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揚子法言》 作者:佚名  

先知卷第九

“先知其幾於神乎?敢問先知。”曰:“不知。知其道者其如視,忽、眇、綿作昞。”先甲一日易,後甲一日難。

或問:“何以治國?”曰,“立政。”曰:“何以立政?”曰:“政之本,身也,身立則政立矣。”或問:“為政有幾?”曰:“思斁。”或問“思斁”?曰:“昔在周公,征於東方,四國是王。召伯述職,蔽芾甘棠,其思矣。夫齊桓欲徑陳,陳不果內,執袁濤塗,其斁矣夫。於戲,從政者審其思斁而已矣。”或問:“何思?何斁?”曰:“老人老,孤人孤,病者養,死者葬,男子畝,婦人桑之謂思。若汙人老,屈人孤,病者獨,死者逋,田畝荒,杼軸空之謂斁。”為政日新。或人:“敢問日新。”曰:“使之利其仁,樂其義,厲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之謂日新。”或問“民所勤”。曰:“民有三勤。”曰:“何哉所謂三勤?”曰:“政善而吏惡,一勤也;吏善而政惡,二勤也;政、吏駢惡,三勤也。禽獸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穀人不足於晝,絲人不足於夜之謂惡政。”聖人,文質者也。車服以彰之,藻色以明之,聲音以揚之,詩書以光之。籩豆不陳,玉帛不分,琴瑟不鏗,鍾鼓不抎,則吾無以見聖人矣。

或曰:“以往聖人之法治將來,譬猶膠柱而調瑟,有諸?”曰,“有之。”曰:“聖君少而庸君多,如獨守仲尼之道,是漆也。”曰:“聖人之法,未嚐不關盛衰焉。昔者,堯有天下,舉大綱,命舜、禹;夏、殷、周屬其子,不膠者卓矣!唐、虞象刑惟明,夏後肉辟三千,不膠者卓矣!堯親九族,協和萬國。湯武桓桓,征伐四克。由是言之,不膠者卓矣。禮樂征伐,自天子所出。春秋之時,齊晉實予,不膠者卓矣!”或曰:“人君不可不學《律》、《令》。”曰:“君子為國,張其綱紀,謹其教化。導之以仁,則下不相賊;蒞之以廉,則下不相盜;臨之以正,則下不相詐;修之以禮義,則下多德讓。此君子所當學也。如有犯法,則司獄在。”或苦亂。曰:“綱紀。”曰:“惡在於綱紀?”曰:“大作綱,小作紀,如綱不綱,紀不紀,雖有羅網,惡得一目而正諸?”或曰:“齊得夷吾而霸,仲尼曰小器。請問大器。”曰:“大器其猶規矩準繩乎?先自治而後治人之謂大器。”或曰:“正國何先?”曰:“躬工人績。”或曰:“為政先殺後教。”曰:“於乎,天先秋而後春乎?將先春而後秋乎?”吾見玄駒之步,雉之晨雊也,化其可以已矣哉。

民可使覿德,不可使覿刑。覿德則純,覿刑則亂。

象龍之致雨也,難矣哉。曰:“龍乎!龍乎!”或問“政核”。曰:“真偽,真偽則政核。如真不真,偽不偽,則政不核。”鼓舞萬物者,雷風乎!鼓舞萬民者,號令乎!雷不一,風不再。

聖人樂陶成天下之化,使人有士君子之器者也。故不遁於世,不離於群。遁離者,是聖人乎?雌之不才,其卵毈矣;君之不才,其民野矣。

或問曰:“載使子草律。”曰:“吾不如弘恭。”“草奏。”曰:“吾不如陳湯。”曰:“何為?”曰:“必也律不犯,奏不剡。”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剛則甈,柔則壞。

龍之潛亢,不獲中矣。是以過中則惕,不及中則躍,其近於中乎!聖人之道,譬猶日之中矣!不及則未,過則昃。

什一,天下之中正也。多則桀,寡則貊。

井田之田,田也。肉刑之刑,刑也。田也者,與眾田之。刑也者,與眾棄之。

法無限,則庶人田侯田,處侯宅,食侯食,服侯服,人亦多不足矣。

為國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諸算乎?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揚子法言》

《揚子法言》

作者:佚名
《揚子法言》正文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