點得出底麽。

點得出者、不慈悲。點不出者、未有參學眼在。

切須辯取、要識是非、麵目見在。芝曰、先師曰。要識是非、麵目見在。

也大省力。後生晚學。刺頭向言句、貪義味。

如驢舐尿處、棒打不回。蓋為不廣求知識、曆門風。

多是得一言半句。便點頭咽唾、道巳了辨。

上座大有未穩當處在。先師有十五家宗風歌、號曰廣智。

其詞曰、大道不說有高低。真空那肯涉離微。大海吞流同增減。

妙峰高聳總擎持。萬派千溪皆渤。

七金五嶽盡須彌。玉毫金色傳燈後。二叁四七普聞知。

信衣息、廣開機。諸方老宿任施為。識心是本從頭說。

迷心逐物卻生疑。芝曰、此敘宗旨也。或直指、或巧施。

解道前綱出後機。旨趣分明明似鏡。盲無慧目不能窺。

明眼士、見精微。不言勝負墜愚癡。物物會同流智水。

門風逐便示宗枝。即心佛、非心佛。曆世明明無別物。

即此真心是我心。猶是機權出。芝曰、此敘馬祖宗派也。

或五位、或叁路。施設隨根巧回互。不觸當今是本宗。

展手通玄無佛祖。芝曰、此敘洞上宗派也。或君臣、或父子。

量器方圓無彼此。士庶公侯一道平。愚智賢豪明漸次。

芝曰、此敘石霜宗派也。有時敲、有時唱。

隨根問答談諦當。應接何曾失禮儀。淺解之流卻生謗。

或雙明、或單說。隻要當鋒利禪悅。開權不為聰明。

舒光隻要辯賢哲。有圓相、有默論。千裏持來目視瞬。

萬般巧妙一圓空。爍迦羅眼通的信。芝曰、此敘溈仰宗派也。

或全提、或全用。萬象森羅實不共。青山不礙白雲飛。

隱隱當台透金鳳。芝曰、此敘石頭藥山宗派也。

象骨鏡、地藏月。玄沙崇壽照無闕。因公致問指歸源。

旨趣來人明皎潔。芝曰、此敘雪峰地藏宗派也。或稱提、或拈掇。

本色衲僧長擊發。句明人事最精。

好手還同楔出楔。或抬薦、或垂手。切要心空易開口。

不識先人出大悲。管燭之徒照街走。芝曰、此敘雲門宗派也。

德山棒、臨濟喝。獨出乾坤解橫抹。從頭誰管亂區分。

多口阿師不能說。臨機縱、臨機奪。迅速機鋒如電掣。

乾坤隻在掌中持。竹木精靈腦劈裂。或賓主、或料揀。

大展禪宗辯正眼。叁玄叁要用當機。四句百非一齊鏟。

勸同袍、莫強會。少俊依前或窒礙。不知宗脈莫漫汗。

永劫長沈生死海。難逢難遇又難聞。猛烈身心快通泰。

芝曰、此敘德山臨濟宗派也。慈明有善侍者。

號稱明眼悅。聞芝之風、自石霜至大愚入室。芝出履一隻。

善退身而立。芝俯取履、善輒踏倒。芝起麵壁、以手點津。

連畫其壁叁。善瞠立其後。芝旋轉以履打、至法堂。

善曰、與麽為人。瞎卻一城人眼在。又有僧、稱講金剛經。

問曰、如是信解、不生法相如何。時有狗臥繩前。

芝之、狗起去。問僧解麽。僧曰不解。

芝曰、若解即成法相。作偈曰、沙無油事可哀。翠岩嚼飯嬰孩。

一朝好惡知端的。始覺從前滿麵灰。

嘉佑之初示寂、塔於西山。

讚曰、大愚翠岩皆餘故園。少時往來兩山之間。

有老衲大父友也。言芝無恙時事曰。眾未嚐登叁十輩。

屋老常以木拄將傾處。過者疑將壓焉。

芝提笠日走、城郭落。寺如傳舍。粥飯亦有不繼時。

追繹其高韻、作偈曰。廬山殿閣如生成。食堂處處禪折。

我此叁門如冷灰。盡日長廊卷風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僧寶傳

僧寶傳

作者:釋惠洪
《僧寶傳》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